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哲學與陰陽學

叔本華的名著: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它的重要部份分為四卷:第一卷講表象。第二卷講意志。第三卷講藝術。第四卷講意志的肯定與否定。叔本華的哲學大意是說:我們所認識到的多采多姿世界,只是事物的表象,並非事物本身,即不是物自體Ding an sich。要認識物自體,首先要透過自我,自我可以以表象說明,亦可以以物自體了解。而叔本華認為自我物自體便是意志。意志不只表現在自我物自體身上,亦存在萬物身上,萬物物自體亦即意志。自我因意志(或譯成欲望),而產生痛苦,叔本華稱為意志的肯定。藝術可以使我們暫時離開痛苦。然而我們人要完全沒有痛苦,只有完全的禁欲,叔本華稱為意志的否定。


我們現在以叔本華的哲學來定義陰陽學:

我們以表象定義AN。以萬物意志定義IN。以理念定義avA(a)。以表象自我定義pvP(p)。以本體自我,即意志定義p'vP'(p')。以藝術定義T2與T3。以意志的肯定定義T1。以意志的否定定義T4

解說:
叔本華哲學深受印度奧義書、柏拉圖、康德哲學的影響。康德分現象界本體界,叔本華分表象物自體。康德的本體是不能認識的,而叔本華認為此物自體便是意志。叔本華的表象與康德的現象是一脈相承的。只要了解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叔本華的表象,便能迎刃而解。這里只對表象作簡單的說明:

I.表象:
1.叔本華的表象分知覺表象intuitive Vorstellung與抽象表象abstrakteVorstellung。前者是經驗的對象,後者是科學的對象。時間與空間是表象的先決條件。而表象里頭的經驗與科學都遵守因果律。
2.我們以經驗定義陰陽學的svS(s)。以科學定義lvL(l)

II.意志:
康德的物自體是不能認識的,叔本華認為可以,而且應從自我開始,自我物自體便是意志。意志本身是自由的,它並不遵守因果律。然而由此意志產生的表象,郤是必然的,即必然遵守因果律。世界上所有的物自體都是意志。而世界的表象都由此意志產生。

III.藝術
在談到藝術前,叔本華把康德的物自體與柏拉圖的理念作了比較。我們先節錄文章,再作說明:(見: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笫31節)
"我們發現,康德的物自體和柏拉圖的理念,..的確是不同的,不過關係很密切。..它們好像是殊途同歸的兩條道路..康德所說的大旨如下:時間,空間和因果律不是物自體特殊表現,只屬於它的現象存在,..由于只有透過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才能產生雜多現象和生滅現象,所以我們知道它只屬於現象界,而不屬於物自體。柏拉圖所說則如下:我們感官所知覺的這個世界的萬物,沒有真
正的存在;它們總在變化..它們只有根據感覺而產生的意見的對象。我們囿於這個知覺,便像生在黑暗洞穴的人..所看到的只是影子。相反的,與這些影子相應的原型,即永恆理念,亦即萬物最初的形式,..因為它們界永恆的,不生也不滅。..為了使康德的表現方式和柏拉圖的表現方式更接近起見,我們可以說:時間、空間和因果關係是我們理智力的安排,由於這種安排表現為一種雜多現象。..相反的對這情形真實狀態的知覺,是超越知識。"

笫32節:
"對我們來說,理念物自體並非完全相同,儘管康德和柏拉圖之間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儘管他們的目的相同,或者說,儘管
喚起他們從事哲學思維的關於世界的概念相同。我們覺得理念是物自體比較直接的,也是比較适當的客觀性,不過,他本身就是意志─沒有客觀化的意志,還沒有變為表象的意志。根據康德的說法,物自體一定沒有最原始和最普遍的形式(筆者註:即時間空間與十二範疇);..。也就是說,康德必然清楚地否認物自體的客觀存在性..。..而柏拉圖的理念卻必然是客觀對象,必然是一種被知的東西,而且在那方面說,是和物自體不同,(筆者註: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以康德的物自體定義In,以柏拉圖的理念定念定義avA(a)。見圖式理念與物自體在柏拉圖說來是同樣的東西,只是在人類的語言用法上有所困難,理念指的是能被描述的,而物自體是不可說的。)
理念保留了現象的種種附屬形式,所有這些我們都包括在充足理由原則之中,..根據充足理由原則而表現出來的歭殊物,只是物體的間接客觀化,在特殊物與物自體之間存在著理念,而意志使其直接客觀化,..(筆者註:在特殊物AN與物自體In之間,存在著理念avA(a)。)有了理念才是意志或物自體可能的最適當客觀性;的確,理念是整個物自體,只是以表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已。"

(筆者註:依陰陽學的圖式,物自體In與理念avA(a)有一塊重疊的地盤,而前者為物自體不守客觀的因果律,而後者有因果律的客
觀性,康德說兩者間有一道不可超越的鴻溝,叔本華用什麼方法在其如果我間搭起一座橋,康德用美感 ,叔本華則說是藝術。請看叔本華自己怎麼說:)

(作為表象與意志的世界,第36節)
"那種知識涉及理念呢?涉及物自體即意志直接和充分客觀性的理念呢?Welche Erkenntnissart ...die Ideen,welche die unmittelbare und adaequart Objektitaet des Dinges an sich,des Wellens,sind?我們的回答那就是藝術。天才的作品。Es ist die Kunst,das Werk des Genius.
(筆者註:我們以藝術定義T2.T3,藝術無形式的壯麗之美T2,即是理念avA(a)到物自體In的過渡;藝術有形式的自然之美T3即是欲望pvP(p)到現象界An的過渡)"

IV.意志的肯定與否定
叔本華認為人因為有欲望意志而產生痛苦。藝術使我們暫時离開痛苦。人要完全离開痛苦只有消滅意志即禁欲。叔本華把欲望產生痛苦稱為意志的肯定。(筆者註:我們以意志的肯定定義T1).把消滅意志稱為意志的否定。(筆者註:我們以意志的否定定義T4。)

而叔本華有關意志的肯定與否定與基督教神學又有甚為密切的關係,他說:原罪說(意志的肯定)與拯救說(意志的否定)是構成基督教本質的兩大真理。...基督教神學在亞當身上表現生活意志的肯定,我們繼承了亞當罪,..使我們分享痛苦和永久的死亡。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學以神的化身,象徵聖寵,象徵意志的否定。象徵解脫,神的化身擺脫了一切罪惡,擺脫了一切生活欲求。(作為表象與意志的世界,笫70節)

(上面談了意志的否定,它與意志自由又有什麼關係呢?)
叔本華說:
基督教神秘主義者所說的聖寵的感動與復活,對我們而言,正是意志自由的直接表現。只有當意志認清了自己的本性,而從此种認識得到一寂滅者時,這種情形才會出現,...意志的否定,自由的獲得,都不能藉意向或計劃而勉強得到,....是突然而來的,好像是從外面作然產生的。這是為什麼教會稱它為聖寵的P動的緣故...由於這種聖寵感動的結果,人的本性都改變了,...他好像變成另外一個人,教會稱聖寵的感動的此一結果為復活。(同上第7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