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Broglie

海森堡

Max Planck

Schrödinger

Joseph John Thomson

 

如火如荼的1927年代
12
18日是Joseph John Thomson 的生日18.12.1856-30.08.1940)。惇偉傳給我一份Thomson的資料,我想起了念中學的時代,我們班上會念書的同學,常常談到以太的假說。後來以太假說被否定,光是電磁波,電磁波本身就是能量的載動者,電磁波無需假設以太來載動傳播。 Thomson是以太背景時代的物理學家,他1894年發現了電粒子,於是開始了基本粒子的時代,1906年得了諾貝爾獎。Thomson的兒子G.P. Thomson後來1927發現電子也是波,de Broglie也為電子二象性做了貢獻。1927海森堡提出測不準關係式,說明時空與能量與動量的測不準,1927是物理學如火如荼的時代Max Planck連接波粒二象性,1900就算出它們的關係,而為普朗克常數。1927 年根本哈根學派,波爾提出波粒互補原理,波粒觀念已是臻緻完整。那個時代,波粒兩個觀念是物理學的大事。從此古典物理學,走向了波粒連接的量子物理學時代。

物理學的波粒二象性,雖然是人類認識本質的測不準,但它指向真實Wirklichkeit,被認識的真實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物理學,如果沒有波粒觀念的幫忙,驗證不可能,科學也不可能。我想起康德哲學:我們無法認識本體,我們所認識到的,只是現象。波粒二象性,便是物理現象的重要內涵。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哲學,研討人認知的界限,真是人類的自知之明,謙虛面對真實。這也是歐洲啟蒙運動後,人類精神文明的燦爛成果。我想起佛學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棄嫌色聲香味受法。奢求直指人心,空談心性,公案說禪。我尊重宗教的自由。人心的創意,我把這些宗教經驗,定位美感的範疇,卻無關人類認識真實的本質。認識真實,圓融美感,真善美更加圓滿。
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