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瑜伽師地論


瑜伽與中觀
2013-06-13.我們由台南來高雄,我們去看二姐,二姐夫也在家。我問都在忙什麼?還在讀《菩提道次第論》嗎?第論是宗喀巴大師名著,是藏密的基本讀物。二姐夫原熱衷政治,現在專心讀佛經,他說現在研讀俱舍論與瑜伽師地論。他的書櫃上放著長長的,俱舍論與瑜伽師地論讀本。我有點震驚與佩服,現在還有人,可以讀得下這樣的經典?現實而浮躁的台灣,還有人可以這樣心平氣和的讀書?俱舍論與瑜伽師地論,我從前讀印度佛學史的時候,讀過它的名字。我回德國後,又把讀過的佛教史,拿來翻翻,知道俱舍論是世親所作,它介乎小乘與大乘的過渡經典。大乘佛學的發展,後來演繹為對立兩派:成世親的瑜伽一派,龍樹中觀另一派。世親的瑜伽,偏重唯識觀念,世親的唯識重要經典,便是瑜伽師地論。龍樹中觀論,在大乘佛學,當然也舉足輕重。

矛盾與互補
我順便把讀過的印度佛佛學史,再重溫一次。我也把它拿來,與歐洲啟蒙思想,互為關照一下。我們發現思想家的論述,都有偏重一方的現實。不同的偏重,有時看起來,便成了矛盾。最簡易的舉例,有的哲學,偏重知識論,有的哲學偏重倫理或美學。知識論、倫理、美學,本來只是互補,不是對錯的矛盾。唯心與唯物,也不是矛盾,它們只是人認識的偏重互補。一樣的現象與本體,或說空與色,本是互補,而不是矛盾。我用陰陽學的符號架構,每個思想家,都可在這架構上,找到他們的偏重互補。空間表面上看起來,它們似乎對立矛盾,在時間裡裡,它們又成了互補。

無需煩惱
佛學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最容易了解,羅馬帝國存在,現在滅亡了;漢唐存在、現在成了歷史;台灣國存在,將來要消失。這是歷史演化的必然,無需執著痛苦。我過去年輕,現在衰老,有天將要離去。這是法身、應身、化身的變化過程,無需執著當下,應無所著而生其心。

大乘經典
佛學經典的歷史:釋迦牟尼過世後,發展出部派佛學,即大眾部與上座部,此時西元前第三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阿育王信奉佛教,但阿育王第一個宗教自由,尊重婆羅門與耆那教。經過五百年,印度發展出大乘佛學,是為案達羅與笈多王朝時代,即西元一世紀到五世紀時代。大乘內容講佛陀成佛前的菩薩階段,即六度,般若智慧過彼岸。。大乘經典,首先出現為般若經,比如金剛經,講法空幻有。其實這是認識的兩種觀點,法是實有、真實的;法又是空的,沒有自性。所謂性空幻有。後來大乘又發展出寶極、華嚴、法華、維摩的經典,大乘的內容,越來約豐富。

三界一心.一念三千
寶極經典破空破有,以般若中道正觀,綜合兩個辯證觀點。華嚴經擴大空間,十方國土,七處八會。又說: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人人可成佛,處處可成佛,成佛不是釋迦的唯一。法華、維摩繼續中道正觀,所得諸法實相。法華經到了天台山,被智者大師演化為會三歸一,一念三千。我們說:思想面對的是多彩姿的三千世界,人又有先驗的能力,歸一而為系統,它們似乎矛盾,卻是互補。下次再飄雲,阿毗達磨,唯識、龍樹中觀。
201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