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引頸翹望.伊在燈火闌珊處
20171105

昨天去Lidl買菜,吃在德國,物美價廉。昨晚做夢routine作牙齒檢查,說是于斌介紹來的,診所就請我們吃午餐。寬闊的有機廚房,舒服暖和的鍋爐。菜蔬都來自有機庭院,新鮮Prachtig。菜蔬火鍋,很是美味。整理庭院,把牆上長春藤、陽台紫羅藤修剪一番,冬天馬上就要來。我看連續劇一家人、實習醫生鬥格。

無聊沒事,我就翻讀康德哲學,知之不如愛之,愛之不如沉迷之,我沉迷判斷力批判。在現象與本體之間,連接自然目的性,主觀形式的自然美感,客觀形式的壯麗數學,主觀實質的人生選擇,客觀實質的大自然目的性。大自然有機(內在絕對)與無機(外在相對),大自然目的性指的是:自我組織能力Bildende Kraft的有機體Organische Sein。目的性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它不只來自經驗,也來自先驗原理。這個理念只具有整合的功能(Regulative),不具建構功能(Konstitutive)。它來自反省(Reflektive),它是一條啟發性(Heuristik)原理。

判斷力批判的大自然目的性,靠著知性Verstand、判斷力Urteilkraft、理性Vernunft,連接形象現象與本體。康德說:這條大自然目的性原理,指向神學,指向一個設計的智者。康德又說:大自然目的性,連接超經驗的理念,是充滿問題的problematisch。康德對大自然目的性,渴望的指向本體,充滿完整體系的喜悅,卻又覺得一點點連接的缺陷。

我這樣想:活在18世紀的康德,自然科學還沒提供,足夠豐富的大自然信息。宇宙大爆炸,膨脹濃缩理論,還未提出。人體基因,有機結構,還未發現,康德只能引頸翹望本體。今日哲學,踏破鐵鞋,不費功夫,伊在燈火闌珊處。雖然物理學測不准,但微觀世界,已放出光芒,宇宙本身足以解釋自己,無需引頸本體,祈求絕對的準確。想著活在今日世界,坐在巨人肩膀,神遊陰陽兩界,無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