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與解脫

--佛教簡史--

黎俱吠陀

印度文化的主人是阿利安人,他們於西元前兩千年,住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北面是喜瑪拉亞山,西面是印度洋。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土地肥沃,在這麼美好的土地上,阿利安人開始讚美大自然了,他們敬拜太陽、月亮、星星、土地、風雨、雷電、....。更便把這些讚美,寫成書,這便成了古印度文化的第一書黎俱吠陀,它是東方宗教的濫觴。

四吠陀書

後來阿利安人向東南面的印度大陸發展,阿利安人來到了恆河流域,一樣唱歌讚美大自然,更把大自然神格化、禮儀化。生活上的種種問題,都求助於人格化後的神明。於是再寫成書,這便成了三摩吠陀、夜珠吠陀、阿他婆吠陀。這三本書與原來的黎俱吠陀合併,稱為四吠陀。四吠陀後來成了舉世有名的吠陀學。

婆羅門書

西元前一千四百年,印度大陸已經發展成為種姓制度,被征服的土著成了奴隸階級,征服者成了統治階級。除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階級外,還有凌駕王侯之上的婆羅門階級。他們專管宗教的事,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甚至國王的登基之禮,他們無所不管。後來婆羅門階級,更沈迷在祭祀禮儀的解釋。並把它們寫成書,這便成了婆羅門書,其中一些東西是在森林裏寫的,後來整理成為森林書。

奧義書(Upanisad)

當婆羅門階級沈迷於祭祀工作的時候,統治階級繼黎俱吠陀的精神,對更重要的人生意義提出了闡釋。後來便成了奧義書。奧義書去蕪存精,融和了黎俱吠陀等四吠陀書、婆羅門書、森林書等印度古文化思想。成了劃時代的經典,它的寫成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

最燦爛的時代

奧義書寫成的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這時印度的文化,已經由恆河流域發展到了整個印度。奧義書的精神風靡全印度。這是印度文化最燦爛的時代。我們應該記著:奧義書不是一個人的著作,它是古印度思想家互相激盪的成果。所以內容也充滿了矛盾、多元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模糊的看出他的基本思想:

梵我一體

奧義書的最主要思想便是梵我一體。宇宙的萬事萬物都在大梵中,大梵也在萬事萬物中,萬事萬物即大梵。大梵即自我,自我即大梵。我因為離開梵而輪迴。我必須回到梵才能成解脫。萬事萬物來自大梵,萬事萬物都將返回大梵。我便是自我,是永久不會死亡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使人有所輪迴,要避開輪迴,只有要求解脫與梵合一。

自我(Atman)

自我有一個永遠存在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人得有所輪迴。

輪迴(Samsara)

死亡後的靈魂因生前的善惡,將生於與他相當的境界。善人到天國;惡人到地獄。

解脫(Moksha)

人可以離開輪迴,而不入天國地獄,而與梵合一是為解脫。如何解脫呢?有五藏說:有食味所成我、生氣所成我、意識所成我、認識所成我、歡喜所成我。必須達到歡喜所成我,自我才能得解脫。

歡喜所成我

歡喜所成我是純淨無垢的自照體,是身心最底內部,不可思議的靈體,卻常為所覆蔽。人解脫後,人的自我既與梵合一。因為人的自我與梵的自我同體。這便是梵我不二。

從有宗到無宗

奧義書這種思想,從古印度的思想看來,被認為是有宗的思想。就是說,奧義書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靈魂自我、輪迴、解脫都是真實。只要作善事就有好的輪迴;只要追求純淨無垢便能解脫,而與梵合一。婆羅門階級又說:只有婆羅門階級才能解脫,其它階級只能輪迴。於是一般人便樂於追求現實的生活。甚至在有宗的大旗下,慢慢回返奧義書以前,婆羅門舊時代的習性。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拜鬼神又成了人們的喜好。當時時間為西元前一千年至西元前五百年。

革命導師釋迦牟尼佛

當眾生正在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拜鬼神之中沈迷時,一個劃時代的人物降生了。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五六五年。釋迦牟尼說:人人都可得解脫。這是相反婆羅門舊學說的。釋迦牟尼還教眾生不要沈迷在輪迴的旋渦中,應該以解脫痛苦為重任。當時的社會,這真是革命式的宣言。如何才能解脫痛苦呢?

自我(Atmam)與無我(Anatman)

釋迦牟尼對奧義書的自我觀念提出挑戰,他提出無我的觀念,釋迦牟尼認為自我的執著,是痛苦輪迴的總根源。他認為沒有永久不會死亡的靈魂,即沒有自我,只有無我,無我即本性,無我即是空,只有了解無我,了解本性,了解空,才能解脫。釋迦牟尼的想法,在古印度被稱為無宗。無我的觀念,在古印度是一種革命性的思想。現在我們來看看原始佛教的思想。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在西元前五百三十年圓寂,佛教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開始分裂,未分裂以前,他的弟子曾經編集,一套有名的叫四阿含經。記在四阿含經中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原始佛教。分裂後的佛教稱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以後,解釋經、律的書,稱為。經、律、論合稱為佛教的三藏。現在我們來看看原始佛教的內容。

苦諦

釋迦牟尼認為人生是痛苦的,有生、老、病、死之苦。

集諦

為什麼會痛苦呢?因為我們無知(即無明),因為我們誤會有一個永遠存在的自我,自我的靈魂。誤會這個靈魂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輪迴。釋迦牟尼告訢我們,其實我們並沒有永遠的自我,自我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聚集。而靈魂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幻相。地、水、火、風暫時之聚集也好,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幻相也好,都是因緣所集的幻相。它並不是實在的東西,它並不是實相。

滅諦

要離開痛苦煩惱,首先要破除這些幻相,自我也好,靈魂也好,這些幻相都應該破除消滅。

道諦

惟有滅掉這污染的自我、靈魂幻相。清淨的無我實相才會顯露出來,惟有這樣的了悟實相,了悟無我,我們才能離開痛苦而解脫,然後達到涅槃之境。

大乘的本性

釋迦牟尼本來是要我們破除自我,而離開痛苦。然而當我們未了解無我以前,忽然失去了自我,我們更加恐懼了。於是大乘佛教便更加積極努力,在無我之上,試圖要建立起本性、空性的理論。認為無我並不是完全沒有(頑空)。而是說,自我只是地、水、火、風暫時的聚集,靈魂只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的幻相。在除去地、水、火、風、色、受、想、行、識等污染之後,卻會出現了清淨的本性。這個清淨的本性確是真實的,它是實相。這個清淨的本性,便成了兩千年來大乘佛教追求的主要目標。然而怎麼樣才能找到本性呢?大乘佛教說,只有靠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

這便是般若學。我們熟悉的般若學主要的經典便是金剛經。後來還有華嚴經、法華經等大乘經典。而這些最早出現的般若經,已經是釋迦牟尼圓寂後七百年的事了,即西元約二百年才被寫出。現在我們來說說這大乘經典的簡扼內容:

金剛經

我們常常有一句俗話說,人生有三種過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首先看到一樣東西的時候,以為它非常美好,非得到它不行。後來得到了,覺得也不過如此而已,沒什麼。最後又覺得雖然沒什麼,但它還是存在的,然後最後以平常心對待之。我們在認識自已的時候,也有這三種過程,首先認為自已非常了不起。後來發現這個自我是那麼脆弱,馬上成空,什麼都不是,只是一種幻相。最後又發現人生雖然如夢,但還是可貴的。整本金剛經,便在闡釋這自我、無我、到本性的三個正反合辯証過程。現在我們隨意舉一些經文,作為說明: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第五品)

意思是說,我現在所說的身體形相,首先看它是真實的。後來發現,它只是幻相,它並不是真實的。從看到身體有形相,到體會它只是幻相,這樣便了解身相原來的意義了,也就是了悟如來了。以下所舉的經文,都在強調這種正反合的觀念: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第十品)

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十三品)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第十四品)

金剛經最後說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也是在說明這從自我、無我、到本性的三個正反合辯証過程。

華嚴經

華嚴經最有名的內容,便是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當中的中心人物便是善財童子,善財童子象徵著我們追求人生價值的過程。善財童子首先出現在一個文殊菩薩的法會。他首先向文殊求智慧,並得到文殊的認可,認為他是有誠心的。然後又得到普賢的認可。於是善財童子便開始了他著名的五十三參,請教了五十三位師父。學完道後,又來到文殊、普賢的地方作印証。也就是說來到文殊、普賢的地方,再作檢驗。文殊、普賢認為善財童子學有所成。文殊一彈指,出現出莊嚴的彌勒殿。彌勒殿上下四方一時放出如鑽石般的閃爍。一個彌勒佛映出億千個彌勒佛。一個善財童子映出億萬個善財童子。

文殊普薩、普賢菩薩、彌勒佛都是象徵性的人物。文殊普薩象徵著智慧,由此岸到彼岸,即由自我到無我,由色到空。普賢菩薩象徵著行動實踐,由彼岸再回現實此岸,由無我回到自我的人群中去實踐。善財童子經過文殊普薩(智慧),普賢菩薩(福業)的訓練指點,來回彼此兩岸(福慧雙修)。最後出現了彌勒殿,彌勒殿便是象徵著人的本性,一片光明,如鑽石般的閃爍。我們不要忘了華嚴經也在闡釋由自我到無我,再找到本性的過程。

法華經

那法華經又在講什麼呢?妙法蓮華經中有一個無人不曉的象徵性人物,她便是觀世音菩薩。依照法華經的記載,當你有什麼困難的時候,只要你真誠的祈求她,她便會以不同的外型出現在你的前面。她為你入刀山、進火海化解厄運。觀世音菩薩是誰呢?她怎麼這麼靈驗?她不是別人,她便是你自已真誠本性的化身,也就是宇宙間唯一的本性、空性、無我。本性、空性、無我化作有形的人物來幫我們解決問題。本性、空性、無我是實相,是一種實在的存在。它不是理論,更不是幻相,它是實証的。本性、空性、無我不只存在無所不在的空間,也存在永遠的時間。存在無所不在的空間,稱為觀世音菩薩。存在永遠的時間,法華經以另一個名稱來稱呼他,他便是第十六品所說的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在說明,只要我們對本性、空性、無我的實相,能有所了悟,我們便有永遠的生命。不要忘了所有的大乘經典,包括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都在闡釋:由自我到無我,再找到本性、空性的過程。

大乘學說

大乘佛學除了膾炙人口的大乘經典外,後來還發展成個人解釋經典的大乘學說。在這裏我們舉兩家有名的印度大乘學說:其一是西元三百年的龍樹中觀論,其二是西元四百年到五百年的無著世親兩兄弟的唯識論。

龍樹的中觀論

龍樹是大乘學說的創始人,著作汗牛充棟,有千部之主之稱。最有名的有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論。大智度論註解金剛經,十住毗婆沙論註解華嚴經,而中論則解釋自已的中觀論。中觀論的學說認為,我們講本性、空性、無我。講,一般人並不容易了解。一般人只懂得,即佛教所說的幻相。於是龍樹說:懂得是俗諦,是俗人的看法。懂得本性、空性、無我是勝義諦。他作了一個偈,全概他的中觀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假名即幻相,即。他試圖以中觀論來綜合有與無。這種講法對俗諦來說,還是不容易了解。後來他乾脆擴大理論說:世間即涅槃。這便是我們習慣所說的:有即無,色即空。這種中觀論的學理努力,已經種下了佛教大眾化的種子。後面所說的密宗,便以龍樹為始祖。

無著世親的學說

還有無著世親的唯識論,無著與世親主要是把原始佛教的五蘊,發展為大乘佛教的八識。理論說:前六識七識的污染都存入第八識(種子識)。這些污染是輪迴的依據。唯識論教人如何在被污染的種子識中,找到清淨的本性。有名的中國玄奘和尚便是這一理論的發揚光大者。

清淨本性

前面說過:清淨的本性,是兩千年來大乘佛教追求的主要目標。我們前面也透過大乘經典與學說來說明它。然而到底什麼是本性呢?本性便是真誠的心。抓著它,如人飲水,不待說明。反躬而誠,便是它。不真誠,永遠不能了解它,再怎麼解釋也不能了解它。它不是理論,而是實踐。本性即佛性,一放下便成佛。

一佛三身

什麼是佛性?佛性可以用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來說明。化身是佛性的形相化,如具體的人,如釋迦牟尼。報身是佛性的作用,如慈悲的光輝。法身是佛性的總根源。華嚴經以鑽石般的彌勒聖殿來象徵佛法身。法華經以無量壽佛、如來神力、觀世音菩薩來解釋佛法身、佛報身、佛化身。

大乘佛學的沒落

從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到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的大乘經典,然後再到龍樹的中觀論、無著世親的唯識論。佛教以無我起家,歷經本性、空性、佛性等學說,前後在印度風行了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大乘佛教的理論在印度,可以說是已經圓滿臻緻。然而大乘佛教在印度並沒有建立起,立於不敗之地的地位。大乘佛學在第七世紀開始沒落,第十世紀在印度消失。大乘佛學怎麼會在印度沒落呢?我們認為:無我、本性、空性的觀念,並不容易使一般大眾了解。一般眾生更喜歡的執著,更習慣於具體而有形相的東西。雖然大乘佛學說:空不是頑空,並不是完全沒有,它是一種實相,而本性是人人都有的佛性。然而對一般眾生來說,它還是太遙遠了。大乘佛學以無我、本性、空性起家,也以無我、本性、空性的致命傷而沒落。當眾生無明地,回頭尋找印度本土原有婆羅門時,大乘佛學只有淪為密宗寺廟外的乞食者,苟延殘喘了!!密宗在第七世紀興起,後來也敵不過改革後的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密宗第十二世紀在印度完全消失。然而我們還是不能不承認,釋迦牟尼佛的無我、本性、空性理論,在人類哲學、宗教史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它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談到佛學由不可捉摸的大乘佛學,轉向可以捉摸的密教以前,我們插一段西方思想,來突顯大乘佛學在世界哲學、宗教史上的地位。

黑格爾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把他的哲學分成三部分:邏輯學、自然哲學、絕對精神。黑格爾化解邏輯與自然的矛盾,而統一在他的絕對精神裏頭。絕對精神不停的辯証,造成絕對精神永遠的生命長流。邏輯與自然,就像大乘佛學所說的理事無礙,自然與邏輯的相互辯証關係,就像空色彼此兩岸,智慧過彼岸,慈悲返自然。達到絕對精神就像找到本性,它是無所住的,是永遠的生命長流。黑格爾把絕對精神的整個過程稱為神,法華經也稱這種本性的無所住為如來神力。然而這種如來神力卻不同於基督宗教的創造神。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的神是一位創造者,依照舊約,神是宇宙的創造者。釋迦牟尼佛不談宇宙的創造。從今天科學的觀點來說,神創造宇宙,已經是一種畫蛇添足的說法了。宇宙本身已經足夠說明自己的產生,無須求助一位外來的神。一直到耶蘇基督降生,新約福音中的耶蘇基督,藉著十字架,給人類帶來了劃世紀的,生命復活的意義。新約福音認為人生而有罪,這種罪必須透耶蘇基督的寶血,人才能洗刷罪過而得救,人才能回到原有的樂園天國。大乘佛學說,人因為有五蘊的污染,而生活在幻相之中,眾生必須以各種不同的修練,尤其以智慧的方法,除去無明,除去污染,人才能回歸清淨的本性,而得解脫,而達涅槃,而回歸西方淨土。西方淨土即樂園天國,解脫就像基督宗教的得救,有罪即污染,基督寶血的愛即清淨本性。基督宗教與大乘佛教是異曲的,卻是同工。人因原罪或五蘊的污染,而常有所執著,執著自已的宗派,而自以為是。

密宗

從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到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再到中觀論、唯識論。印度人對這種越來越空洞的大乘佛學理論,越來越感到不耐煩了。於是他們便慢慢回頭尋找婆羅門教的舊習俗,他們需要的是簡單而易行的東西。於是婆羅門流行的巫術、驅魔、治病、念咒、保平安等祭祀,便成了眾生的新渴望。密宗便在這種需求之下,應運而生了,時間在西元第七世紀,大乘佛學已經開始衰退了。密宗從婆羅門那裏取得經驗,開始念咒語,比手印,簡單而易學,密教也被稱為易行乘。他們重視上師甚於經典,原來的戒律不再是重要的了。這並不是表示密宗完全放棄了佛教,而是說密宗在原來佛教的基礎上,如何遷就眾生對婆羅門教舊習俗的響往。密宗如何在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教義矛盾中,取得解釋呢?

捨本逐末

因為面對婆羅門教的挑戰,當時新興的密宗,引進了婆羅門教的儀式,密宗是希望藉著儀式的引進,來引導進入菩薩、佛性的境界。密宗也講空性,說空性如金剛,稱為金剛乘。密宗的教義也略有改變,密宗自認比大小乘佛學更進步,自稱真言乘。所謂以身結印,口念真言,意識觀想菩提心。然而密宗發展到了後來,卻沈迷在儀式的泥糟之中,眾生更喜好念咒語、打手印,甚至在瑜伽術上行男女快樂。忘了原來佛教的菩提心、智慧與空性,於是解脫就更加遙遠了。這種捨本逐末的結果,可能就是密宗在印度土地快速消失的因素吧!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變了樣而更豐富的密宗理論,這便是曼荼羅的思想。

曼荼羅的教義

1.曼荼羅是密宗的宇宙觀,密宗認為宇宙可以透過曼荼羅的架構來解釋。曼荼羅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胎藏指的是地水火風空等五大,住於蓮華,為眾生之因,以日輪表示之。金剛藏指的是不壞之身,住於天,為眾生之果,以月輪表示之。胎藏的理論由大日經來描述它,金剛藏的理論由金剛頂經來描述它。兩者都是密宗的重要經典,大日經編篡的年代是西元第七世紀,金剛頂經則稍後。胎藏與金剛藏的關係又如何呢?胎藏的蓮華,表示理的攝持,是眾生的理德。金剛藏以月表示智,為如來始成的智德。兩者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理始於胎藏,智始於金剛藏。兩者成理智一雙法門。兩界一體不二。冥一而如流水。總而言之,胎藏與金剛藏是密宗曼荼羅的基本架構。

2.宇宙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而我們人活在宇宙間,亦由胎藏與金剛藏組成。人與宇宙是相類似的。所以人也可以蓮花化身,由胎藏化為金剛藏。其實就是由此岸到彼岸。然後再與宇宙曼荼羅合一。其實就是回歸佛法身。密宗有第三本重要的經典叫蘇悉地經,便是在講這種整個過程的妙成就,編篡的年代都在西元第七世紀以後。由上面曼荼羅的教義,我們似乎也發現密宗的教義,已經不是純粹的大乘佛學,它在佛教之上已經摸上了婆羅門教的色彩。釋迦牟尼佛是不講宇宙構造的,只有婆羅門教才講梵我不二。

密宗入藏

當第七世紀密宗在印度興起時,佛教便梢梢地進入了西藏,密宗在拉薩修建了大小寺廟。在第八世紀,藏王赤松德贊,把密宗上師洛本貝瑪從印度請到西藏來,於是佛教在西藏大盛。這洛本貝瑪便是後來有名的蓮花生大士,他成了西藏密宗的開宗教主。漢人稱這一派藏密為紅教。

蓮花生大士是印度人,西藏密宗也有自己的教主,他叫密勒日巴,生於第十一世紀,漢人稱密勒日巴這一派的藏密為白教。密勒日巴的成長有極為感人的故事。然而在藏密中,現在最有名的卻是黃教,這便是現在達賴啦嘛十四世的這一派。黃教的成立,已經是西元第十四世紀以後的事了。宗喀巴是黃教的創始人。

宗喀巴

我們曾在前面說過,印度密宗為了遷就眾生,而採納婆羅門教的儀式,密宗不再重視戒律了。西藏密宗的紅白兩派也不重視戒律。宗喀巴認為這樣的作法,有失佛教宗旨,生活易於胡作亂為。於是他便發願建立新宗派,這便是黃教的由來,他的宗派特點首在戒律。提倡苦行,不娶妻、禁飲酒、戒殺生。在教義上必先學習顯宗,尤其是大乘各法,然後才能進入密宗的學習。宗喀巴著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也許是宗喀巴對戒律的堅持,對大乘佛學的提倡,西藏密宗今天才有其世界性,被尊重的地位。

達賴拉嘛的轉世

西元1415年,藏王根敦朱巴拜宗喀巴為師。1419年宗喀巴圓寂,1474年藏王根敦朱巴圓寂。藏王根敦朱巴圓寂後,新的繼承人,黃教採取了轉世,尋找靈童的方式。於是藏王根敦朱巴成了達賴一世,新藏王成了達賴二世。至今的達賴拉嘛為十四世。轉世的方式並不是黃教開始的,它是白教領袖的繼承方式。然而無論如何,轉世、尋找靈童是西藏密宗特有的文化習俗。這種文化在具有輪迴觀念的印度社會並不存在。

中陰身

除了轉世尋找靈童,西藏密宗還有一個特殊的觀念,那便是中陰身的觀念,它是輪迴轉世的根據。我們曾經在前面說過,依照婆羅門的講法:人人有個自我,自我有個永遠存在的靈魂,因為這個靈魂,人得以輪迴。佛教便是因為反對這個,得以輪迴的自我靈魂而興起的。釋迦牟尼佛主張無我,他認為自我靈魂的輪迴,只是一種無明的幻相,是業力所成。大乘佛學把無我繼續闡釋為本性、實相、空。也就是因為這些本性、實相、空的觀念,一般人難以了解,印度密宗才因此遷就眾生,密宗也因此而興起。西藏密宗創始人蓮花生大士,便把這種原來屬於婆羅門的自我輪迴觀帶到西藏。於是西藏密宗便把它擴大發展成了中陰身的思想,中陰身的觀念便成了藏密的特色。依照釋迦牟尼佛的無我觀,自我靈魂的輪迴也好,中陰身也好,應該都是一種無明的幻相,是業力所成。

此起彼落

印度佛教由西域,即今日的新疆有系統的進入中國,是在西元第四世紀。敦煌千佛洞、雲崗石窟、龍門石窟都相繼形成。然而佛教在中國的大興盛,卻是在隋唐時代,那已經是第七世紀的事了。第七世紀,大乘佛教在印度已經沒落了。印度的大乘學者,紛紛來長安。造成了中國文化的大震憾,第一流學者,幾乎都是佛學家,這便是唐朝勇於吸收外來文化的大格局。到了宋朝,幾乎沒有一位學者不受大乘佛學的影響。即使以儒家自居的宋明理學家,也不能例外,然而在文字上,大乘佛學的用語在宋明時代,卻是已經不見了。宋明理學家只在孔孟的經書上作註解,並沒有什麼大創造,相對唐朝的文化的大格局,宋明理學家只能算是保守的了。

鳩摩羅什

當佛教有系統的進入中國,有一個重要人物必須介紹的,他便是鳩摩羅什。羅什印度人,西元三五零年生於龜茲,即今天的新疆庫車,後來苻堅滅了龜茲國,他被帶到大涼。後又被請到長安,從事譯經工作。共譯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今天我們念到的重要經典,如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都出自其手。當時的長安佛教領袖僧肇、道生都是他的弟子。在這次佛教的傳播中,還有一位重要的皇帝,他便是魏孝文帝,他是鮮卑人。第四、五、六世紀是南北朝大分裂的時代,也是中原文化的大融和時代。它繼春秋戰國以後,又是一次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時代。

百花齊放

唐朝玄奘大師於西元六二九年到印度求學,六四五年回長安,介紹世親一派的唯識論,後來他的弟子窺基成立了法相宗。比玄奘早,智顗大師生於西元五二三年,住在天台山,根據法華經創立了法華宗。杜順和尚生於五五七年,以華嚴經為根據,著有華嚴五教止觀和華嚴法界觀門,是華嚴宗的創始人。道綽大師生於西元五六二年,專修淨土,以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為依據,是為淨土宗。....我們曾經說過,從釋迦牟尼佛的原始佛教,到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再到中觀論、唯識論。印度人對這種越來越空洞的大乘佛學理論,越來越感到不耐煩了。於是他們便慢慢回頭尋找婆羅門教的舊習俗,他們需要的是簡單而易行的東西。很明顯,這些大乘佛學理論,歷經幾個世紀,對中國人說,也慢慢覺得它太繁瑣了。

淨土與禪宗

唐朝人現在也開始尋找簡單而易行的東西。念念阿彌陀算是簡單的,那便是淨土宗。後來發現還有比淨土宗更簡單而易行的,那便是禪宗。一直到今天一談起中國佛學,非禪宗莫屬。中國禪宗第一祖達磨祖師,是個家家曉喻的大人物。六祖壇經中的慧能,也無人不知,禪宗的根據經典是金剛經,那更是有名的了。禪宗雖然不必費精神研究經典,然而一談起來,還是摸不到頭腦。眾生總希望找個有形的東西來崇拜。

佛教勝地

找個有形的東西來崇拜,是印度密宗興起的原因,也是印度婆羅門興起的原因。中國民間信仰,本來就有偶像崇拜的習慣。現在佛教徒也把大乘經典中的菩薩偶像化了。並且各據名山,然後加以崇拜。這便是佛教勝地的淵源。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薩;峨嵋山供奉普賢菩薩;普陀山供奉觀世音菩薩;九華山供奉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都不是歷史人物,都不是真的有那麼一個人。大乘經典只是用文殊菩薩來象徵求佛的智慧;用普賢菩薩來象徵實踐;用觀世音菩薩來象徵大慈大悲;用地藏王菩薩來象徵求佛時的大願力。透過菩薩來了解智慧、實踐、大慈大悲、大願力,那是大乘佛法。如果只把菩薩當偶像來崇拜,那便與佛法無關了。

弘法大師空海

當蓮花生大士到西藏開創密宗的第八世紀,印度密宗也由印度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大師傳入了長安。中國密宗的重鎮在天台山,所以中國密宗簡稱台密。密宗在唐朝中葉出現了盛況。那時有一批來自日本的僧正在中國學習佛教,最有名的便是弘法大師空海,他於八零四年來到長安青龍寺,拜師惠果阿闍梨,八零六年帶經典數百部回日本,創立了日本真言宗。簡稱東密。

六大

真言宗的根本思想也是曼荼羅,曼荼羅可以用體、相、用來說明。體指的是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其中地水火風空稱為五大,屬於胎藏界。識屬於金剛藏界。胎藏界是理、是色、是因。金剛藏界是智、是心、是果。其中胎藏金剛藏、理智、色心、因果兩界一體而不二,冥一而如流水。胎藏界、金剛藏界,在前面談印度密宗時已經談過。

四相

曼荼羅的體,可以以不同的外相表現出來,但總的說來不外四種,即四相或稱為四種曼荼羅。即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以祭壇為例:大曼荼羅指的是諸佛的佛像,三昧耶曼荼羅指的是諸佛的印契。法曼荼羅指的是諸佛的名號。羯磨曼荼羅指的是諸佛的威儀。曼荼羅的體表現出四相,或說四種曼荼羅。然而四種曼荼羅是一體的,即諸佛的佛像、印契、名號、威儀是一體的。

三密

這四種曼荼羅用在人身上,即稱為三密。三密指身、口、意。身密即身結印契。口密即口念真言。意密即意想眾生與佛平等。

體相用是一體

我們可以說六大形成金胎兩界是密宗的宇宙本體,四種曼荼羅是密宗的宇宙形相,而三密是四種曼荼羅在人身上的應用。諸佛的形象、印契相對身密,即身結印契。名號相對口密,即口念真言。威儀相對意密,即意想眾生與佛平等。金胎兩界、四種曼荼羅、三密是一體的,即體、相、用是一體的。

即身成佛

根據上面的六大、四相、三密。真言宗提出三種即身成佛的理論,即:理具成佛、加持成佛、顯得成佛。理具成佛是根據六大組成的胎藏、金剛藏兩界的理論,兩界一體而不二,冥一而如流水,了悟這種道理,即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是根據四相,即四種曼荼羅的祭壇,因為加持而成佛。顯得成佛是根據身、口、意三密而成佛。密宗由印度的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到中國的天台山密宗,再到日本的東密,已經形成一種相當完整的體系。真言宗創始人弘法大師空海,自認真言宗是佛教的最高點,他有十住心的理論,他把其它外道與佛教派別安排在前面九心,而真言宗則放在第十心。有日本學者說,如果佛有法身、報身、應身的說法。那麼,教也應分成三類。應身說是小乘教,報身說是大乘教,法身說是密教。法身是應身、報身的根本。當然這是站在密教的立場在看問題。

日蓮宗

在日本還有日蓮宗。日蓮上人於西元第十三世紀,根據妙法蓮華經創立日蓮宗。它的教義並沒有真言宗那麼繁瑣,它也有三大秘法,即本尊、題目、戒壇。本尊即妙法蓮華經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所說的無量壽佛。如來壽量品說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題目即口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戒壇即以本尊為定,以題目為慧,以口唱南無妙法蓮華經為戒。日本的日蓮宗,它的簡便可以與中國的禪宗比美,一點也不煩瑣。而它受日本知識份子或學者的歡迎,亦有如禪宗受中國士大夫的歡迎。妙法蓮華經在日本,有如金剛經在中國,有口皆碑。

妙法蓮華經說:

不須為我建佛塔;不須為我建寺廟;不須供養僧侶。因為誦讀受持妙法蓮華經本身,就是建佛塔、建寺廟、供養僧侶。又說:無論是在庭園中、在樹林裏、在樹底下、在寺廟、在農社、在山谷曠野。都應該在自己的心中,建多寶妙塔,供養妙法蓮華經。因為那個地方,便是道埸。

大乘小乘

佛教不但往中國、西藏、日本北傳。也往斯里蘭卡、緬甸、高棉、泰國南傳。往南邊傳的佛教一般稱為小乘佛教。原來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並沒有小乘、大乘的分別。一直到大乘興盛後,大小乘的名稱才普遍被使用,大小乘的主要分別又在那裏呢?

如何成菩薩

大乘佛學認為人人都可成佛。只要我們發心作佛,行佛之行,便是菩薩。小乘佛學認為,講這種話,未免太驕傲了,太增上慢了。小乘佛學認為,菩薩要經過三阿僧祗劫積集相報業,才能成菩薩,還要不斷上進,才能成佛,而首先應該先成就阿羅漢,不能好高鶩遠。就是因為這個對成就菩薩的觀念有差異,便形成了大小乘的不同看法,也形成了北傳與南傳佛教文化的大差異。北傳佛教開放多創造,南傳拘謹多修成。

法空與法有

然而大小乘在佛學上的主要分別,卻是對宇宙觀的差異。我們一開始便說釋迦牟尼佛主張無我,反對永遠存在的靈魂。這一點大小乘都沒有異議,即主張我空。然而除了之外的世界呢?釋迦牟尼佛對於外在的世界,並沒有提出解答。這便形成了大小乘宇宙觀的迥然差異。大乘認為我空,法也空。即沒有外在的世界。小乘認為我空,但法不空。即外在的世界是真實的。這不但是佛教自已本身的問題,也是一般哲學的重要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小乘佛學,如何發展法有的觀念,再看法有法空如何大辯論。

佛教分裂

我們在前面說過,原始佛教在西元前三百七十年開始分裂。佛教怎麼會分裂呢?原來釋迦牟尼佛圓寂後的兩百年,佛教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相當大的組織教團。而且當時的社會,工商業已經漸為發達,有錢人便想把金錢捐給佛教團體。於是佛教教團本身便發生了爭執,到底應不應該接受佈施呢?教團的領導者反對接受佈施,而被領導的大眾,需要經費開消,卻贊成接受佈施。為了是否接受佈施,兩派人馬也舉行大型的造勢集會,於是佛教教團便因金錢的問題,而正式分裂了,成了部派佛教的時代。領導者的派別叫上座部,而被領導的派別叫大眾部。後來大眾部經過長期的發展,他們的理論漸漸接近大乘佛教的理論,大眾部是大乘佛教的先軀。

小乘的先軀

上座部是小乘佛教的先軀。上座部有一派叫一切有部。所謂一切有,便是主張一切法皆有其自性。就是說,對外在的世界的看法是:外在的世界是真實的。一切有部把小乘佛教的精神提前點了出來。

小乘佛學

部派佛學以後,法空法有成了大乘小乘兩個極端的發展。西元一百五十年到西元五百年年間,是小乘佛學大力發展的時代,大乘佛學的發展當然也從不停止。小乘佛學在印度本土,比較有名的三派叫:有部、經部、正量部。在開始談這三派以前,我們先談一本影響了小乘思想的重要經典。

大乘阿毗達磨經

西元第四世紀出現了一本叫大乘阿毗達磨經的經。它影響了小乘的思想。大乘阿毗達磨經說:宇宙本身並沒有一個開始。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就是說在宇宙之外或宇宙之前,並沒有一個創造者。

又說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有。什麼是界呢?它說界即阿賴耶。阿賴耶即種子,即藏。種子可以影響現象,現象也可以影響種子。我們看到這裏,種子是相對現象的,我們也許會把種子當作客觀的世界,法有的外在存在。也因為這個原因,它影響了小乘的法有思想。然而大乘阿毗達磨經卻又說:是先有藏識,才有界。就是說,先有認識的心,才有被認識的東西。很明顯,這便否認了法有的獨立性、外在性。界存在藏識內,這道道地地是大乘的思想。所以它的書名叫大乘阿毗達磨經。然而無論如何,大乘阿毗達磨經啟示了小乘的法有觀念。

心不緣無法

小乘佛學的第一派叫有部,有部派的人後來又分為東西二派,東派的人寫了一套大毗婆沙論,西派的的人寫了阿毗曇心論,俱舍論的作者根據這二個論又寫成了俱舍論。俱舍論認為心不緣無法。認為心必有境。意思是說,必須承認外物的存在,法體的存在,外境的存在。如果法體、外物、外境沒有了,人就不能認識。俱舍論是小乘佛學的根本著作。

心緣境帶相說

小乘佛學的第二派叫經部,經部也如同有部,承認法有。即承認外物是存在的,法體是存在的,即外境是存在的。然而經部認為,我們並不能直接認識外境。我們認識外境時,必須透過相,所謂心緣境帶相說。境即外境、法體、外物,是實在的。帶相即透過形相來認識外境。帶相認識外境,是經部的特有主張。後來有一位大乘的學者叫陳那,他把心緣境帶相說引進到他的學說中。陳那認為五蘊的相是假的,外境、法體、外物也不是實在的。大乘學者陳那從小乘得取帶相的學說,又以此學說來反對小乘外境、法體、外物的實有。

直接緣境

小乘佛學的第三派叫正量部。它也如同經部認為外境、法體、外物是實有。但認識外境並無須經帶相。而是直接認識,所謂直接緣境。到現在我們把小乘佛學的三派簡單述說了一遍。總之,小乘佛學主張法有,即外物是存在的,大乘佛學主張法空,即外物是不存在的。現在我們提出大乘學者陳那的學說,即有相唯識論,來與小乘佛學的法有作比較。

有相唯識論

陳那在他的《觀所緣論》中說,所緣就是境,然而境不在外,而是在心內,這是大乘陳那的主張。境在心內,還是在心外,便是大小乘的分別。陳那又說所緣必須具備兩條件,就是說被認識的東西,必須具備兩條件。其一被認識的,必須是實體性的東西。其二被認識的東西,必須能被帶相升起。很明顯,這種帶相說,就是陳那從小乘經部派心緣境帶相說那邊引過來的。又以帶相說來反對小乘。

正量派的挑戰

小乘正量派主張直接緣境,即直接認識。正量派本來就反對經部間接的心緣境帶相說,當然更反對陳那的帶相說,於是正量派對大乘提出了一個挑戰:當我們達到佛境根本無分別智時,即佛與境界的實體直接發生關係時,也需要帶相嗎?意思是說,當我們達到本性真如的境界時,也需要帶相嗎?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曲女城無遮大會的主要論題。

無遮大會

這個問題確實擊中了唯識論的要害,當我們達到本性真如的境界時,也需要帶相嗎?大乘為這個問題沈寂了十二年。一直到唐玄奘由長安來到印度曲女城的無遮大會,才暫時化解這個問題。玄奘提出帶相與挾相的說法。就是說當我們認識事物,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帶相的認識法,比如認識一朵花,是花境引起花相,然後由心來認識花相。當然由唯識論的觀點,花境、花相都在心內,並沒有外在的客體。第二種認識法是挾相的認識法,比如當我們認識本性真如的時候,真如本性,即心自己,是直接的認識,無需帶相,卻是挾相的認識,這當然更沒有外在的客體。玄奘就以這樣的論述,來反對小乘正量派的法有主張。在無遮大會上,正量派的人士,對玄奘挾相的說法,也來不及反應,又當時主辦單位對玄奘大師的禮過,十八日內無人提出異議,就這樣的結朿了無遮大會。這個問題,真的就這樣解決了嗎?現在我們再來重溫這問題。

我空與法有

玄奘的挾相說法,確實說明了如何認識人的本性真如,即心自己。挾相說確實是認識我空的好方法。甚至我們還也可以說,善長八識、三性、四分的玄奘大師,確實是解決我空的專家。然而正量派所提的問題是法有的問題,正量派需要玄奘回答的是法有、法空的問題。玄奘的回答,雖然擋住了正量派的攻擊,但玄奘並沒有處理正量派的問題,並沒有使正量派心悅誠服。我們用現在哲學語言來說,玄奘是解決了我本性、本體的問題。正量派贊成外在現象是真實的。正量派要求玄奘回答的是外物本體的問題。事實上,玄奘的唯識論並沒有很好的處理外物本體的問題。因為當時,法空的問題還沒有成為時代的主題。法空的問題,到了唐朝華嚴宗的杜順和尚,才有比較完整的解決。至於法空、法有的矛盾到底如何解決呢?底下還要談到。現在先談杜順和尚的法空:

五教止觀

後來唐朝華嚴宗的杜順和尚寫了一篇五教止觀的文章,他把中國佛教的發展分成五個階段。五個階段便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大乘圓教。到了這個時候,法空的來龍去脈才明朗化。現在我們簡單的來說明這五個階級。

小乘教

指的便是俱舍宗與成實宗。兩宗都主張我空法有。即我是無我的,但外物是實在的。俱舍宗是所謂的極端實在論,成實宗是溫和的實在論。

大乘始教

指的便是玄奘的唯識論,主張我空法空。這裏的法空是所謂的頑空,根本不承認外物。我們前面說,在無遮大會,玄奘並沒有很好的處理外物的問題。

大乘終教

大乘終教指的是法華宗。法華宗又稱天台宗,天台宗有重要著作,即大乘止觀法門。大乘佛教的法空觀念,到了大乘止觀法門,已漸明朗。止就是本性,當然就是我空。觀指的是:以本性觀看世間的一切變化,觀看客觀世界的變化。其變化皆為染,轉染成淨便是空,即是法空。法空是外在的,是空,但不是頑空。這裏的我空與法空,指的都是無我與外物的本體。本體是唯一的,就是佛法身,它透過相、用,即化身、報身是無礙的,而且周流不殆。大乘始教與大乘終教的主要分別在:大乘始教只限在我空,而大乘終教已經把我空與法空聯上了。

大乘頓教

大乘頓教指的是禪宗。禪宗是一種方法,就是如何由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如果用五教止觀的說法,便是由小乘教、大乘始教到大乘終教的方法。

大乘圓教

大乘圓教指的是華嚴宗自己。華嚴宗特別注意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我空與法空彼此無礙互攝。如果用五教止觀的說法,它便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的圓融,大乘圓教是大乘佛教的總結。當然這是華嚴宗的看法。

陰陽學

我們用些符號來表示杜順師的五教止觀:

T1→An In

An In→T4

T4=Le+Ge

T1→T4

T1 T4

T1表示我空、無我。An表示法有,即外物的實在性,這是小乘的主張。

T1表示我空、無我。In表示法空,即外物不存在,這是大乘始教的主張。

我們以An In→T4表示大乘終教,即法華宗的主張。In表示法空的本體,

An表示法空的現象。T4表示我空、無我,也就是佛法身。

我們又以T4=Le+Ge表示佛三身,即佛法身、化身、報身。它們是周流不殆的。L也表示了理,G表示了事,所謂理事無礙。

T1→T4表大乘頓教由T1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到大乘終教T4的過渡。

T1 T4表示互攝,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的互攝。理事

無礙,事事無礙。

真空妙有

我們說了我空、法空。這是大乘佛學的根本問題。大乘也說,我空指的並不是頑空。就是說,我空指的是人的真如本性。嚴格說來,我空也是有,即真如本性。主張空,是以本體的立場看問題,主張有,是以現象的立場看問題。那麼法空又如何呢?法空也不是完全沒有,即不是頑空。嚴格講來,法空也是有,即法的真如本性。大乘的空,以本體的立場看問題,小乘的有,以現象的立場看問題。除去頑空,大乘的法空與小乘的法有是一件事,只是大乘由本體來看問題,小乘由現象來看問題。大小乘只在文字上互相批評,忘了彼此的出發點。空即色,現象即本體,有即無,後來大乘佛教自己也說:真空妙有。本質上,大乘法空與小乘法有的問題,是沒有矛盾的。

佛教與奧義書的空有

佛教由空的觀點來認識世界,就是說從我空到法空。而奧義書由有的觀點來認識世界,就是說由自我到梵,所謂梵我不二。如果我們換成哲學語言來說,便是說,可以以本體的觀點,也可以以現象的觀點來認識世界。以本體的觀點,便是以空的觀點,這是佛教的方法。以現象的觀點來認識世界,便是以有的觀點,這是奧義書的方法。我們說本體即現象。佛教與奧義書的空有,並沒有矛盾,只是互補。

佛教與奧義書的我梵

除了解決橫的空與有問題之外,還應該解決豎的我梵問題,即我與法的問題。我與梵是奧義書的講法。我與法是佛教的講法。奧義書講梵我不二。佛教講由我到法,或說由我空到法空。這便是由玄奘的唯識論到杜順和尚華嚴宗的大乘發展史。杜順師以五教止觀來說明由我空到法空的大乘發展史。

我空到法空

空與有,本體與現象的解決似乎比較簡單。然而由我到法,由我到梵,似乎比較複雜些。雖然複雜,但基本上,還是解決了。

哲學與宗教的結論

現在我們由哲學與宗教的立場,來作個結果,到底到目前,我們解決了什麼問題?首先是奧義書的我有與佛教我空問題。接著是小乘的法有與大乘的法空問題。最後是如何由我到法,包括如何由我有我空到法有法空的問題。

(02.Feb.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