漢堡市政廳前的海涅銅像

漢堡市政廳前的梧桐樹

漢堡市政廳建築

漢堡市政廳前的威尼斯廊道

漢堡市政廳龐貝展覽

Modiano的寓言

2014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人Patrick Modiano他回憶納粹佔領巴黎追尋年青的過去。他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比利時人,他在法國出生,他跟所有外國的猶太人,有著族群模糊認同的矛盾。小說存在著真實與模糊的糾纏,他用寓言說出意識想像寓言比現實更加完美。正如科學家說的理論決定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能夠超越族群認同嗎更高層次的理念認同嗎這個模糊的糾纏與追尋是他寓言式小說的靈魂。

Patrick Modiano年青時父母就在外面奔波,母親是舞台表演家,父親為走私惶恐。他與哥哥相依為命靠救濟金念完高中。哥哥卻在十歲過世當然在Patrick心中留下陰影。Modiano早年就不在乎文憑,生活極為灑脫。從年青開始,沒有學位與財富的罣礙,卻是一心一意追逐寫作。寫作是他人生的滿足,如果不是晚來諾貝爾獎的塵埃,Modiano一生,也算是簡單平凡的滿足

Lenz
的德文課

歐洲有不少小說,多描述納粹時代的故事。我讀過Siegfried Lenz的德文課Deutschstunde,也描寫一個易北河畔,納粹時代發生的故事。一個奉公說法的納粹公務員,沒有反思的執行公務,納粹平凡的職務。因為他沒有反思,他也沒有意識,那是違法良心的罪惡。這種平凡的罪惡,還一直存在我們今日的社會。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接受,沒有思想的填鴨式教育。老師講的是權威,政府的決定是權威,希特勒是權威。女哲學家Hannah Arendt的名著平庸的罪惡Banalität des Bösen這本書裡面講的,不會思想,沒有腦筋的人,他只是被利用的工具。他將幹盡了壞事,還不自知。德國納粹頭子Adolf Eichmann艾希曼便是這樣的人。他只是依照元首的意志做事,戰後他成了納粹德國頭號戰犯。如何離開平凡的罪惡,唯一出路,便是離開填鴨式教育,接受啟蒙教育的反思。
2014-10-11

 

德國吊念小說家Lenz

Lenz與諾貝爾文學得主Grass

Lenz小說德文課劇照

Lenz小說火船。

來自東普魯士的漢堡榮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