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思想個重要觀念

1.創造天地?
(
狹義相對論)
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動因說,對基督宗教來說,是很重要的學說,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動因說:我的存在來自父母,我的父母來自他們的父母,如此無限推論,必有第一個因由,第一因由便是上帝,上帝創造了天地。亞里斯多德的這個哲學論點,依現在物理學的觀點,必須以時間空間是絕對的作為前題,就是說:一秒鐘的長短是永遠不變的。然而愛恩斯坦狹義相對論後,己經証明時間空間只是相對的。就是說,一秒鐘在宇宙開始的時候,不是跟現在一樣的滴答一秒,而是非常長的、永恆的一秒。根據相對論,宇宙足以解釋自己的開始,無需上帝。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動因說,是站不住腳的。

2.舞蹈之神
(
熱力學的第二定律)
婆羅門教是多神教,主要是三位神,三位一体,他們是:破壞之神Siva濕婆,保謢之神Visnu毗瑟拏,還有主神Brahma梵天。Siva既是破壞之神,也是浪漫之神、快樂之神、感覺之神、生殖之神、舞蹈之神。物理學熱力學的第二定律:“分子的熱運動是不可逆的。”意思是說自然界時時在運動,因為運動使世界越來越複雜,可用的能量越來越少,能趨疲(entropie熵,即不能用的東西,即垃圾越來越多),大宇宙膨脹即破壞之神Siva的作用,星球凝聚即保謢之神Visnu的作用。大宇宙一方面膨脹,同時另一方面凝聚,膨脹與凝聚平衡著宇宙的存在, SivaVisnuBrahma存在大宇宙.

3.靈魂永遠?
(
物理學二象性)
依照物理學的觀點,古典物理學透過牛頓的三大定律,以時間、空間、質量為物理量,來描寫物理現象的粒子性。同時古典物理學也透過波長或頻率來描寫物理現象的波動性。而且粒子與波之間有一個常數h,其關係為E=hv.  E 是能量,表示粒子性;v 是頻率,表示波動性。物理史上長期爭辯的光子是粒子還是波?現在證明:光子是粒子同時也是波,具有二象性。de Boglie也証明,電子亦具有波動性,即粒子亦具有波動性。即不只波具有二象性;粒子亦具有二象性。一個物理體 (不是物理量) 的存在,是波也是粒子, 它們永遠是一起的. 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互補的一體的兩面.我們現在以粒子類比肉體,以波類比靈魂, 肉體與靈魂永遠是一起的, 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互補的一體的兩面.

4.
輪迴?
(
原始佛教)
苦諦.釋迦牟尼認為人生是痛苦的,有生、老、病、死之苦。
集諦.為什麼會痛苦呢?因為我們無知(即無明),因為我們誤會有一個永遠存在的自我,自我的靈魂。誤會這個靈魂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輪迴。釋迦牟尼告訢我們,其實我們並沒有永遠的自我,自我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聚集。而靈魂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幻相。地、水、火、風暫時之聚集也好,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幻相也好,都是因緣所集的幻相。它並不是實在的東西,它並不是實相。
滅諦.要離開痛苦煩惱,首先要破除這些幻相,自我也好,靈魂也好,這些幻相都應該破除消滅。
道諦.惟有滅掉這污染的自我、靈魂幻相。清淨的無我實相才會顯露出來,惟有這樣的了悟實相,了悟無我,我們才能離開痛苦而解脫,然後達到涅槃之境。

5.
自然律與道徳律
康德以純粹理性批判,來說明人如何認識自然律,又以另一本書,實踐理性批判來說明人如何生活,即道德律. 自然律是建構性的,它有客觀的標準. 道德律是一種立法,人因有自由意志,人不一定遵守此立法,所以雖然道德律有客觀標準.卻表現了多元. 自然律與道徳律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它們之間不是矛盾,而是互補.

6.
贊天地之化育
(
康德的自然目的性)
康德的美學,主觀形式有美感與壯麗.這種主觀形式是不涉及純粹理性批判的概念(Begriff),也不涉及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Idee).雖然美感緊靠純粹理性批判的理智(Verstand),壯麗緊靠實踐理性(Vernunft).美感還未完全過度到純粹理性批判的概念,壯麗還未完全過度到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完全過度到概念,與完全過度到理念的是自然目的性(Teleologie).它連結了概念與理念,連結了理智與實踐理性.自然目的性把自然過度到自由.現象界過渡到本體界.把自然律與道德律連接起來.自然目的性涉及了概念與理念,它便由主觀形式變為客觀的實質.它是判斷力的第二個主題,客觀實質的自然目的性(Teleologie).這樣說來.判斷力(Urteilkrft)批判的自然目的性(Teleologie),與純粹理性批判理智(Verstand)的概念(Begriff),與實踐理性(Vernunft)理念(Idee),又有甚麼分別? 純粹理性批判的理智(Verstand)的概念(Begriff)是建構性(Konstitution)的原理,實踐理性批判的實踐理性(Vernunft)理念(Idee),是立法的.而判斷力(Urteilkrft)批判的自然目的性是反省的(Reflektierende)的原理,是啟發性的(heuristisch)

7.
希爾伯特的形式系統
(Sonntag, 20. Juni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