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仲夏之夢
布拉格之旅01


波希米亞

1992年夏天,我們由漢堡、經由柏林,MeissenDresden,翻越 Erz山脈(Erzbirge)到波希米亞平原的布拉格去旅行。車子在 Erz山脈上緩緩而行,可能因為這個山脈割斷德國與捷克的因由吧,她多多少少也割斷了波希米亞人 ( 即捷克) 與今日西歐,或說當年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政治因緣。波希米亞在十四世紀以前一直有自己的親王Fuerst與國王。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單元。我們為了過關檢查護照,大排長龍,等了一個多小時。現在捷克更接近西方,這種麻煩已不復存在了。

車子過了山脈,順著E55號公路,直奔布拉格。過了莫道河 Moldau,布拉格就到了。莫道河由這裏流入易北河,成了易北河的上游。然後流入德國,經DresdenMagdeburg、漢堡,然後再流入北海。布拉格號稱金色布拉格閣樓布拉格,歌德說她是波希米亞王冠上最美麗的寶石。進入布拉格,莫道河的河水哄哄而鳴,我好像聽到了我的祖國交響曲,幽揚傾訴,在莫道河的煦風裏,她打亂了遊客的情思。我的祖國是捷克民族音樂家斯昧塔那 Smetana 1874-1879年所作。其中一段叫莫道河。第一次我聽到這個交響曲,就甚為震撼。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樣,沒有土地,便沒有文學、藝術、哲學。文化的種子,必須種在家園的土地上。

除了Smetana,我又想起了另一位捷克音樂家Dvorak(1841-1904)1892年他當過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他寫過九個交響樂曲,其中一個叫新世界,我聽過這個樂曲,好像天空無限的蔚藍;人們馳騁在廣闊的大地上。1900年,他的一位學生在柏林演奏這個樂曲,有人評論說,這個作品的素材取自美國。Dvorak反駁說:那是瞎說,我的筆鋒始終沒有離開波希米亞。沒有離開波希米亞也好;素材取自美國也好。總之:文學、藝術、哲學、離開不了土地。文學、藝術、哲學不能超越時空嗎?文學、藝術是美感,美感連接時空與幻相,當然可超越時空與土地。哲學更是立足現實,超越時空的思維。

莫道河上卡爾橋

我們在莫道河的卡爾橋上,聽聽嗚嗚江水,看看兩邊的金色閣樓。布拉格可以分為四個部份:河岸的右邊有老城與新城,左邊有布拉格堡與 Hradschin。卡爾橋本身微曲,上面有三十座雕像,栩栩欲生。橋座兩頭都有尖頂閣樓,閣樓上有聖文哲、國王卡爾四世Karl IV、亞達貝主教 Adalbert、有文哲四世 Wenzel IV、聖衛 Veit 的雕像;我們站在橋上,夕陽漸漸隱去,餘暉灑遍了莫道河,莫道河的流水與金黃色的尖聳閣樓相應生輝。我們陶醉在人文與自然的共鳴裡,不忍離去,然而我們必須先找到預定的客棧。(26.05.98)2012-11-07修正)


Smetana

Dvorak

St.Wenzel908-935

波希米亞Karl IV1316-1378

Wenzel IV136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