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_kantspaziergang日暮鄉關何處是
-肯尼士堡夢遊-
康德是俄國人?
一個仲夏的星期午後,老何老張來我家聊天,我們在院子烤肉喝酒,小松鼠櫻桃樹上吃果實,蝴蝶在薔薇間飛舞.我們從馬克思的資本論談到黑格爾的惟心主義,從康德的美學談到肯尼士堡的七橋理論.康德出生在肯尼士堡KönigsbergKönigsberg是王山的意思,康德一生沒有離開過Königsberg一步,包括普魯士王的納賢,耶那大學的應聘.康德一生生活極有規律,人們以他每天散步的時間來對錶.但Königsberg在那裡呢?老何說在波蘭,老張說在德國.歐洲有不少地方叫Königsberg,在德國巴伐里亞省有個漂亮的城市叫Königsberg,在波蘭也有個優雅的古城叫肯尼士堡.但我們哲學家康德住的肯尼士堡Königsberg,是在今天的俄國境內,在波羅的海的海濱,是當時東普魯士的首府.那說來,康德是俄國人了?

康德是德國人?
十七世紀以前Königsberg有自己的歷史,普魯士帝國十八世紀興起,十九世紀普魯士王統一德國,Königsberg才成為德國的領土.康德(22.04.1724-12.02.1804)是十八世紀的人,他的著作都是用德文寫的,我們習慣說他是德國人.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俄國才佔領Königsberg,改名叫Kaliningradgrad翻譯成格勒,Kalining是政治人物的名字,就像聖彼得堡被改成列寧格勒.現在康德的故鄉是俄羅斯的領土.孔子是魯國人,後來在歷史上,山東曲阜無論如何改變它的政治歸屬,孔子還是魯國人.有少數德國新納粹說要收復東普魯士,包括Königsberg,一般人聽了只是莞爾笑笑.

map-Kaliningrad肯尼士堡的哲學家
一個地方屬於一個國家,後來又屬於另一國家,在歷史上那是常有的事.比如現在的德國北部,過去便是丹麥的領土.現在的法國阿爾薩斯,過去曾屬於德國.我們念過杜德的〈最後一課〉,便是以阿爾薩斯省,由法國變成德國作為歷史的背景.最後一課真的很感人,然而現在由歐盟的觀點,真的那麼有意思嗎?阿爾薩斯屬於德國,還是屬於法國,真的那麼重要嗎?爭論康德是德國人,還是俄國人真的那麼有意義嗎?肯尼士堡Königsberg是康德的故鄉.康德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的作者,批判哲學才是康德真正心靈的家.
 
歐盟孤島
我們沿著
波羅的海,由德國北邊的漢沙城市,經波蘭但澤Danzig,拜訪Königsberg,然後再去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波羅的海三小國現在已經獨立,也加入了歐盟,所以無需簽證.唯獨這個被歐盟包圍的俄國領土Königsberg,還需麻煩.後來俄國因與歐洲關係友好,也特別開了方便之門,現在經過Königsberg無須再麻煩手續了.歐盟的成立是基於政治經濟利益,然而他的文化背景,卻是理性的容忍與尊重,這種觀念來自康德哲學的實踐理性.實踐理性主要講: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Handel so,dass 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一般非哲學的簡單講法是:使欲望服從良心.就是說要使個人的欲望,國家民族的欲望都服從先天的良心.然後在實踐理性上,建立起普遍道德立法的公民社會,在這種社會里,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便會漸趨淡然.要習慣這種實踐理性的觀念,歐洲人經歷了長期的啟蒙運動,康德給啟蒙一個定義啟蒙是離開自我缺失的幼稚,幼稚是一種無能,無能是知性無法服務於別人( Aufklärung ist der Ausgang des Menschen aus seiner selbst verschuldeten UnmündigkeitUnmündigkeit ist das Unvermögensich seines Verstandes ohne Leistung eines anderen zu bedienen)我曾經把它延伸解釋:啓蒙是人以知性Verstand與理性Vernunft不斷的自我教育與成長。這個解釋有兩個特點,一是自我教育,就是說,不是別人對你的填鴨式教育,而是自我啟發式的成長。第二個特點是知性與理性,就是說把外邊得來的感性經驗,都加以邏輯的整理,藉著這種方法不斷的自我成長,離開幼稚與無能。

Konigsberg_colour

7bridge

7dot


肯城七橋與歐勒

我們來到康德的故鄉Königsberg,這個波羅的海海邊的古城,Pregel的河水悠然的流著,流盡千古人物.站在橋上,看著遠方的主教座堂,夕陽的餘暉,真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regel河中間有兩個小島,小島綠草如茵,河水粼粼,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州.河上有七座橋,人們常來這裡散步.肯城的人想著,從家里來這里散步,是不是可以把每一座橋都走一次?而只需走一次,然後散完步回家.肯城的人一直在想這問題,沒有人成功過,徒増肯城七橋的神秘性.有一次在聖彼得堡科學院作研究的瑞士數學家歐勒〈Leonhard Euler 15.04.1707-18.09.1783來到這裡,他用數學的方法證明,那是不可能的.這便是數學上有名的肯城七橋理論.
歐勒把小島與橋簡化為點與線的組合,每一座橋視為一條線,橋所連接的地區視為點.如果線為奇數,點多於二,那一次全部走完的路線便不存在.後來歐勒又發展出線與點能否一次全部走完的判定法則,若要從某點出發後,最後再回到這點,則連接這一點的線數必須是偶數.七橋問題引發了網絡理論之研究,為解決最短郵路問題,被認為是拓撲學Topology理論基本的應用.在今日運輸繁忙的世界,這個理論就更加重要了.

Hilbert一統數學的夢想
Euler是十八世紀有名的數學家二十世紀Königsberg又出了一位大數學家後來他到德國哥廷根去了與愛因斯坦同事他便是形式系統的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 (23.01.1862 - 14.02.1943)希爾伯特企圖把各門數學都統合在他的形式系統里頭讓各門數學在他的系統中沒有矛盾的完整存在著形式系統包括下列部份
a)
初始符號符號本身無內容b)形成規則即形成公式c)定義把符號付給意義如算術幾何學之定義d)公理模式符號有意義後再依公式進行推理
希爾伯特試著用這種方法建立完整無矛盾的數學形式系統一統數學的夢想希爾伯特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因為依照哥德爾(Kurt Gödel)定理當算術形式系統簡單而無矛盾時便不是完整的(Geschlossene logische Systeme sind entweder unvollständig oder in sich widersprüchlich)要想建立一個完整系統它必然是互補與矛盾的由希爾伯特形式系統的啟示我們讓互補與矛盾並存在陰陽學

 



kokirche_dom1998

ko_kantgrabmal

Tomb%20Kant

images


我頭上的多星天空.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我們來到主教座堂,這是十四世紀的建築,跟一般教堂沒什麼分別.不同的這裡安息著人類最偉大的哲學家,就在座堂的北牆.康德的墳墓經過多次的整修,也加蓋了一個保護的墓園.牆上寫著Immanuel Kant 1724-1804古老的磚石,肅穆的氣氛,引人無限幽思.還有一個墓碑,上面刻著:有兩件事使得我越是反思,就越感到讚嘆與敬畏:我頭上的多星天空,我心中的道德法則.(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e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je öfter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 .

我們放了一束鮮花,向一代哲人致敬.慢慢離開墓園,我們走上Pregel河的七橋,夕陽如此溫暖柔和.走向海邊,波羅的海的晚風輕拂,海潮輕拍不息,和諧與悠遠.我想著多星天空,它屬於自然律,這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所關心的問題,他說物理學如何是可能的,不說物理學如何是必然的,康德真是韜光養晦,字字斟酌.心中的道德法則,它屬道德律,這是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的重點,康德不是功利主義者.自然律是此岸現象界的問題,道德律是彼岸本體界的立法.最後康德又寫判斷力批判,講大自然的目的性,連接自然律與道德律,建構此岸與彼岸的橋樑,康德哲學如此完美.它與大乘佛學的文殊菩薩智慧過彼岸,普賢菩薩實踐返人間,空色無礙,理事無礙;先秦文化的一陰一陽之為道,道周流而不殆,異曲而同工.先秦文化的陰陽抽象,康德的推理邏輯細膩.康德的彼岸是道德,佛學的彼岸是本來無一物,先秦文化的陰陽是變易的.夜色來了,滿天的星星,我頭上的多星天空,我心中的道德法則,宇宙叫人如此驚訝與新奇!東西方的想法如此殊途同歸!
(200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