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60_2016-03-05-10-22-14-421

C360_2016-03-05-15-49-54-627

C360_2016-03-05-13-59-46-045

C360_2016-03-05-14-12-41-167

C360_2016-03-05-14-16-40-189

 

 

 

 

 



從文化學會到哲學星期五
20160305

我們坐莒光號回潮州,七個小時,像似回到年青,上台北念大學的時光。我讀林獻堂的環球遊記,所有的景點我都去過。風景路徑描述,並無大演變。只是作者文化觀點,因時空差異甚大。林獻堂穿著長袍馬褂,是日本殖民時代士紳。以東方文化背景,1927旅遊歐美世界,顯得主觀念,對歐洲人文的陌生。1921年林獻堂組台灣文化學會,我不知他的文化,內涵精髓是什麼。昨天我們聽演講,台灣廟寺的美麗與哀愁。演講後我們留德朋友,又繼續聊天。國民黨敗後,黨產歸零,司法改造,這樣台灣問題,就解決了嗎?我對台灣的了解,台灣文化還停留在,沒有真假是非的醬缸。教育子女,家長觀念還停留,贏在起點,為人上人的,唯我價值觀。社會公義,永遠的蒼白。社會的沉淪,永遠存在著,復辟的危險。

我同意哲學星期五沈清凱,高中學習哲學課程的運動。課綱:邏輯學的訓練,先驗邏輯,演繹正確與錯誤,由此判斷事物的真假,免於政治、宗教與媒體的操弄。先驗實踐理性的啟發,價值觀的判斷,自由意志,使慾望與公義的矛盾,變為互補。康德語:你要常常使意志原則,合乎普遍法則。(Handel so,dass 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先驗邏輯、先驗實踐理性,無需模仿,啟蒙便能成就,是人類共有的本能本性。先驗邏輯,是康德純粹理性的內涵;價值觀的判斷,是康德實踐理性的啟發。歐洲啟蒙運動,除了先驗邏輯的真,實踐理性的善,還有圓滿的大自然目的性,如此完成真善美的教育,這便是歐洲啟蒙運動的結構。

小弟來潮州接我們,二妹從屏東來東港,在阿婆的店,請我們吃晚餐。第二天醒來,庶鵠鳥的叫聲,南國之境,暖和陽光。

 

 

C360_2016-03-05-15-11-32-841

C360_2016-03-05-15-59-29-729

C360_2016-03-05-14-24-38-402

C360_2016-03-05-14-23-34-624

C360_2016-03-04-15-10-2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