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005

720 004

720 003

神話傳說與歷史
黃帝是傳說.不是歷史

希臘與希伯來
希臘神話是最美麗的神話,極富人情味.文藝復興後,歐洲人回去尋找她那美麗的希臘神話.神話就是神話,她是那麼人性化,但沒有人會相信那是歷史史實.希臘神話真自然,沒有半點硬拗,她是希臘文學,希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希伯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舊約聖經.舊約聖經的本質也是神話.上帝七天造天地,用泥土造人,都是神話.然而希伯來人卻把神話變為信仰,基督徒把它變為基督宗教的聖經.說它是歷史事實,它是科學的真實嗎?我們說:上帝七天造天地,用泥土造人,是神話,不是歷史事實,我們或許可說它是宗教的真理,但卻不能說它是科學的真實.

中華文化的神話與傳說

中華文化也有盤古開天,后羿射日的美麗神話.但與中華文化汲汲相關的卻是它的傳說.我們指的是三皇五帝的傳說,尤其是黃帝的傳說.我們先說三皇五帝的傳說,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區在夏朝以前歷史的一個籠統稱呼.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但普遍來說,五帝的爭議相對比三皇少,其中一個原因是《史記》有《五帝本紀》.三皇指的其實是古時候三個先進的族群 ,分別是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而五帝,則是炎帝神農氏、黃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堯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黃帝的傳說
黃帝亦稱軒轅氏有熊氏姬姓部落首領傳說中上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個皇帝.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史記·五帝本記》)。傳說出生於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農曆二月初二.傳說黃帝的母親是黃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說是夜晚)突然看見北極光,然後就懷孕、生下了黃帝。他與炎帝都被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的妻子是嫘祖.傳說黃帝著有黃帝內經,陰符經,現代人認為那是偽經.在陝西省的橋山有黃帝陵,這是後人藉傳說而新建的.怎麼會有那麼多傳說?主要根據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

司馬遷的史記
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歷史最早的史書,然而史記所記載的並不全都是史實,比如他的《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就不全是史實.帝堯,帝舜還有尚書的虞書堯典,虞書舜典夏書禹貢篇作為佐證,雖然尚書的真偽被存疑,我們對堯舜或許還可以相信,或懷疑其為歷史事實.然而黃帝,帝顓頊,帝嚳則全是傳說.當然司馬遷是西元前100年左右的人,要記載黃帝 (傳說西元前2500)年前的事,要把歷史說的完整,只有靠傳說了.司馬遷說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注1.意思是書上沒記載,而故事老是聽別人傳說.注2 黃帝是傳說,不是歷史。

注1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注2台灣接受中華文化的教育而說:我們是黄帝的子孫.我們是把傳說當成歷史的史實在教育年輕人.台灣的中華文化的教育,除了缺乏啟蒙主義的邏輯理性,也缺乏現在主義的真實.

今古文尚書 
中華文化的真正可靠歷史到底應該從何時算起呢?三皇只是傳說,黃帝,帝顓頊,帝嚳也是傳說.尚書因有虞書堯典,虞書舜典,夏書禹貢的根據,我們或可相信,其為歷史的真實.
真的嗎?尚書是對歷史真實的描寫了?秦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搜百家之書而燒之.漢文帝的時候,由秦時九十多歲的耆老伏生口述尚書二十八篇,再加上後來好不容易被找到的「泰誓」篇,勉強收得了二十九篇,是為今文尚書.後來,魯恭王居然從孔子舊宅壁中,得到用先秦篆文書寫的尚書,而且內容居然比伏生傳下來的多了十六篇,被稱為「古文尚書」,在當時,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軒然大波,正是漢代學術很有名的「今古文」之爭。
然而到了東晉,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因為經歷戰亂等原因,內容卻都已經不全.眼看就要失傳了,這時候,東晉一個內史梅賾,自稱家裡保存了真正的尚書今古文全本,於是獻給當時的朝廷,在當時被喻為美談.梅賾所獻的尚書,內容共五十八篇,也就是現今傳者,唐代的時候,孔穎達還為它作注疏,但到了宋代,學者對於各篇文體不同,開始產生懷疑;到了清代,學者閻若璩經過種種考證,斷定了這本書全出於偽造.東晉學術界的一件美事,居然是一件大騙局.我們所看到的尚書竟然是假的!?
在現代中國文學學術研究的領域裡,尚書這「真偽難辨」的特點,便成了研究者興趣缺缺的原因.明明是一本很重要的著作,但在所有的資料都很難確定真偽的情形下,要加以考證或作進一步的解析,都有其實際上的困難!注3
尚書「商書」裡的盤庚三篇,是一般學者認為可信的文獻.而虞書堯典,虞書舜典,夏書禹貢都在存疑之列,這樣的尚書有史學的意義嗎?所以我們計算中國歷史一般是從可信度較高的商周算起,商朝何時開始呢?史學家董作賓依曆法推算,商朝立國的時間應為前1766年至前1111年,那中華文化應有40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傳說中的黃帝算起,黃帝為西元前25世紀,那中華文化應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口語的方便,中國人說她有五千年歷史.現在我們要來說中國歷史.注3資料取自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 第四十三期 2000/5/11


歷史,經典與學系
雖然三皇五帝是一種傳說,而尚書的真偽也存疑,然而無論如何中華文化的五經,尤其是周易與尚書,卻留給我們對古中華文化太多的幻想.在說歷史之前,我們引用學者的說法,說說先秦文化以前,中華文化的兩大主流.即易經學系與書經(尚書)學系.傳說中的伏羲神農到黃帝,大體上說明了上古西北高原的文化系統,那便是屬於易經學系的學術思想.時代再下來,便是堯舜禹三代的文化了,這個時期的學術思想屬於書經學系,也便是黃河中心流域的東方與北方的思想體系了.注4注4:南懷瑾先生的說法。這是一個有趣的論述,但我覺得並無嚴肅的史實根據。


夏商周
易經與書經是先秦以前的典籍,易經學系與書經學系是先秦以前的學系,典籍與學系要在歷史的架構上,才容易了解它.先秦以前的傳說與歷史是夏商周,商周才是中國可靠歷史的開始。傳說中的夏朝開始與大自然接觸,與大自然博鬥,文化質樸自然.到了殷商,殷商以神道設教,文化尚鬼神.人類的歷史都有這樣的過程,當人們與大自然對抗後,發現大自然的一股不可抗的力量,鬼神的感覺便油然而生,這便是殷商.經過感覺的階段,人們便會開始思考大自然的奧妙,這時人們已由感性進入理性的階段,產生哲學的思維,這便是周文王對周易的注解.在產生哲學思維的同時,人們也思考如何把人安頓在大自然之中,這便是周朝的典章制度.中國的可靠歷史開始於商周,而其發展地點是在黃河中心流域的東方與北方,信史的商周,它的文化,如南懷瑾先生所說,屬於書經學系,而周朝又融合來自西北高原傳說中伏羲的易經學系.

春秋戰國
商周過後,春秋戰國,春秋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五霸.戰國有韓趙魏齊楚燕秦七雄.文化上統稱先秦,先秦文化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產生諸子百家.而其中最主要的還是道家與儒家.道家與儒家都繼承了書經學系與易經學系,但他們後來的發展卻各異其趣.到了後來的發展,有學者說儒家是屬書經學系,道家是屬易經學系,良有以也.儒家的發展在齊魯,或稱魯國文化.道家的發展在楚,或稱楚國文化.魯國文化與楚國文化,或說儒家道家是中華文化的兩個互補.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重文彩.道家重修煉.用今日的語言說,儒家重人文科學,而道家重自然科學.用哲學的觀點來說,儒家經營現象界,而道家深入本體界.我們引述南懷瑾先生說的魯國文化與楚國文化,作為本文的結束,楚國文化在南方長江之畔,魯國文化在北方.先秦一結束,秦朝始皇帝開始,燦爛的先秦文化便式微了.


楚國文化

楚國文學,處處具有飄逸空靈而富于情感,于是連帶他們的學術思想,也如文學一樣,磅礡不羈,思想新穎..老莊的文辭格調,與後來屈原的離騷,都是楚國文化同意類型的文學,至於有關老莊思想,由傳統道家與南方文化結合的問題,就在老莊的書本中到處可見.


魯國文化

孔子生在魯國,他由衷地欽佩周公,全盤接受周公的人文文化思想,和魯國的文學造詣,但是他是殷人的後裔,他在潛意識中,又承受有殷人崇拜天道的成分.可是,他到底是恢弘博大的智者,他的認識,見解與興趣,都是綜羅多方面的,所以他也崇虞夏的文化思想..他提到當是文化思想的轉變趨勢,由齊一變而至於魯,魯一變而至於道,形成齊魯文化融會的結果,產生人文文化的仁道之道.

先秦文化
我們從孔子的思想軌跡,由書經體系到易經體系,由虞夏的質樸到殷商的天道文化,再到齊魯的人文仁道.由天上到人間,創意的先秦文化,除了外示的儒家思想,還有內斂飄逸空靈的道家為之互補.先秦文化除了儒、道,還有宋國的墨家、陰陽家,韓國韓非子的法家,趙國公孫龍的名家..先秦文化不愧為中華文化最燦爛的一環. (Mittwoch, 4. August 2004)(2012-7-2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