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東方學術中心那爛陀寺

世親菩薩(約西元500年)

玄奘(約西元600年)

今日那爛陀寺的塔樓


中古世紀.鼎盛的東方思維

組織學
釋迦牟尼圓寂後,佛學再發展了一千年,到了第五世紀,大乘佛學中期,佛學達頂峰狀態,這時出現了組織學。所謂組織學,就是將過去佛學法門、佛學理論系統整理一番,這是佛學發展的暫時總結。這時組織學,有名的書籍,叫菩薩藏經。菩薩藏經把過去各種法門,就是說佛學派別,放著理論系統裡比較,這個系統就是:四無量、六度、四攝的理論,它是成就菩薩道的理論。菩薩藏經是玄奘,第一本翻譯的著作,可見菩薩藏經,在組織學上的重要性。四無量、六度、四攝讀者可自查資料。除了菩薩藏經,無著、世親也發展組織學,我們等下再來詳談。

論經
大乘佛學中期,大乘經典,還繼續發展,有名的是大乘阿毗達磨經、解深密經。大乘阿毗達磨經、解深密經,是佛學經典,但也討論佛學理論,所以稱它為論經。佛學有所謂三藏:經、戒、論,就是佛學著作的內容分類。經比如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論比如中觀論、唯識論。戒講戒律,論討論佛學理論。大乘阿毗達磨經、解深密經,思想淵源流長,它的內容都談到:所知依,即阿賴耶識。也談到三性:依他起性、遍地執性、圓成實性。阿賴耶識與三性,在世親的組織學,還要被提到。等下我們再詳談。

那爛陀寺
大乘佛學中期,那爛陀寺是印度學術的中心,時為笈多王朝,約西元500年,學術領導者為世親菩薩。西元約600年,唐朝留學生,玄奘大師,曾來過那爛陀寺。據玄奘大唐西域記:那爛陀寺常住三千人,莊園兩百所。那爛陀寺文風自由,百花開放,百鳥爭鳴。二十世紀初,那爛陀寺被考古家挖出,見證1500年前的風華。大乘佛學,不愧東方文化,中世紀人類學術文明的指標。

無著世親的著作
現在我們回來說,無著世親兄弟的著作。從佛學史說,無著世親傳習彌勒的瑜伽師地論,彌勒並無其人,瑜伽師地論確有其書。菩薩地是當時組織學的著作,被收集在瑜伽師地論內。無著重要著作:顯揚聖教論,它是對瑜伽師地論,作綱要性的組織著作。世親發揚彌勒學說的有:大乘莊嚴經論釋。世親自己的著作:三十唯識論。當然還有俱舍論,世親由小乘阿毗婆沙,過渡到大乘。

玄奘的法相宗
世親的思想,經過小乘阿毗婆沙到俱舍論;從大乘阿毗達磨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到三十唯識論,最後講八識與三性。我們不直接說世親的學說,而是透過玄奘的法相宗,更全面的解釋八識與三性。為何即說八識,又何來三性?八識是前七識,是染;與第八是阿賴耶識,也就是種子識,或說如來藏,是淨。我們說染是色,淨是空。其實八識,都可分為現象與本體,色與空,染與淨。無著世親把前七識,專說其染,不說其物自體,不說其空。把第八識,專說其淨、空;不說其染有。這是無著世親,對八識,對空色重點的不同。如果把淨染、空有、現象與本體的兩個觀點,都套在八識上。我們便會了解,為何說了三性,接著說三無性。

這也就是唯識說了三性,又說三無性,最後又說三自性,思維的必然結果。玄奘傳承世親,認為認識的內容有三性依他起性偏計所執性圓成實性,皆為染。我把它類比西方哲學的認識過程,依他起性是經驗,偏計所執性是邏輯,經驗與邏輯完成科學知識,是可驗證的。圓成實性是理性,是不能驗證的理性,都屬現象,或說色,當然是染。然而我們也可把三性,當成本體、空的觀點來視之。它便成了三無性:生無性破依他起性相無性破偏計所執性勝義無性針對原圓成實性。於是生無性相無性勝義無性便是淨、是空、是本體。本體當然就是自性了。

白雪陽春.曲高和寡
玄奘在那爛陀學習,除了接觸組織學,回長安翻譯菩薩藏經,他又以世親的唯識,當作他法相宗的根據。表示他在印度所學,玄奘認為唯識是印度佛學的極致。 然而法相宗在唐朝的流傳甚短,既然那麼完整的理論,為何生命只是火花閃爍?白雪陽春.曲高和寡。過分理論的論述,一般信眾並無法接受。正如大乘佛學在印度的發展,到了第八世紀,便為簡易、世俗的密宗所取代。不只宗教如此,道德、正義,無不如此,越高的理念理想,只是天才的寂寞。

結論
我們發了那麼多時間,討論大乘佛學、世親唯識、玄奘法相,結論是什麼?我們有了簡單的世界觀:我們可以以現象染色的觀點看世界,它是短暫多彩姿的妙有;我們也可以以本體淨空的觀點看世界,它便是永遠的無量壽佛生命。淨空染色無礙,本體即現象。我建議用基因在大自然多彩的演化,來看寂靜淨空的本體世界。
2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