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命力
英倫之旅
英吉利海峽.情色萬種
到英國旅行,我們渡英吉利海峽,黃昏從漢堡港出發,第二天早晨就到倫敦外港Harwich,船上有很舒服的套房,但寧願整夜不睡,為體驗海上夜生活,或欣賞海上夜景.逛船上的夜市,就像在百貨公司里,沒有搖晃的感覺.在咖啡廳里坐坐,海水從你身邊漂過.跑到甲板上,飛沫的涼意,滿天的星星,真是心曠神怡.海上之旅這不是第一次,年輕由瑞典斯德哥爾摩,到芬蘭赫爾辛基.戀愛時節,由德國綠貝克Lübeck,到丹麥的哥本哈根.站在船頭上,乘風破浪,站在船尾,白浪滔滔,還真有鐵達尼的感覺,真壯觀!海風好舒服,太陽好溫暖,海鷗跟著游輪忽上忽下飛翔,芬蘭是千島之國,一個小島接著一個小島,有人在島上垂釣,有人在島上曬太陽.靠著欄杆,在波羅地海的平靜波浪中,小島悠閒的往後推移.波羅地海真壯麗,愛琴海真嫵媚.
我去過愛琴海,從雅典外港Piraeus到愛琴海小島Mykonos,Mykonos提洛島DelosDelos是太陽神阿波羅的誕生地,是愛琴海商業提洛同盟的所在地,今日只留下残斷的石獅.Mykonos所有的街道與房子都是白色,她的谷倉式風車別有風味.漁村的悠閒,如世外桃源.躺在沙灘上看愛琴海的漁火,數著柏拉圖時代的星星,海潮的聲音好幽遠,希臘的音樂好輕佻.墾丁的夏都沙灘,就像愛琴海的海邊,跟情人逐浪躑躅戲水,在柔軟的沙灘上打滾,臥看牛郎織女星,在岸邊喝紅酒,一首港邊惜別,抱著你的身體,約束咱未來.
我小時候在海邊長大,我愛在海邊游泳,捕虱目魚苗的季節,整個沙灘盡是點點的漁火,數魚苗的歌聲此起彼落,好一副漁村風情畫.我喜歡夏天躺在榕數下,躺在準備製竹筏的大綠竹上面,好涼快.冬至前後十天,被漁網圍成的烏魚跳上竹筏,漁人大豐收.黃昏漁婦牽罟,魚蝦在漁市場販賣,我喜歡看夕陽從海平面隱去,海天情色萬種,夜裡聽著海濤的聲音,好淒涼,想著我們祖先的墳墓,被海水沖走怎麼辦?這個影子一直伴我長大,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去年底南亞海嘯(2004.12.26),沖走那麼多人,怎麼回事?科學家用斷層來解釋它,宇宙爆炸時,星球泠卻凝聚,地球在凝聚的板塊間放出能量,於是便在陸上形成地震,在海中形成海嘯.宗教怎麼解釋它呢?大海是如此的壯麗嫵媚,大海也如此的恐怖無情.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指的是自然律. 

倫敦Tragalgar廣場
我們在倫敦玩三天,西敏寺,國會大廈Big Ben倫敦橋,倫敦塔,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海德公園, Tragalgar廣場.我們坐地鐵來到Tragalgar廣場,好多年輕人聚集在圓環,坐著站著聊天,喝酒,彈吉他.Nelson圓柱高聳立在那邊,它是紀念1805Nelson打敗法國西班牙艦隊而立的,圓柱周圍,立著蹲著的獅子在怒吼,國家都用這些紀念碑來表示他們的民族不可戰勝,英國是日不落帝國.現在還是嗎?不可否認,英國在歷史上曾經光榮過,英格蘭有永不枯竭的海洋生命力.
西敏寺.榮耀與灑脫
遠遠的西敏寺,座立在泰晤士河畔,高聳的歌德式頂尖,就像不列顚皇冠上的鑽石.西敏寺是英國大典的所在地,也是國王王后的最後安息地,英國的天才,莎士比亞,牛頓,達爾文,邱吉爾..也都榮耀的安息在這裡.英國王子查理與黛安娜的世紀婚禮也在這裡舉行,黛安娜的葬禮在這裡舉行,但黛安娜並沒安葬在這裡,她選擇了老家作為安息地.黛安娜的行為不能見容於王室,黛安娜選擇了灑脫.
國會大廈.晨鐘暮鼓
隔壁的國會大廈,是人類最早的民主聖地,從洛克到克倫威爾,從小憲章到君主立憲.多少哲人與思想家,歷盡心思,思維如何讓人的欲望得於滿足,而又不會壓抑到別人的欲望.英國的民主制度是人類民主制度的先驅.如何處理政治的矛盾與利益的紛爭,它確實是人類的晨鐘暮鼓,就像Big Ben,響徹了寰宇.
倫敦大橋.搔首弄姿
我們來到倫敦塔前面的林蔭大道,小女兒一點也不累,在欄杆上下跳躍,或作鬼臉,或搔首弄姿.我們坐在公園的椅子,遠遠欣賞著漂亮的倫敦大橋,她的淺藍無限幻夢,她的塔樓美麗壯觀,悠悠的泰晤士河水緩緩而流.數年後我們又舊地重游,我跟女兒說他小時候的情景,她一點也記不得,只是望著小時候的照片呵呵大笑.我們爬上了倫敦大橋,午後又回到倫敦塔來參觀.
倫敦塔.鬼影幢幢
倫敦塔建於十一世紀,它由十幾座碉堡組成.這些碉堡過去是英國王室的居所、寶庫、軍械糧餉庫.倫敦塔在歷史上更是監獄,英國許多王侯后妃一旦失寵,便會淪為倫敦塔的囚犯.最有名的便是亨利八世的妃子,妃子安娜(Anne Boleyn)與凱薩琳(Catherine Howard),都被亨利八世送上斷頭台,罪名都是通姦不貞.送上斷頭台的還有Thomas More他是電影良相佐國的男主角.塔內有一處稱為血塔,就是因為那裡死了太多人,傳說常鬧鬼,冤魂不散,烏鴉的飛落與啞啞叫聲,使陰沉沉的堡疊更加詭異,毛骨悚然.來倫敦塔,便看到穿著非常奇特的士兵,紅底黑條,容易叫人想起牛頭馬面,表示血腥的黑?殺那麼多人,亨利八世應該算是暴君了.然而亨利八世在英國史上最特殊的地位,卻是他的宗教改革.他的宗教改革,並不是他對宗教有甚麼特殊的見解.他只是為了離婚,而與羅馬教皇起衝突,他乾脆另立門戶為英國教會.這個另立門戶的誤打誤闖,好像也不是甚麼壞事,從此英國遠離了羅馬的干涉.歷史就是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壞事,但後來卻成了好事.
白金漢宮.戲劇秀場
白金漢宮(
Buckingham Palace),它座落在聖詹姆斯公園James's Park海德公園Hyde Park和旅色公園Green Park之中,白金漢宮初建於1703年,遠在維多利亞女皇統治時期,就已經成為了指定的皇家居所,白金漢宮前的廣場上,有精美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俄國的凱薩琳,奧地利的德蕾莎,是十九世紀的世界三大女王.我們來到白金漢宮,正是衛兵換崗交接儀式的時候.僵直的衛兵面孔,毛茸茸的高帽,紅色的外套,九十度的擺手,Gentelman的踢步.它吸引好多觀光客,白金漢宮象徵著王室的權威?還是英國的最大戲劇秀場?

英博物館.婆羅門與陰陽道
每次來英國,我都會去參觀大英博物館,但每次的感覺都一樣茫茫然的.後來學會了不要甚麼東西都看,莊子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最好是看自己比較喜歡的東西.這次我看印度的佛教與婆羅門教.然後與家人約好在博物館咖啡廳見面.
婆羅門教是多神教,主要由三位神祇組成,三位一体,他們是破壞之神Shiva濕婆,保謢之神Visnu毗瑟拏,還有主神Brahma梵天.在印度館內有個栩栩如生的Shiva,是銅製的.Shiva是破壞之神,舞蹈的神.Shiva左腳抬起,右腳稍蹲,右手拿三叉戟,左手拿小鼓,面帶快樂,身體欲作跳舞狀,神情栩栩如生.古代的文化用很簡單的象徵,就把天地的創造觀念說出來.破壞之神Shiva說明宇宙的膨漲,保謢之神Visnu說明宇宙的凝聚,主神Brahma說明膨漲與凝聚的平衡.而且幾個古老的文化都有相似的講法,只是所用的象徵不同吧了.中華文化易經用陰,陽,道的觀念來說明天地的開始.陰類似婆羅門教的Shiva,陽類似Visnu,道是Brahma.只是陰,陽,道的說法更加抽象.
國家美術館.悲慘的天才與瘋子
我們也去
參觀國家美術館,我站在梵谷的向日葵畫前凝視多時,梵谷1853.03.30生於荷蘭Zundert.1890.07.29歿於法國 Auvers-sur-Oise,真品與印刷品真的不一樣.一粒一粒的向日葵子,一粒一粒的的生命力.梵谷一生也算是坎坷,或許坎坷更能釋放出生命力.梵谷的父親是一位牧師,他準備繼承父業,但卻因對基督教教義的解釋不同,遭到解除職務.1880 年,他才發現他真正的職業應該是藝術,雖然經濟的狀況極度糟糕,身體也營養不良,最後的十年他瘋狂地創作.他生命中最後的十年貢獻出了驚人的作品數量.一個天才只要工作十年,便可永垂不朽.馬其頓亞力山大大帝打了十年的戰 注1,便征服希臘,波斯,埃及,甚至印度,亞力山大大帝死時才33歲.梵谷最後在法國南部Arles住過精神療養院,就在蔚藍海岸Avignon附近.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梵谷悲慘的一生,他的畫是在他逝後,才得到認同.問題是別人的認同,對死後的梵谷有甚麼意義嗎?
  
海德公園.人性與科學
如果你有甚麼不滿的地方,你就可以搬個肥皂箱來,把自己墊高,然後在這裡淘淘不絕.最好還帶朋友來幫你照相留念.在民主國家里,誰也不會介意這種自由.但在專制國家,這還是有點稀罕呢.海德公園是英國皇家園林中最大的一個,擁有大片的園林綠地.我們散步到格林威治的地標,這次是楊兄帶我們來的,他還請我們到他家作客,那是學生時代的事了,好久以前的故事了,不知他們還好嗎?我來過英國海德公園好幾次,最後一次是女兒帶我們來的,她在英國唸書,我們來到湖邊,天鵝鴛鴦戲水,春江水暖鴨先知,太陽好溫暖.我們坐在湖邊的一家咖館,女兒跟我們說她現在寫的一篇報告,關於英國的Hospital制度.德國的醫院制度是極為科學化的,主要是如何把病人的病治好.至於病人的心理,則不太注意,尤其是末期病人的心理照顧,更是闕如,德國醫院制度缺乏人性的關懷.英國的Hospital制度,有專門照顧臨終病人的Hospital,家人可以跟臨終病人一起住幾個星期或把個月.這樣的Hospital建築,房間設備要特別的設計,女兒是學建築的,她在寫這方面的報告.之後我們便到Piccadilly 圓環的 Chinatown去吃晚飯,遠遠看到威靈頓公爵漂亮的拱門,每次來倫敦Chinatown,我都會叫一碗旺記的燒鴨湯麵.

伯明罕.Repton
我們離開倫敦,坐火車去伯明罕,主要是要去莎士比亞的故居Stratford-upon-Avon.幾年後我又回到伯明罕,主要是送女兒去伯明罕附近的Repton Boarding School唸書.劉姐來機場接我們,幫我們找旅館,又送我們去Repton,真是太謝謝她了.我們在校區里轉了一下,這是一所很古老的學校,房間設備卻很現代化.Repton是在一個非常寧靜的小城,幾乎所有的小城建築都以學校為中心,我們在咖啡館里喝茶,在Repton悠閑的街道散步,古典又氣質.在黃昏的餘暉下,我們才回伯明罕.第二天劉姐又帶我們在伯明罕到處逛.現在她回中國了,她在中國有很好的人際關係,她的選擇我想是正確的.

莎士比亞故居
我們來到Stratford-upon-Avon莎士比亞故居,古雅的房子,蘆杆的屋頂,紅色的煙囪,木質的架構,還有院子里的蘋果樹.我們走進莎士比亞寫作的房間,一股靈氣迎面而撲,我為之一怔,雋慧的眼神,高高的額頭.我記得在唸大學的時候,有篇文章說,莎士比亞並不是在大學被訓練出來的.確實是這樣,大學只訓練人在社會中,必備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換句話說,大學的教育只是在輔助社會的穩定發展.莎士比亞是天才,天才是在給社會震憾彈,莎士比亞愛因斯坦皆是.愛因斯坦衝激了物理世界的秩序,莎士比亞衝激了文學世界的秩序.用婆羅門的比喻來說,大學教育是保守之神Visnu, 天才是破壞之神Shiva.社會的發展需要Visnu,也必然會有Shiva.需要大學教育,也必然會有天才來激起文化的火花.
我讀過好多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卻只讀過歌德一本浮士德.一本浮士德凝聚了歌德的哲學思維,把歐洲文化娓娓道來.莎士比亞把他的思想多彩姿的撒譜在不同的戲劇里.從歌德與莎士比亞的著作方式,我們或許也可發現德國人理性主義,與英國人經驗主義的文化背景.德國人思維凝聚,英國人思維散發,歌德凝聚為一,莎士比亞散發成多.莎士比亞的多元像蒼空的星星,閃爍燦爛.歌德的內斂,像孤獨的月亮,皎潔如心性.
 
曼徹斯特.利物浦.CaliseWindermere
莎士比亞故居Stratford-upon-Avon回到伯明罕,我們去曼徹斯特,利物浦.利物浦是海港,曼徹斯特是工業城市.瓦特發明蒸汽機,於是發生了工業革命,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那是十九世紀的事.生活在二十二十一世紀的人,工業的成就,好像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不是,二十世紀電腦的發明也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它是人類無數經驗累積的成果.只有自然與社會越來越複雜,才是世界發展理所當然的事.生活在農業時代的人,與生活在工業時代的人,除了生活水準提高,它的本質意義有甚麼差異?一個生活在紐約的富商,與一個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喇嘛,除了各領文明風騷與自然陶醉外,它的人生本質意義有甚麼不同?富商可以透過外界的洋房汽車美食來滿足自己,喇嘛一樣可以靠著內心的寕靜來充實生命.

我們離開曼徹斯特,利物浦,準備去湖區Lake District.結果我們坐錯了車子,我在日記上這樣寫著:8月18號坐錯了車子,在Calise下車,Calise是個中世紀的古城,悠閒的廣場與平凡的人們,這裡沒有倫敦,徹斯特,利物浦那麼忙碌,我愛這樣的小城.
我們終於來到湖區的Windermere,好大好遠的湖,我們上了游船,遠山在曚曨中,湖水變得深綠,雖然天下著毛毛雨,雲層密佈,但仍藏不住她的艷麗.我去過中國杭州幾次,藏在山谷中的Windermere矜持多了.杭州有點嚗露,杭州四周的賓館更増俗氣.杭州適合遊覽,Windermere卻是一個非常適合度假的湖區.

政治英國過長的國名
我們離開湖區Oxenholme坐火車去蘇格蘭,我忽然想起,蘇格蘭不是有獨立運動嗎?北愛爾蘭不是有恐怖組織嗎?我們先了解一些英國的政治架構.英國有一個又長又可笑的國名,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 Ireland),這是英國的全名,意思是英國由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組成.那甚麼是大不列顛?大不列顛是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的組成.蘇格蘭與英格蘭在歷史上一直糾葛不清.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結合,開始於1603年時,當時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繼位成為英格蘭王1707年因聯合法案(Act of Union)通過,蘇格蘭正式與英格蘭合併為一個國家,成為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而合併前原本的蘇格蘭國會也就隨著解散.後來蘇格蘭人覺得都是英格蘭人在主導大不列顛王國,還有歷史的因素,於是蘇格蘭人就想獨立,跟英格蘭分開.一直到1998年,英國政府根據1997年時通過的公民投票決議,公佈了蘇格蘭法案(Scotland Act),確定消失了接近三百年的蘇格蘭國會要再次成立.新的蘇格蘭國會將會擁有大部分內部事務的治理權,國會新址選擇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但蘇格蘭仍然不是個獨立的國家.蘇格蘭的獨立運動還在進行,007影星史恩康納萊便是有名的蘇格蘭獨立運動支持者.
蘇格蘭風情畫風笛的國家
我們來到蘇格蘭的Glasgow,我們在漂亮的喬治廣場繞了一下子,然後就繼續去愛丁堡.一下火車就聽到蘇格蘭悠揚的風笛聲,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奇妙的聖寵,多麼甜美的音聲.
我曾經失去,現在又獲得.
我曾經盲目,現在又重見.
聖寵叫我心存敬畏.
多珍貴啊那寵愛的景象.
當我開始信仰的那一刻.
每當跟人談起神秘的信仰,我就會想起蘇格蘭如訴如泣的的
amazing Grace.世界確實有太多不能了解的神秘.人可透過不同的方法去體驗神秘,祈禱,禪坐,美感,當然也包括音樂.風笛的隊伍在人行道上,頭戴大絨帽,身背葫蘆笛,格裙在搖晃,悠揚的蘇格蘭民謠,在黃昏的餘暉里,好一幅北國風情畫.

我們首先要找客棧,在火車站的Mission很快就找到了.客棧在愛丁堡郊區的一家家庭Pension,三十多歲的女主人一看到我們,就很親切的迎了上來,可惜我真的不知道她在說什麼,她一看到我的小女兒,就一直抱著兜著玩.第二天早晨,她準備了非常豐富的早餐,一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早餐吃了什麼.這樣豐富的早餐還有一次,我台灣的親戚來找我,我開車帶他們去游德國的Mosel莫塞河,莫塞河的兩岸都是葡萄園.那時正是秋天,兩岸的樹林,一遍金黃又橘紅,我們到河邊的酒館去喝葡萄酒,躺在河邊的草坪上,有過瀟灑.當然還要找一家河邊的家庭客棧,一樣是位女主人,一樣是非常豐富的早餐.每次回台灣看親戚,他們就會提起我們在莫塞河邊的那頓早餐.我們離開了愛丁堡的客棧家庭,有點不捨,小女兒一直跟女主人摇手擺擺.
我們去爬愛丁堡的城堡,
沿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街到土黃色的古城堡,古城堡充滿了中古世紀的氣息.好不容易才爬上頂端,愛丁堡城堡是蘇格蘭的精神象徵,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每年八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 Tattoo),更將愛丁堡城堡莊嚴雄偉的氣氛表露無遺.仰望高處,我總覺得蘇格蘭的天空特別的低,特別的藍.我們也參觀聖瑪格麗特禮拜堂(St. Margaret's Chapel),據說是愛丁堡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城堡內著名的Mons Meg砲於1449年時在比利時建造,經過200多年多次戰役後,於1829年重回愛丁堡,現在安置在城堡地窖(Castle Vaults)中,城堡內宮殿(Palace)有不少蘇格蘭寶物,如1540年設計的蘇格蘭王冠,與其他的皇杖、劍等文物置於皇冠室中.愛丁堡城堡同時也是蘇格蘭國家戰爭博物館、蘇格蘭聯合軍隊博物館之所在地,愛丁堡城堡道盡了蘇格蘭特有的歷史.午後我們才慢慢下山,我們又到城里面去逛.然後坐火車往南走,我們去York.

愛丁堡-York路上
我欣賞窗外的田園景色,綿羊在山野,安閑的蘇格蘭黃昏暮色.小女兒拿著畫筆,在塗她的日記.我想著蘇格蘭確實有她自己的歷史,她確實與英格蘭有點不一樣.但非獨立不行嗎?同樣的問題,非統一不行嗎?這是一個拉扯的問題,是自然界吸收與放射的問題,是人文界保守與激進的問題,是政治分分合合的問題,是宗教上VisnuShiva的問題.在自然界,當粒子有了能量,它便會往外飛.當人有足夠的能力,他便想獨立,獨立是人能力的表現.蘇格蘭與英格蘭連在一起,要獨立需要更多的能量.
不列顛島外面的愛爾蘭卻獨立了,愛爾蘭在不列顛本島之外,愛爾蘭有壓倒性的能量,愛爾蘭獨立了.然而愛爾蘭有名的文學家Ulysses的作者James Joyce卻說,獨立運動吞噬了太多的愛爾蘭天才,James Joyce的話確實引人深思.我們或許應該說,過份的政治運動,會吞噬一個國家太多的天才.當年歌德如果太認真於威瑪的政治,他是不可能有如此的文學表現的,德國文學將會重寫.政治不是人生的全部,我們或許受了太多的愛國教育,這種觀念不容易修正.
西元1973年愛爾蘭加入了歐盟,愛爾蘭因為在歐盟的幫助之下造就了經濟上的繁榮,90年代初期,愛爾蘭政府用低利率來鼓勵新興企業,再利用極低的公司稅來吸引外資,加上愛爾蘭為英語系國家及人民的知識水平不低的優勢,因而愛爾蘭在90年代贏得了"Celtic Tiger"(塞爾提克之虎)的美譽,並成為歐盟其他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整合的標竿.
同樣在愛爾蘭島的北愛爾蘭人也想獨立,但北愛爾有一半是信天主教的愛爾蘭人,有另一半是信英國公教的英格蘭人,彼此互相沒有共識,彼此互相拉扯,獨立與統一,只是政治認同的問題,誰都沒對錯,只是北愛爾蘭的獨立之路就更加遙遠了.你看台灣更像北愛爾蘭?還是更像愛爾蘭?
我們來到York,我們在York玩一整天,York是古羅馬在英格蘭的駐軍所在地.有點像德國的科隆,是羅馬在德國的殖民的.科隆有德國境內最大的教堂,York也有英格蘭境內最大的教堂.美國New York的名子跟York有關嗎?我們看完了主教座堂,便爬到York最有名的城牆上,這個城牆真的好漂亮,小女兒在城樓上跑來跑去,小孩真天真,我們在城牆上照了好多照片,晚上就回倫敦了.

 uni 
劍橋與牛津.結構與解構
我們從蘇格蘭回來,又到劍橋與牛津去玩,一到劍橋就覺得她的校園好大好大.好大的草坪,古色古香的建築物,當然還有那迷人的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心頭蕩漾...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再別康橋).我們也到牛津去,一樣的綠草如茵,一樣的紫藤老樹,一樣的古老建築,我們沉醉在英國最高學府的夢幻中.走出牛津大學,附近有一座很溫馨的植物園,午後我們就躺在植物園內的草坪休息.我想著英國的名校,只要你是劍橋牛津畢業的,你的身份就是不一樣,這是貴族學校.跟德國完全不一樣,德國沒有明星大學,德國全是平民大學.不管你是資本家的孩子,還是工人的子弟,學費國家給,大家的機會都一樣平等.上大學念研究所,是幾百年來建構出來的制度與價值觀.真的上大學就較有能力?當然也不一定,毛澤東要用文化大革命解構它,然而毛澤東還是失敗了.人文社會在結構與結構之間不停的辯證,政權轉換是解構與結構,夫妻離合是解構與結構.而自然界則在吸收與放射之間不停的變化.星球間的交換力,原子內的電磁交換力-光子,核子間的強交換力-夸克,還有弱交換力,皆靠吸收與放射來促成離與合.吸收則能解構,放射更能結構.吸收與放射,結構與解構,過程都是一種美感.

注1:今天去看電影亞力山大大帝,蠻好看的,亞力山大大帝二十歲就接帝位,最大的戰役就是打敗波斯王大流士.亞力山大的老師亞里斯多德曾經告訴亞力山大,亞洲是個很落後的地方.但當亞力山大來到當時的波斯帝國首府巴比倫,巴比倫卻是如此的繁華.當亞力山大大帝進入巴比倫城,他是如此的激動,淺藍色的巴比倫城太漂亮了,巴比倫城的街道太炫了.古老的巴比倫城,後來被德國的考古學家挖出來,現在整個淺藍色的巴比倫城被搬到德國來,德國特別為這個巴比倫城,在柏林建一個博物館,它便是柏林的Pergamon博物館.亞力山大在巴比倫,就鼓勵士兵娶波斯女子為妻,自己也以身作則.後來亞力山大又繼續東征,到印度,埃及,亞力山大建立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亞力山大為甚麼要跟波斯女子結婚?原來他有一個理念,他想用戰爭來征服波斯,埃及,印度.然後透過柔和政策,一硬一軟,把希臘文化傳到波斯,埃及,印度.如此建立一個文化統一,地理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這個電影里頭有個故事的說書者Ptolemy,他說這只是亞力山大的夢想.我想Ptolemy的話今日仍然有效,世界越來越多元.大一統的觀念與世界的發展是背道而馳的.200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