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幻夢莫斯科 |
彩色蔥形教堂 |
金色克林姆林宮 |
又莫斯科河看克林姆林宮 |
世界革命與回歸自我
--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之旅-- 01
塞翁失馬
1998年的仲夏,我們來到莫科斯旅行。俄羅斯的政治情勢正當不穩,西方七個經濟強國,針對俄羅斯的政情,在沙士堡開經濟會議。我們到達莫斯科時,盧布正大跌,一直到新總理被選出以後,盧布才再回升。俄羅斯自從共產黨下台後,國土開始分裂,經濟依靠西方,俄國失去了超級強國的面子。然而自由的種子卻也發出了幼苗,人們的潛能平等舒放,蘇維埃不再擔負世界正義平衡的重壓,俄羅斯機動了起來。我們套一句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來到旅錧,莫斯科的華燈已初上。旅錧正對面的彩色蔥形教堂,熱舞正洋溢,空中閃耀著雷射彩光。舞台下,年青人正高舉雙手,左右搖曳。俄羅斯年青人正慶祝:莫斯科建城 845年紀念。我們也被節日的氣息所感染,準備洗過澡,吃過晚餐,再趕熱鬧。
當洗過澡,吃過晚餐。節目已結朿,人群漸散去,我們只好充數在人群當中,漫步在廣場上,過癮過癮節日的餘溫。忽然噴水警車圍繞著廣場,從遠方奔馳而來。原來警車正在沖洗廣場,可口可樂罐子、熱狗紙盤、啤酒瓶被沖洗成堆,蘇維埃時代的中年婦女正忙碌裝運著成堆的垃圾。
我們踏著潮濕的廣場,走向壯麗的莫斯科橋,莫斯科河的河水伴隨著孤獨的下弦月,冷清寂寞。回頭看看紅場上的蔥形教堂,遠遠地,九個彩色圓頂,在昏黃的燈光下被拱護著,如置身神秘的童話世界。我們回到旅錧,在廿一層的高樓上,俯視莫斯科城,點點燈光,莫斯科河的燈鍊,美不勝收,似乎象徵著俄羅斯在迷樸的變動後,又閃爍著無窮的生命力。
|
|
|
|
|
莫斯科的開國Jurij Dolhoruky(1090–1157) |
彼得大帝 |
最後沙皇 |
逃亡西方的沙皇子女 |
列寧 |
從拔都到列寧
第二天早上,我們遊莫斯科城,下午逛紅場,看蔥形教堂,晚上遊Arbat 夜市。第三天整天,到郊外 Sergios修道院參觀,她使我印象深刻,最後再詳談。晚上遊莫斯科河,看莫斯科新商業夜市。第四天早上,遊克林姆林宮,朝拜列寧墓,下午參觀 Tretjakow畫廊,晚上坐火車到聖彼得堡。最好先了解一些俄國史,參觀時才有個頭緒。
莫斯科以西的大片俄羅斯土地,原來是瑞典人進出的地方。莫斯科的建城,一直延遲到西元1147年的俄羅斯人Dolgorukij才開始。不久莫斯科便被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征服了,於是開始了二百五十年的韃靼蒙古統治 (1238-1480)。蒙古人善長驍騎,但卻不善文治。後來政權又慢慢回歸俄羅斯人手中,其中經過伊文Iwan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伊文四世 (1547-1584) 自稱皇帝,俄羅斯開始了沙皇。
1613年俄羅斯開始Romanows王朝,沙皇彼得大帝 (1689-1725) 開始向西歐學習。娶瑞典農婦,封為加特林一世Katharina I,1713年遷都聖彼得堡,為俄羅斯劃時代的開始。彼得三世也娶了西方女子--來自普魯士王國的公主,然而彼得三世卻被公主所殺,公主得到普魯士的幫忙而登皇位,是為加特林二世Katharina II (1762-1796) 。加特林二世雄才大略,更醉心西化。1812拿破崙進兵莫斯科,1848馬克思發表共產主義宣言,1917年列寧推翻沙皇。最後沙皇子女逃亡西方而成謎,蘇維埃開始赤化世界。1991蘇維埃共產政權結朿,俄羅斯開始民主化。
|
|
|
|
|
恐怖伊文= |
卡薩林大帝1729-1796 |
古代莫斯科 |
波蘭1762入侵莫斯科 |
戰爭與和平拿破倫1812攻打莫斯科 |
彩色蔥形教堂
現在我們從莫斯科的標記--莫斯科紅場上的彩色蔥形教堂說起。她是伊文四世所建,為著是紀念他1555年到1560年,征服
Kasan 地區的韃靼人所建,這一戰打開了俄羅斯人越過烏拉山,開拓西伯里亞的新紀元。當時建這座彩色蔥形教堂的建築師叫
Posnik Jakowljew ,這座彩色蔥形教堂確實是一件藝術創造,美幻極了!伊文四世不忍 Jakowljew
再建類似的藝術傑作,竟然把 Jakowljew的眼睛弄瞎了,你說伊文四世是不是瘋狂了!伊文四世在歷史上被稱為可怕的伊文。
專制政治與道德
伊文四世的瘋狂還不只如此,他多次結婚,曾經因新娘不是處女,而置新娘於死地,然而他卻又娶了寡婦為妻。他打死自己的兒子,然後又痛失愛子。歷史學家把他的荒唐和羅馬皇帝尼祿Nero相比。但在另一方面,他的政治才華卻是出眾的,他極力建設莫斯科,他使莫斯科成為第三羅馬城,而君士坦丁堡為第二羅馬。無可懷疑伊文四世的武功與建設,在俄羅斯史上是不可抹滅的。
道德與政治在伊文四世身上,似乎應該被嚴格的分開。不只在伊文四世身上如此,在雄才大略的加特林二世身上也是如此。加特林二世的文治與武功,都是極為鼎盛的,然而在道德上,他卻是殺死了自已的丈夫,登上了王位。為了權利,心狠手辣。是不是為了政治一定要踐踏道德?柏拉圖的哲學王,只存在烏托邦的理想國之中?十六世紀的政治思想家馬基維利,即主張道德與政治應該清楚被劃分。就是說,皇帝只要有能力統治國家就好了,不應該管他的私德。
向西方學習
伊文四世以後,彼得大帝與加特林二世是俄羅斯史上雄才大略的沙皇,他們的共同點是擁抱西方,如日本的明治天皇向西方學習。彼得大帝與加特林二世從根本上向西方學習,沒有所謂的西學俄用。具體作法,他們乾脆把首都由莫斯科搬到聖彼得堡,從零開始。彼得大帝與加特林二世如何建設聖彼得堡,我們把聖彼得堡的故事,暫時跳過去,最後再談,現在仍繼續說莫斯科。
|
|
|
|
莫斯科克林姆林宮 |
蔥形教堂 |
列寧墓 |
由城牆看克林姆林與莫斯科河 |
向西方輸出革命
沙皇的Romanows王朝結朿後,沙皇的後裔被革命黨所殺,列寧進駐克林姆林宮。我們來到克林姆林宮城牆外的紅場,牆下有一座列寧墓。沿著城牆底下,還有歷代克林姆林宮主人的石像,石像底下便是他們長眠的地方。這些紅色朝代的紅人,每年五月一日或十月革命紀念日,總會在城牆上手拿呢帽,放在胸前,或者頭戴軍帽,向遊行者示意,向工人、紅軍、飛彈、坦克揮手答禮。他們向世界宣示,這裏是無產階級的祖國,是消滅西方資本主義,完成社會主義,完成共產主義的堅強堡壘。
這一切都過去了,紅場上的遊客,來來往往。我們來到列寧墓,為朝拜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在艷陽下,我們進入陵寢,一個台階拾著一個台階。漸漸進入昏暗,昏暗處的紅軍,一指在唇,提示我們肅靜,再繞一周四方台階,列寧躺在那裏,下顎蓄短鬚,頭頂上發光。就是這麼一個小身體,改變了半個世界,我們驚慟不已。我們又踏著沈重的腳步,離開了列寧墓。艷陽一樣高照,遠方的九頂彩色蔥形教堂,在微風下無限幻夢!
克林姆林宮
克林姆林宮由兩公里半的高牆圍成,高牆四周由七個漂亮的樓閣組成。南面臨莫斯科河;東北面是紅場,西北面是亞力山大花園。克林姆林宮約成三角形,亞力山大花園緊靠圍牆的左邊,是無名英雄紀念碑,這裏的永恆之火永遠點燃著,永恆之火兩邊各有紅軍衛兵。亞力山大花園的另一邊以Neglinka護城河為邊界,現在護城河被蓋了起來,並且在上面建成現代的商業中心。
我們由 Troizki樓閣進入克林姆林宮,據說1812年拿破崙也由這裏進入克林姆林宮,只是當年的莫斯科已經被燒了三分之二,拿破崙只好放棄莫斯科城回法國。我們一進入克林姆林宮,右邊便是一座人民大會堂,無論過去的蘇維埃時代,還是現在的俄羅斯時代,國會議員的開會、吃住、娛樂都在裏頭全包。
|
|
|
|
瑪利亞升天教堂外觀 |
Wladimir 聖母.. |
東方正教的聖像 Ikone |
瑪利亞升天教堂內部 |
主教廣場
往前走便可以看到一個大砲與大鐘,它們分別叫沙皇大砲與沙皇大鐘,被放在伊文鐘樓教堂前面。經過大砲與大鐘前面,一轉彎便來到主教廣場。在這裏有幾楝漂亮的東方正教金色教堂,它們分別是瑪利亞升天教堂、瑪利亞報佳音教堂、天神教堂、救世教堂…。
我們走進瑪利亞升天教堂,教堂昏暗,這是東方正教教堂的特色。四周牆壁畫滿了東方正教的聖像 (Ikone) 。著名的聖像有聖格我略、金髮救世主、 Wladimir
聖母..。回到家裏才發現,家裏掛的聖母像,便是來自克林姆林宮的 Wladimir
聖母像。瑪利亞升天教堂是克林姆林宮內最大的教堂,歷代沙皇在這裏加冕。1475年到1479年,沙皇伊文三世,委託義大利建築師,建造這座藝術品。我們走出教堂,初秋的陽光像母親,莫斯科河的和風溫暖。正教教堂的圓頂金色輝煌,我想:共產黨的無神論,雖然理直氣壯,但在無言的心底深處,神秘是人類無法揮去的先驗陰影。
(2012/11/3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