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歲月
多元文化的互補與矛盾
2010.12.12

不知有漢,無論晉魏
2010.11.14 午後,我去 Grosshansdorf 參加一個社團的讀書會,我怕夜黑回家,認不得森林曲道,所以沒開車,從我家 Berne Grosshansdorf , 大約 20 分鐘車程。 我在這城市住了那麼久,卻是第一次搭這一線的郊外捷運 S-Bahn 。 車子慢慢進入森林社區,軌道兩旁高聳的橡樹與白樺林立,地面泥土是枯萎的褐色落葉。 潮濕而寧靜,雨水甚豐 茫籠而迷幻,淡霧輕飄。 我想起學生時代的上學,來回 Blankenesse 學生宿捨與大學的捷運。 每天坐 S-Bahn ,看著外邊的幻幕住家、安舒青翠園子。 我想著未來的人生,該如何選擇茫茫的未來呢? 我想著希臘神話 Troja 王子 Paris 的選擇:應該選擇赫拉 Hera 的權位與名利? 維納斯 Aphrodite 的動人美感? 還是雅典娜的知識與智慧? 現在在 Grosshansdorf 車上,不是想著未來,年華不再 而是回憶著過去,老朽自足。 我過去做了些什麼:保握了康德的真實? 還是蝴蝶莊子兩不知的懷疑主義? 物理學的波粒二象性確足於調和黑格爾的唯心論,與費爾巴哈的唯物論? 愛恩斯坦狹義相對論否定了亞里斯多德的第一動因說。 霍金的時間簡史,也說明了神創造論的畫蛇添足?DNA 取代了婆羅門的輪迴說? 榮格的集體潛意是真可遺傳? 空色無礙,真空妙有,真是雍容的人生觀?
這是最後一站,我拖著身子下車,大罕村,鄉間空氣清新。Hallo! Hallo! 一對稚幼姐妹騎在腳踏車上,她們的招呼驚醒了我。 我另問一位過路老夫人,我要去的路怎麼走? 他遙指玫瑰園老人院方向。 走在路上,街道整齊,寧靜無礙,像似童話故事 Dornröshen 睡美人的 Sababurg 小城,鴿子盹在屋簷,時間停止了,我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不知有漢,無論晉魏。 幽空寂谷,不知有德國,無論台灣,只有大罕村。

多元文化的失敗
這次讀書會的題目有三:德國社會黨財政專家 Sarrazin 的著作:德國自廢武功(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德國總統 Wulff 在不來梅的德國統一 20 週年演講:我也是穆士林的總統( Ich bin auch der Präsident der Muslime );德國總理 Merkel 在基督教民主黨青年黨員集會與基社黨主席 Seehofer ,對德國多元文化失敗的看法。
我不想鉅細靡遺的記錄,我只想根據我主觀的了解,大略的提綱挈領:
德國人在戰後沒有光榮的感覺,只有在類似足球賽的場合,才有民族意識的迸放。 不像其它歐洲人,民族是自然的表現。 為什麼德國人會有這種感覺? 因為希特勒在 1933 年被選為第三帝國元首,實行納粹(國家社會主義)政策,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1939 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 年德國戰敗,希特勒死亡。 在這十二年執政,希特勒在集中營裡,無人性的殺了好多人。 尤其是藉著民族主義的國家機器,企圖消滅猶太民族。

 

 

http://www.taiwannet.de/t1.gif慾望與公義
戰後德國年輕人被教育成,不能有過分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並不是絕對正面的觀念。 不能有過分的民族主義,其實是人類發展,極為理性的過程,是邁向世界和平的不二法門。 對一個健康的民族,我認為,那是好事,不是壞事。 從一個人的心理結構,人是由感性慾望與理性公義結構而成的。 感性的發展成就人群的互相關照,而成民族意識。 民族意識是群居自然的產物,它具有民族生存的凝聚力,它不是壞事。 但如果過分強調,尤其透過國家機器渲染,成了民族主義。 如此威脅其他民族,而演成戰爭,傷害彼此民族生存,那就成了人類的壞事。 為了和平,那就需要透過理性公義,來綜合感性慾望,來淡化民族主義的囂張。
這感性與理性結構,在德國哲學家康德那裡,它是實踐理性的二元素。
康德實踐理性的道德法則 Moralische Gesetz ,它的內容為:你要常常使慾望原則合符一般(是先驗共有的)法則(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孫振青老師譯) Handel so,dass 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我把康德的哲學語言通俗化,它的意思就是:慾望服從良心公義(非公益,公益仍屬民族主義、慾望利害)。 或者說:感性的抒發,要合符理性的判斷。 為什麼感性要服從理性呢? 康德說因為那是道德的義務 Pflicht 。 我們為什麼要義務遵守道德法則呢? 康德說因為那是尊敬 Achtung ,就是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道德法測不是利害關係的為了什麼,遵守法則是道德的應該 Soll ,是義務,是尊敬,它是先驗的道德法則。 意思是人生下來便有的能力,當慾望不服從良心公義,或說慾望與良心公義發生矛盾,康德定義它為惡。 我們可以把先驗的道德法則跟先秦思想家孟子作比較:是非之心,生而有之,羞惡之心,生而有之,非由外爍我也。是非之心是良智,是理性;羞惡之心是道德法則,就是康德的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兩千年前的孟子勸梁惠王不要交相利,交相戰。 但兩千年來的華夏曆史,從東西漢、三國、五代十國、隋唐、宋明,都說明了勝者為王的歷史交替,只有集團朝代的利害,公義無影。 兩百年前的康德,總結啟蒙運動,為人類永久和平立下建議。 但歐洲近代史,沒有比君士坦丁的東西羅馬帝國、征服薩克森的法蘭克卡爾大帝( 800AD 英文為查理曼大帝)、奧圖一世的神聖羅馬帝國 (962-1806) 理性到哪裡去。 普魯士 1871 年的統一德國,後來更演變為國家社會主義的希特勒恐怖政權。 思想家哲學家的諄諄提示、苦口婆心,從來沒有受到政權馳騁者的重視。 這是人類的命運, 1859 年達爾文提出生物生存競爭,自然淘汰的理論。 這個理論不止動物界有效,對人類亦有效,人類的歷史,人的演化一直伴隨著利害爭鬥,視公義如糞土。 人類具有動物性,但人類又多了道德性。亞里斯多德為人作了定義說:人是有理性的動物。 孟子說: “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 ,人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卻矛盾的時間長,互補的時間短。 民族國家之間,理性只是瞬間的閃爍,而爭奪卻揮之不去。 歷史的行徑理性一直蒼白蹉跎於雪地,而感性卻大闊邁步在多彩姿的原野。 人類不知何時才能從爭奪戰爭中學習到教訓? 人類何時才能覺醒向上提升? 康德的啟蒙尊重何時了?

爭奪與法哲學
慾望與公義之間,人有自由意志,人先驗能力會選擇理性公義,但人卻不必然會選擇理性公義,這是人類的自然本性。 在這人性的矛盾與互補之間,人類透過法哲學,發展出最低標準的道德要求,即法律的自然法。 尤其是啟蒙年代後的發展,它的最重要內涵,便是人權的基本觀念。 聯合國人權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膚色、性別、語言、財產、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其他出身、身份。
而德國基本法的前言: 1. 人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 國家有義務強制尊重保護它。2. 於是德國人民認知不可侵犯與不可剝奪的人權,是為每個人類社群,成為和平與正義世界的根據。
(1)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
(2) Das Deutsche Volk bekennt sich darum zu unverletzlichen und unveräußerlichen Menschenrechten als Grundlage jeder menschlichen Gemeinschaft, des Friedens und der Gerechtigkeit in der Welt.

上面這兩個文件,並沒有要求人類作出高道德的公義理性的實踐,但卻要求最低的道德標準,它是對人類人性的尊重。 但也要求人性感性對爭奪的節制。 國家與民族無限制的爭鬥,是戰爭的溫床,是對世界和平的戕賊。 由 人權宣言與憲法的法律途徑,來處理感性爭奪與理性公義的矛盾。 雖然只是高道德的消極,但卻給人類最基本的人性自由,耐性的尊重,它期待更積極理性的啟蒙,如此法制亦不失為世俗的和平之道。 我們回顧德國的希特勒教訓,在它基本法的前提下,這個國家不應該再有民族主義的死灰復燃。 理性主義曾經是,現在也是這個民族的文化特性,啟蒙運動曾在這土地燦爛輝煌,她有傲世的理性主義哲學歷史。 我們祝福這勤勞精進,拙樸憨厚,思維細膩,不善華眾取寵的民族,回歸曾經光榮的歷史軌跡。

 

赫斯(黑塞)的回歸田園
透過國際組織,人類長期透過武力解決的歷史,似乎有了緩和。 但我們也知道,這些人類爭鬥的主動權,仍然控制在大國霸權手中,爭鬥由武力轉向經濟,世界仍以利害為主導,媒體控制人們的思維,人們難窺霸權的真實,我們看到的只是政治的表象,公義仍然一籌莫展。1934 年德國諾貝爾文學家 Hermann Hesse 寫了一篇神學小品《 Ein Stückchen Theologie , 總結他的人生心得,他把人生分爲三個階段與兩個觀點。 三個階段:純潔( Unschuld )的赤子童年時代;接著是污染( Schuld )的第二階段,亞當吃了蘋果,張開眼睛,有了知識,有了價值觀。就是說人對事物的真假,道德的善惡,公義的堅持,美醜的文化與宗教的信仰,有了判斷;第三個階段是超越道德與規律,回歸彼岸,回歸伊甸園,回歸田園的年代。Hesse 依照他一生的經驗認爲,人的慾望追求是必然,合乎良心只是應然;慾望是絕對的,願意服從良心只是相對的。 要人的主觀原則時時服從客觀普遍法則,希望人的慾望時時服從社會公義,那是不可能的。 整個社會的人都服從社會公義,那更不可能。 所以 Hesse 說,完全的服從,百分百的服務,公義是不可能達到的,善是不可能完成的。(參考 歸去來兮 。 執意公義的人只能背十字架,回歸田園是不錯的選擇。 Zum Erleben eines Zustandes jenseits von Moral und Gesetz )。 亂邦不居,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以也。

 

總結與主題
上面我們談了德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它引起世界大戰。 我們透過人的心理結構,慾望
公義與自由意志,並引用康德的實踐理性哲學來解釋極端民族主義的道德之惡。 人的自由意志,不必然會服從公義,因而戕害其他民族,它是一種道德之惡。 為了抑制民族主義意志,而透過人權宣言 基本法的法律來限制無所忌憚的民族主義。 極端民族主義的意志否定先驗的良心公義,民族主義是對外的。
現在我們回來討論,民族或國家之內的矛盾與互補。 先從我個人對國家的關係,再說我個人與國家之內其他族群或個人的關係。
前者為上下關係,後者為平行關係。 亞里斯多德的法哲學說前者為 justitia distributive ;後者為 justitia commutativa 我們先談這兩種關係的法哲學,即自然法,然後引出盧梭與孟德斯鳩的自然法。 再談這些學說的人性心理結構,與人性感性的缺失。 進而如何透過法律來製約人性的缺失,最後又如何透過理性哲學的交談理論 ( Diskurstheorie Jürgen Habermas )來彌補它。 我們的整個說明,都圍繞著我所了解的我們讀書會的討論:德國多元文的矛盾與互補。

後天感性的國家認同
先談上下關係,我對國家的關係。 從我最親近的圈子家庭開始,然後是我的親戚
朋友,社交 工作圈子,最後是國家,或是政治圈子。 這些圈子多是因感性(也可能是公益)而結合的圈子,是自然不過的。 公民與國家的法律關係是上下法律 justitia distributive 關係。 公民要盡義務,如納稅 國家要保護人民,它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的公共法律 öffentliche Recht 關係極為清楚。 但國家這個觀念,對我們這些非原住民,除了簡單的上下法律公共關係外。 還增加了心理的認同問題,我是認同德國呢? 還是認同台灣呢? 這個認同問題,德國哲學家 Hans-Georg Gadamer (1900- 2002 in Heidelberg) 的詮釋學 Hermeneutik 理論,對這問題有精闢的論證。 現在我們只是簡單的說,認同國家並無邏輯的根據,也與論證推理無關,並無對錯問題。 它是後天環境自然而然,是感性的範疇。 認同國家不存在著叛國與愛國的問題,叛國與愛國祇是特定教育體制下的偏見( Vorurteil, Gadamer 用語 )觀念。 戰國時代商鞅是魏國人,卻為秦孝公變法;韓非子是韓國人,也為秦王政服務;李斯是楚國人,但卻成了秦國宰相。 我們會罵這些天才是叛國嗎? 多少移民在為美國服務,多少非原住民足球球員,在為德國隊踢足球,他們都叛國了嗎? 為什麼說日本好,就是漢奸? 我們從小被教育成,咒罵叛國,歌頌愛國,我們從不省思:我們的教育癥結。 被教育的烙印,卻留在我們的潛意識,我從不反省的,認為那是理所當然。 國家認同是感性是後天的,沒有先天邏輯推理的對錯問題。 我們實在沒必要承擔民族主義的包袱,更沒有必要承擔利害走向的政黨十字架,我們只有擔負先天公義的十字架。 接著我們說,住在德國,無論你認同德國也好,還是認同台灣也好,對外來移民,都一樣存在著多元文化的問題。 德國族群之間多文化的矛盾,這是我們讀書會這次的主題,我們在底下族群相互交往的平行關係時,我們還會透過 Habermas 的交談理論 Popper 的開放社會理論談到它。

宗教信仰的結構
跟國家認同的上下關係相類似,還有一個重要的論題,它便是宗教信仰,這跟我們討論的多元文化汲汲相關,而主要是基督宗教信仰與穆士林信仰,跟佛教比較無關。 我把宗教起源的認識因素,及它們的歷史發展,簡單的探索一下,這樣或許可以幫助我們,面對多元文化的宗教矛盾 , 而有所取擇與斟酌。 從哲學的認識論,我把世界分為可認識的現象界,與不可認識的本體界。 現象界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即經驗與邏輯的互攝,而認識現象界的真實,最具體的便是科學的內涵,它的特性便是:可以驗證的,可以證實的知識。 人類並不滿足可以證實的知識,接著用純粹理性(智慧)認知不能證實的存在,比如善有善報、將欲歙之 . 必故張之(老子 36 章)等等。 這個觀念,在經驗上常常是真的如此,但並不像科學那麼可以驗證絕對,它會有例外。
再接著我們的求知欲,不但不滿足知識與智慧的內涵,我們還試圖欲進入不可了解的本體。 不可了解的本體,佛學說它不可說,不可說,既是空。 基督宗教與穆士林對不可了解的本體,不說是空,而強要說,而說那存在著上帝或阿拉。 然後又對上帝或阿拉擴大詮釋,上帝是三位一體,阿拉是真主等等 .. 。 但那隻是信仰,無法驗證(參考
逝水年華 )。 既然如前面說的,本體不可認識,對本體只能是信仰,信仰的內容當然不能證實。 而對本體的擴大解釋,當然會是南轅北撤。 所以基督宗教與穆斯林的宗教歧異,也就理所當然了,不用著疑了。 本體內的內涵都是不可驗證的,但它們都具有不可理喻的神秘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宗教會有無限的神秘感。 人在不可理解的本體神秘,與可理解的理性智慧之間,尋尋覓覓的來回徘徊。 這無限的神秘感覺,正是康德所說的:大自然的壯麗之美 erhaben ;而可理解的理性智慧,正是人反省的目的判斷力 telelogische Urteilkraft (康德用語) 。 接著我們來簡說基督宗教與穆斯林的歷史與教義:

 

基督舊教簡史與教義
基督宗教起源於猶太教的舊約與耶穌門徒的新約。 基督宗教傳到羅馬後,一開始它還是非法宗教,因為當時羅馬已有原有的多神太陽神信仰,基督徒的宗教崇拜只能在羅馬的地窖中進行。 一直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 313 年頒布米蘭詔書,基督宗教才成為合法信仰,基督徒的崇拜才能由地窖中轉為合法地面化。 而且基督信仰也藉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東西羅馬帝國,把基督信仰傳到整個羅馬帝國。 信仰的人多了,信仰教義也開始了分歧,君士坦丁大帝為了帝國思想單一化,羅馬皇帝藉著四次宗教大公會議會的召開,把基督教義統一化
1 。 接著又因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政治背景迥異,基督宗教也分裂為羅馬天主教與希臘正教。 西元 476 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消滅,羅馬天主教取代了位居羅馬的西羅馬帝國統治地位,天主教成為舊羅馬帝國政治的主導中心。 後來的一千年時間,羅馬天主教與西歐政治國王間互為傾軋,政教之爭互有消長。

1 :第一次大公會議由君士坦丁大帝於 325AD 在小亞西亞 Nicaea 召開,這次大公會議要處理耶蘇是誰的問題? 是神? 還是人? 當時的爭議有兩派,來自利比亞的 Arius 神父認為耶蘇基督是人,又具有神性. 來自亞力山大城的 Athanasius 認為耶蘇是神. 大公會議的結果認定, Athanasius 的講法正確的, 耶蘇是神.Arius 神父的主張:耶蘇是人,具有神性,就成了邪說. 一個神的根本問題,在人的會議中就解決了.Athanasius 後來被教會尊為聖人.
第二次大公會議 381 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這次大公會議要解決神是一位還是三位的問題,即三位一體的問題. 大公會議結果認為:神是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 第三次大公會議於 431 年由
拜占庭皇帝 狄奧多西斯二世在今日土耳其的 Ephesos 舉行,處理瑪麗亞的神性之爭,會議結果決定了瑪麗亞為聖母 Theotokos 的教義. 第四次大公會議 451 年在今日的土耳其 Kadikoy 召開, 結果制定了信經,它是基督宗教的重要經文.Kadikoy 古時叫 Chalcedon ,所以這個信經就稱為 Chalcedon 信經. 這個信經一直在今天的彌撒中還在被重複. “我們相信唯一的神,全能的父,有形無形的創造者,並相信唯一的主,耶蘇基督,神之子, .... ”我曾去過 Kadikoy 旅遊,她今日是 Bosporus 海峽旁邊的一個小古城. 想著當年的世紀大辯論,它影響了基督宗教一千多年來的基本信仰.

基督新教
接著十五世紀文藝復興開始,宗教也發生了革命與改革。 主要為 1517 年的德國馬丁路德反羅馬教皇權威的宗教革命, 1533 年的英國亨利八世因婚姻引起的宗教改革,與 1536 法國加爾文教義問題的宗教改革。 因為宗教改革使歐洲思想走向現代化,十六世紀初期是歐洲,也是世界劃時代的年代。

十六世紀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主導日耳曼政治的年代,年輕的修道院修士馬丁路德有次獨自默想聖經時,他忽然頓悟到:上帝的公義必經由信仰而所得,不能單靠人的行善。因信仰而成公義而救贖,是路德的信仰中心,後來 Wittenberg Schloss 教堂 95 條論證,包括反贖罪卷,反對間接告解,都來自這年輕時代的頓悟,這是路德宗教的心路歷程。但如果沒有當時的外在歷史條件,路德的宗教革命也是不可能的,當時梵蒂岡正為興建教堂而發贖罪卷。 而路德居住所在的薩克森王國,也想脫離羅馬的統治,薩克森國王於是慫恿著路德對抗梵蒂岡,作為後盾。於是 開始了 文藝復興的 宗教革命,也開始了 德意志 現代化的里程碑 。經過一百年的醞釀, 1618-1648 年發生了三十年的宗教戰爭, 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分裂為的北部的路德的新教,與南部的羅馬天主教。 路德新教與天主教的根本不同教義:新教反對教宗的權威;人可直接與神溝通,無須透過天主教神父;救贖透過信仰,而不是天主教認為的作善事。
加爾文 ( 法國人,主要在日內瓦工作 ) 反對羅馬天主教,反對英國國教,卻贊成路德的 “ 信而成義 “ 理論,救 不能靠作善事,而須靠神的 揀選 。 新教 加爾文 與路德,都強調信仰為基督信仰的不二法門, 加爾文教派是清教徒與長老教會的前身。這跟我們前面說的 宗教起源的認識因素是信仰,是相符的,宗教的邏輯論證、科學論證,是蒼白無力的。


空色無礙與矛盾
宗教從哲學認識論說來,是可以補足驗證科學的有限性,宗教與科學應該是互補的。 本體與現像是互補的,也就是佛學說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色無礙。 但如果本體中的宗教與科學發生矛盾了,該如何處理這矛盾呢? 那一定其中一個有問題,是科學的講法錯了,還是宗教講法錯了。 我們舉些聖經與科學的矛盾,神七天創造天地,自然科學說宇宙從大爆炸開始,聖經講的不是真實,它講的是神話,是猶太人的想法。 神用泥土造人,科學說
人是演化來的,聖經的觀法不對。 新約說瑪麗亞童真生子,新約的講法不對。 宗教說聖經的說法不能有錯,那如何解釋上面的例子,那就听神學家的解釋了,我們這裡不想再註解。 教會說地球不能動,科學家伽里略說地在動,今日了解,動靜是相對的,但我們方便說,地在動,教會也承認過去的錯誤。 教會與聖經,現在都沒有絕對的權威了,錯了就承認,這樣並不會動搖教會的存在。 教會與科學也可以展開對談,不過科學是不會越軌談宗教的事,宗教也了解,宗教應該傾聽科學的進步,兩者現在平安無事,是互補,不是矛盾。 宗教與政治呢? 在歐洲的大勢是: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 除非政治太過火,教會才會批評它,相反也是。 但這裡有個困境,一般政治的製度,只關心市民的利益,不太講公義的問題,而公義卻是宗教的價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以後再談。

罄竹難書的宗教史
基督宗教的歷史兩千年,在它傳教的過程,它的錯誤可說罄竹難書,我們似乎也可以稍作回憶。 基督宗教傳到羅馬後,一開始它還是非法宗教,一直到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 313 年頒布米蘭詔書,基督宗教才成為合法信仰。 基督信仰也藉著君士坦丁大帝的東西羅馬帝國,把基督信仰傳到整個羅馬帝國。基督宗教由被迫害,現在開始迫害別人 了 。 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Osiris-Apis 神廟的旁邊, 有個 歷史有名的亞力山大圖書館. 安東尼送給克里歐佩特拉的七十萬卷手稿,就存放在裡頭 基督 教來了,把圖書館燒了 還把附近亞力山大大學的女教師 海佩西雅 (Hypatia, 370AD -415AD) ,剁成肉塊,丟給狗吃 。這個慘無人道的暴行,距基督徒被壓迫的年代,只有一百年。亞歷山大城 這個地區 原來是地球上,學術最盛的地方,全世界的博學之士,聚集於此 基督教來了,剷除異己,開始了黑暗時代 基督教的大一統,它的代價是沉重的,它是人類的大悲劇 。接著是中世紀的政教之爭,教皇跟皇帝們爭領導權。 所爭奪不是正義之爭,只是利害之爭。 講起來宗教爭利害,確實不是太光彩,舊教一直在做這些令人嘆息的事。 接著十字軍東征,現在從政治的利害爭到經濟的利害。 前後八次,一直到十三世紀,後來教皇還被法王幽禁在法國的 Avion 。 一千年來,大多教皇真是乏善可陳。 幸虧靠許多修院與修會,比如方劑格會、本篤會、耶穌會… , 支撐著天主教會,他們默默扮演人類善良的一面,使天主教到今天,仍能企立不動。1517 年後,就開始宗教革命了,有了挑戰,天主教會也開始一些改革。 我們還必須知道一些天主教,對付異教徒的宗教審判機構,所謂 Inquisition 。 它是極為可怕的機構,好多異己人士,因它上了火刑被燒死,包括在馬丁路德前的第一位宗教改革者胡斯 (Hus 1368-1415, 捷克人 ) 。 這種火刑,後來還被後來新教的 爾文教派短期使用。 都過去了,歷史留下斑斑點點的遺跡,也留下空馀恨,還有雄偉的建築。 我們祝福基督宗教,在新的時代,宗教世俗化的世紀,扮演正面的角色。 在人間之愛,與社會正義,我們引頸企盼的公義。


穆斯林信仰
穆罕默德( 570-632AD )於第七世紀在麥加作商業活動 , 後又前往麥地那。 他從猶太人與基督徒的口中略知基督宗教與猶太教一二。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又想著自己的傳統信仰:多神的偶像崇拜。 後來他自稱得到神的啟示,並自稱先知。 他認為: 1. 中東傳統的多神偶像崇拜是錯誤的; 2. 自己是先知,耶蘇是先知,如此化解了基督信仰:耶蘇是神還是人的爭辯,也避開了三位一體的問題; 3. 神的名子叫阿拉,如此避免與猶太教一神教糾纏不清。這樣便開始了回教信仰的新紀元,從第七世紀到十四紀是穆士林鼎盛的世紀,穆士林只發了五十年的工夫,便藉著可蘭經,征服整個阿拉伯世界。


神秘可蘭經
可蘭經是穆罕默德先知,覆誦阿拉神的啟示記載,在穆罕默德死後二十年後,集成的經典。 我們非阿拉伯人,現在讀可蘭經,便會覺得味如嚼蠟。 可蘭經內容並沒有什麼高明的哲理,也沒有如新約聖經帶來新的福音。 它只是重覆人們心中已經知道的道理,這些道理,神教穆罕默德先知再重覆。 但據說可蘭經如果用阿拉伯文來傳誦,卻使人有如醉如痴的感覺。 我們無法了解它的神秘,只能透過歌星演唱會,如阿妹阿密特的魅力與瘋狂來體會它。 我想起年輕時有次參加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大彌撒,彌撒中唱著 kyrie eleison (希臘文,主! 我) Gregorian 的古典曲調,它使信徒頓時寧靜、安詳、和諧。 從現在語義學的觀念,每種語言都有它特有的魅力,不只傳送信息,更感染族群感性情緒。 我們後面還會談到當代德國哲學家透過語言學,來述說人類彼此間的交談理論,語言本身帶著超越理性的傳遞感覺。 每本佛教經典,最前頭都有一段香贊: 爐香乍 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 。 聲音的魅力與香味的和諧,幫助人們進入理解更深的境界。 據說無數阿拉伯人,聽到可蘭經的 傳誦,便會感到它的神秘,而皈依宗教。

穆斯林的興衰

穆罕默德在西元 632 年過世,於是便發生了穆士林繼承的問題,結果分成兩派。 其中一派叫什葉派,以穆罕默德的女兒 Fatima 為繼承人,信仰人口,以伊朗 、 伊拉克地區為主,佔穆士林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給世人的印象,它比較沒有宗教的容忍,中國歷史稱它為為綠衣大食。 大食即 Taziks ,它的名字來自古波斯地區的族群,是阿拉伯的先祖,唐朝把大食當作穆士林阿拉伯的泛稱。 另外一派,以穆罕默德的岳父為繼承人,稱為遜尼派,這派一開始的繼承人,是透過選舉而選出的,它的信眾較多,佔穆士林總人口的十分之九,穆士林總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遜尼派一開始透過選舉選出,稱為哈里發 Kalif 。 穆罕默德的岳父過世後,有四位哈里發共治的時代。 後來哈里發卻產生了世襲的王朝,第一個王朝叫 Omaijaden ,建都在大馬士革。 西元 750 Omaijaden Abbasiden 消滅,取而代之,中國歷史稱 Abbasiden 王朝的穆士林為黑衣大食。Omaijaden 王朝的唯一生存者 Abd ar-Rahman I. 經北非,逃亡到西班牙, 主要 Andalusien Córdoba ,繼續 Omaijaden 王朝( 756-1031 ),中國歷史稱他們為白衣大食。穆士林在西班牙統治了約七百年。1492 年來自 Castilla Isabella 一世女王戰勝了摩爾人 (711-1492) 戰勝了穆士林的摩爾人,也結束了穆士林的歷史鼎盛。 穆士林文化開始衰退,一直到二十世紀,穆士林一覺醒來,開始與西方世界再爭長短。

 

穆士林的容忍與不容忍
穆罕默德先知,從神學上,並沒有否定猶太教與基督宗教的先知,就是說,穆罕默德的信仰具有宗教史的連續性。 從政策上,他承認其他信仰,容忍其他信仰,也不強迫異教徒信他的穆斯林。 在他控制的穆斯林帝國,猶太教與基督宗教不須改該信伊斯蘭教,只須繳稅。 人說回教一手拿可蘭經,一手拿刀傳教,這說法是不合歷史的。 我們舉奧圖曼帝國為例, 1453 年奧圖曼滅了東羅馬君士坦丁堡,繼而控制了巴爾幹半島,奧圖曼帝國為了正常的稅收,巴爾幹的住民,仍可選擇他原來的天主教、猶太教、還有東方正教。 但它的後遺症,至今巴爾干成了宗教戰爭的火藥庫。 一直到奧圖曼滅亡前,帝國內實行伊斯蘭的法律,但非伊斯蘭信徒,則遵守他們原來非伊斯蘭的法律。1923 奧圖曼帝國為凱末爾取代,實行共和國,政治與宗教分離,穆斯林進行世俗化。 我們覺得穆斯林對異教徒是容忍的,但對他們認為的不公義,是不能忍耐的。 比如伊朗什葉派,對巴勒維國王的不公義是不能忍耐的。 公義是良心的認定,有的人認為那是不公義的,但有的人並不如此認為。911 炸雙子星的穆斯林年輕人,認為美國布希總統行不義政策,是沒良心的,所以炸雙子星。 但大多數的美國人認為,炸雙子星本身就是不義的。 藉宗教的公義,行政治報復,公義的正當性是值得懷疑的。

 

宗教公義的困境
穆斯林進行世俗化,土耳其實行民主政治。 我們前面說過,民主政治解決了市民、族群之間的利益矛盾之爭,處理利益之爭,民主政治不失為比較好的製度。 但民主政治卻不善於解決社會公義問題,而公義卻是宗教存在的重要意義。 不僅在基督宗教如此,伊斯蘭教也是這樣。 所以當時第七世紀開始,以社會公義為標榜的穆士林阿拉伯國家,都實行政教合一。 現在除了土耳其、埃及穆士林宗教世俗化之外,大都國家還保留傳統,伊朗的什葉派背景更是如此。 政教合一,可以處理公義問題,但必然會處理公義問題嗎? 兩者沒有因果的必然關係。 而這理性的公義,它的內涵並不是人人沒有差異的觀念,把正義托神之名(神本來就是本體,不是容易了解的東西)。 然後把這認為是神的公義,與政治連接起來,這未免太危險了。 由人理性推理的正義與藉神之名連接,再付諸政治實踐並不適宜。 雖然把正義跟國家連接起來,是相當誘人的事,柏拉圖就贊成由公義的哲學家,來領導政治,現在的人也認為那不可行。 華夏文化,也有英明聖君的說法,皇帝一個人說了話算數。 我們萬億人口,怎能靠一個人的良心發現,或少數當權者無所忌憚的長期統治。 而且從歷史經驗,政教合一的領導者,多把政治導向個人私益,或國家利益而成為被詬病的集體主義。 我們說的歷史經驗,羅馬教皇是活生生的例子,穆斯林卡里發的統治,也沒有為公義做了哪些被人稱讚的貢獻。 看來政教合一,或說公義透過政治來實踐,在可以看到的未來是悲觀的。 雖然如此,集體國家不能帶來公義,但在歷史上卻有數不清的個人,或團體為公義而工作。
但這些人最後大多以悲劇收場,我們隨便舉個例子:刺殺希特勒的 Claus Schenk Graf von Stauffenberg ,太多太多了,但多以悲劇場,包括十字架上的基督。 康德的道德法測:你要常常使慾望服從良心公義。 但公義者常悲劇,而反公義者卻常得好處而快樂。 波普爾安慰我們: 這種文明實際上仍處於嬰儿期,它十分頻繁地遭到很多人類精神領袖的背叛,但儘管存在這個事實,它仍在不斷成長。Hesse 為困倦的靈魂尋找退場機制:第三個階段是超越道德與規律,回歸彼岸,回歸伊甸園,回歸田園的年代 ,歸去來兮 。我們只能在民主的機制下,盼望社會有更多正義的人士,等待無止境的啟蒙,等待演化的提升,等待摩西亞,千手觀音扶起抖落的靈魂, kyrie eleison kyrie eleison ! 講完基督宗教與穆士林的教義與歷史,我們現在來談一般的宗教自由。

 

詮釋學與信仰自由
我們根據認識論,說過宗教的起源,它們屬於不可證實的本體範疇。 既然屬於不可證實的範疇,那我們也就無法辨認穆斯林還是基督宗教,何者才是真理? 穆斯林教友信穆斯林 基督徒信基督宗教。Gadamer 的詮釋學說,為何人類會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問題? 那是因為後天環境的風俗教育養成。 在歐洲地區,因為環境風俗,一般人傾向於信基督宗教 阿拉伯地區,一般人傾向於信穆斯林。 信仰那個宗教,它不是先天的觀念,也無法用邏輯圓滿推理,信仰並無真、假、對、錯的問題,因為它的內容屬於不可證實的彼岸本體。既然這樣,所以人權宣言就制定屬於本體範疇的,宗教信仰的自由與權利。除了不可認識範疇的本體的信仰自由,人權宣言也制定了可以認識的現象界(非本體)的政治信仰的自由與權利。

依照詮釋學的解說,或者可說法哲學上下法學 justitia distributive 關係所製定的人權宣言(基本道德公義),人人都遵守這無上命令的憲法權威(基本國家公益),理當很簡單的就解決了人類信仰自由的問題與矛盾。 但事實的現實社群人際關係,仍然充滿了宗教信仰與政治信仰的矛盾。 我們當回到亞里斯多德的相互法學 justitia commutativa 關係,即平行的人際關係

盧梭與孟德斯鳩

Justitia commutativa 指的是私人相互平行的法律關係,而後定出私人之間的契約。 它的法哲學根據 , 是人的本性作根據的自然法。 啟蒙運動後,這自然法發展出樂觀與悲觀的兩種不同的演繹。前者代表人物為 盧梭 ,後者為 孟德斯鳩。 盧梭是自由主義者,他有名的哲學名作是愛彌兒 (Emile1762) ,他說: ” 人類從自由的自然狀況中開始,人把自己放在這個架構中。在這個架構中,人自愛自己,從而愛別人。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產生了財富與分工,也產生了社會、習俗與文化。 ” 同樣的他的社會契約論 (Contrat social 1762) 主要精神 ,也是 人生而自由,又如何在社群中保持自由。 他說 :” 問題是找出這樣一個結社,它要用全力去防禦和保護每個結社成員的人身與財務.而且其中每個人雖然與所有的人聯合起來,仍舊可以單獨服從自己,和以前還是一樣的自由.這就是社會契約為解決的根本問題。 ”
跟盧梭相法的悲觀自然法主張,是孟德斯鳩。 它的重要著作是
論法的精神 ( De l'esprit des lois 1748) 孟德斯鳩認為人生下來就會傷害別人的自由,國家應定法律限定壞人的自由,法律是理性的體現。 孟德斯鳩的自然法要限定人的自由,盧梭的自然法要給人自由。 但無論如何都是以定法律為手段,而解決市民之間的矛盾。 除了自然法的理論與立法,我們或許還可以透過哲學的人性觀點,來了解人的感性結構。 然後用非法律的途徑,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的矛盾。

感性的先秦善惡結構
我們前面說過,人的結合主要是感性為基礎的結合。 感性即人性,也就是康德所說的慾望原則 Maxime deines Willens 。 它包括了人性的兩方面:惻隱之心(孟子仁也,孟子演繹為人性善),與爭奪之心(荀子性惡篇,荀子演繹為人性惡)。 也就是盧梭
樂觀的生而自由,與 孟德斯鳩悲觀的傷害別人的自由。 感性的人性有這兩面性,宗教都強調他的樂觀部分,基督教說愛人如己,佛教說人的慈悲之心。認識自己的感性,少些爭奪,多些關心別人,會有幸福的感覺。打開心內的門窗與人接觸,面向世界,在紅塵處發現珍珠,在平凡處發現生命的驚奇。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少些爭奪,多些關心別人。 為了限制人先天感性的爭奪,社會發展出後天的節制,它有 盧梭、孟德斯鳩說的法律;孟子說的辭讓之心,禮也,即習俗;還有荀子說的後天的教育學習。


韓非子的五蠹
我們發點時間多談法治,除了亞里斯多德、盧梭、孟德斯鳩說的法制觀念,先秦也有法家思想,我們主要是論韓非子的五蠹。韓非子反對儒家的頌古非今,反對儒家的仁義治國,他主張要面對當今現實,主張法治治國。他說:儒士鼓吹先王之道,假藉仁義,擾亂當今的法令,動搖君主的決心,是邦之蠹也,是國家的蛀蟲。除儒士外,遊俠、縱橫家、肆意行賄者、商人,是為五蠹,這五種人都是國家的蛀蟲。韓非子的思想,受到秦始皇的賞識,說:我如果能跟這個人作朋友,死而無憾矣。韓非子來到秦國,因統一六國的理念,卻與秦始皇的想法矛盾不一樣。韓非子被宰相李斯用毒,飲鳩而亡。韓非子的見證,治理一個國家的矛盾,不只有法律,還有政治問題。還有我們上面說的,道德、習俗(媒體)、教育問題。呂氏春秋說法家慘礉少恩,意思是嚴酷、苛刻。他批評韓非子種種陰謀權術。法治是現代國家不可少的製度之一,但不是全部。以為它是唯一的,它便會被當權者,利用來排除異己的手段。透過法律排斥異己,當今世界,比比皆是。

 

德國的宗教矛盾

現在我們回來具體說感性,以感性為基礎的人際關係,尤其是人際的平行矛盾。 比如人際之間的宗教信仰矛盾,我們討論的德國現在宗教矛盾,指的是基督宗教與穆斯林信仰的矛盾。 宗教產生的哲學原因,我們前面說過,它的內涵是人類對本體的窮究,它是不可證實的東西。 而它的教義演繹,也是南轅北撤的,我們並無法證明,誰更具真理。 它的宗教歷史紀錄,也無法證明,何者更文明,何者更接近神的旨意。Gadamer 的詮釋學說,人類會有不同宗教信仰,是因為後天環境的風俗教育養成。 為了處理這矛盾,由法哲學自然法的上下關係法律,有人權宣言的的宗教自由保證,德國基本法也尊重這人權的不可侵犯法。 人際關係的平行關係法律,也以尊重各宗教信仰自由為依據。 照理有了法律保證,宗教之間的互相尊重應該是沒問題了,但事實在德國,宗教間的相處並不是完全和諧。 他的矛盾正如 Gadamer 說的,這是人的偏見 (Vorurteil) 。 在不來梅,慶祝德國統一二十週年的時候,德國總統 Wulff 宣示說:我也是穆士林的總統( Ich bin auch der Präsident der Muslime ),這表示德國宗教偏見的嚴重性。 這宗教的矛盾,似乎不能單靠法律來解決,這是文化上的差異問題。 為處理這文化上的矛盾問題,當代德國哲學家 Jürgen Habermas 提出理性的 交談理論 ( Diskurstheorie) ,它應該是德國兩百多年來啟蒙運動永遠沒有停止的連續。 我們後面還有借助 Sarrazin 的著作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來詳談這問題。

 

民族性的先天與後天

在說到交談理論的處方前,我們先談德國的族群矛盾,它跟宗教矛盾是一對孿生兄弟,兩者都存在著人際間平行的矛盾或互補,或說對抗與和解。我們先說一般人對德國日耳曼民族的印像如何呢?勤儉、拙樸、認真、理性。法國人呢?浪漫、享受、感性。英國人呢?經驗、創意、實際、紳士。這些印象,是大慨而言,是一般而言。當然不是每個德國人都勤儉、拙樸、認真、理性。這些民族性是天生的?還是後天文化養成的?一個人的天生天分與個性是有的,比如有的人天生就很有音樂細胞,有的人很有數學天分。如果我有這樣的天分,又有後天很好的環境養成,那我可能就是莫扎特,或可能是數學家。我可能出生在奧匈帝國,可能出生在布拉格。我是天才,不會因為我的民族是日耳曼,還是英格魯撒克森,是德國人,還是英國人。每個民族都有先天能力強的人,每個國家也都有天才基因的人。但我們可說,這些天才基因的人,不會在那個民族特別多,或特別少。德國有天才基因的人不會特別多,土耳其有天才基因的人也不會特別少。每個民族先天能力的分佈,都成高斯(Gauss)曲線分佈的鐘形排列,強者弱者都是兩邊的少數。但為什麼會有的國家會出特別多的諾貝爾得獎人,因為這些國家環境,特別注意人才的投資,特別有學術風氣,它的文化特別拙樸、認真、理性。它的文化特別重經驗歸納、有創意。猶太人不是天生特別聰明,但有成就的人特別多。因為猶太人沒有國家兩千年,為了生存,他們必須團結,省吃節用。他們在學術界、經濟上都特別照顧自己的人。所以在科學界他們有成就,經濟上有自己的王國。他們後天成就引起的自信,自稱自己是耶和華的選民。

那流浪的吉普賽人又如何解釋呢? 不能說他們先天的基因不好嗎? 不能。 我們只能說,正如英國史學家湯因比說的,他們在很多地方,對後天環境的挑戰沒有成功。 正如十八世紀,歐洲對後天的挑戰成功了,而清朝人對後天的挑戰失敗了。 我們不能說猶太人、歐洲人的基因好,而吉普賽人、清朝人的基因不好,問題只是後天的挑戰。 我們再畫蛇添足一下吉普賽人,吉普賽人在西班牙是合法的,他們在那裡並不流浪。 尤其在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安達盧西亞混合著吉普賽人、阿拉伯摩爾人、與西班牙人的血統,形成一種特有的文化。 看吉普賽人的吉塔舞,再看他的鬥牛士,你會熱血奔放。美國作家海明威來過西班牙,寫了一本午後的死亡 Death in the afternoon ,就是描寫西班牙的鬥牛。 海明威說,西班牙人熱衷死亡。 它的熱衷蘊含著 吉普賽人、阿拉伯摩爾人、與西班牙人的流血。 它是 武士道精神,也是藝術。 法國 比才歌劇家寫的 卡門,就在 Andalusien ,我們覺得 安達盧西亞的天空,熱得叫人透不過氣, Guadalquivir 的河風吹不散 吉普賽人的熱情 現在我們來說另一北方冷靜的民族,日耳曼人十五世紀來的挑戰:

 

德意志的民族靈魂

德意志神聖羅馬在 1806 年被 拿破崙 打敗滅亡 日耳曼民族呈現四分五裂的封建王國 普魯士 宰相俾斯麥 1871 年統一德國。 在這以前,德國從 1517 的馬丁路德宗教革命,經 1618 1648 的宗教戰爭,然後與歐洲共同進行啟蒙運動。 在 1806 - 1871 這六十年之間,普魯士也進行民族認同的工作。費希特 (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發表他 有名的 告德意志民族書 ( Reden an die dt.Nation 1807-1808) 他喚起德意志民族的靈魂 一篇短短的演講 他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費希特的哲學後來也影響了 日耳曼哲學家 謝林 Schelling 與黑格爾。
黑格爾 (1770-1831) 哲學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 他深受康德哲學的影響。康德的批判哲學是理性主義的高峰, 康德 (1724-1804) 把世界分成為可以認識的現象界 Phaenomie 與不能認識的本體界 Nominum 。 黑格爾認為既然本體界不能認識它,何必談它,徒增困擾。 於是他取消本體界 然後用邏輯、自然、精神 哲學 的辯證來解說他的哲學。 透過辯證法,他把康德的三部,分別講真、善、美的批判哲學,都辯證在他的唯心體系中。黑格爾的 精神哲學分為主觀精神 Subj.Geist ,客觀精神 Obj.Geist 與絕對精神 Absolute Geist 的辯證 客觀精神分為三部份: i. 法律 Das Recht ii. 道德 Die Moralitaet iii. 習俗 Die Sittlichkeit 習俗分成三部份 i. 家庭 Die Familie ii. 社會 Die buergerliche Gesellschaft iii. 國家 Der Staat 的辯證。黑格爾國家的觀念,後來發展成集體主義,他對德國以後的國家發展,起著精神的主導作用。 (我們 等下 ,還會 特別論述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與黑格爾同時在耶那 Jena 大學(在魏瑪 wiemar 附近) 教書的,還有 叔本華 ,那時十九世紀耶那大學是德國學術(哲學與文學)的重鎮,人才薈集,包括歌德與席勒都在 Thüringen 丘陵的 沙勒 Saal 畔,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二十世紀德國學術才轉到哥廷根大學,轉變以數學與物理學為主流,包括愛因斯坦 數學家 Gauss 高斯 哥本哈根學派物理學家 Bohr 波爾 測不准定律的埃森貝克 Heisenberg 形式系統的數學家 Hilbert 希爾伯特。叔本華 (Schopenhauer 1788-1860) 同黑格爾一樣, 也受康德哲學的影響。 但 卻極力反對黑格爾 因為黑格爾取消了康德的本體界。 叔本華接受康德的本體界,並說本體就是意志,或說慾望,這個慾望是人類痛苦的因由 叔本華認為取消痛苦,暫時可以透過藝術,而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禁慾。叔本華 的哲學當時沒有受到 主流思想 -- 唯心主義的認同。叔本華只 單打獨鬥 然而他死後,他的哲學卻受到尼采的激賞 也影響了近代的存在主義。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受叔本華的意志形上學即接受本體即意志的看法。 然而尼采並不接受叔本華把自由意志與基督教的拯救說或救贖說結合在一起 , 更反對基督教的愛情慈悲說 ,

他說上帝已死。 他把叔本華的意志肯定 , 變為他的權力的意志 Der Wille zur Macht 然後在這基礎上創建新人類新面貌的人類這便是尼采的超人 Uebermenschen, 尼采以超人來代替上帝 人們常有這樣的批論說黑格爾的國家集體觀念發展了尼采的超人權力意志又影響了希特勒的國家家社會主義即納粹。 是這樣子嗎? 我覺得這樣的演繹有點怠惰。 汽車的發明應為車禍的發生負責嗎? 出了希特勒,我們再講一個影響世界思維的德國思想家,即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 唯物辯證論、 歷史唯物論 、政治經濟學, 1848 年馬克思發表共產主與宣言。一百五十年來,撼動了整個世界,我們都直接間接受他的思想影響。 馬克思的 根本思想基礎是唯物論,它的唯物論來的德國哲學費爾巴哈。 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從批判柏拉圖的唯心理念世界開始。
費爾巴哈(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1872 )的名著:基督教的本質( 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1841 )。費爾巴哈對基督教的批判, 遠溯 基督宗教理論,有來自 希臘哲學的柏柆圗 理念世界說, 柏柆圗認為人事間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但有一個完美的世界,那便是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間相對的真善美,都是從理念世界流露出來的,也就是說不完美的世界,是從完美的神那邊流露出來的,這就是神的流露說。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柏柆圗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柏柆圗對人的世界自我否定,然後辯證到一個肯定的世界 - 完美的理念世界,把理念世界說成至真 、 至善 、 至美。 接著費爾巴哈又說,理念世界是不存在的,那隻是人的幻想。
既然理念世界不存在,然而人是不是可以創造理念世界呢? 於是尼采否定了世俗的
基督宗教,提出強烈的人本主義想法,認為人人可成為彼岸 理念世界的 超人。 馬克思 則 採取相反方向的人本主義,由彼岸回此岸, 理念世界在人間實現。 尼采由此岸到彼岸, 馬克思由彼岸回此岸。近代思想家多試著以人本主義取代傳統神的觀念,然而人本主義的努力似乎還未盡緻成熟。尼采的 權力意志 強勢驟雨不終朝,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成了過去 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也式微了。 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現象,但為什麼會這樣呢? 波普爾 由理論來批判這歷史的集體主義。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波普爾( Sir Karl Raimund Popper 1902- 1994) 寫了 極受歡迎的名著: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1945 )批判馬克思 黑格爾 與柏拉圖 的集體主義,或說專制體制 。波普爾是猶太人,晚年住在倫敦,他極為低調,有次記者為拜訪他, 詢問他的住處,他的鄰居竟然不認識他,隱士住在山中人不知。 他 是德國老總理 Schmidt 的好朋友,老總理常討教他的政治理論。Popper 出生在維也納 ,跟邏輯實證主義的維也納學派很多接觸,包括史里克、維根斯坦他們。 要了解他的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最好先了解他的認識論著作研究的邏輯Logik der Forschung 1935) 。 他提出了人認識論的:可否定原理 (Falsfikationsprinzip) ,什麼是可否定原理? 簡單的說:歸納法並不能成就絕對的科學定律,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命題是絕對的,任何命題都必須接受反駁,接受挑戰。科學命題只具有相對的意義。比如牛頓的古典物理學,古典的光電理論。這種思想,在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被提出後,更具現實意義。自然科學都如此了,更何況是政治理論,政治政策更是如此了。 沒有一套政治理論是絕對對的,所有的政治政策都必須接受批評,在批判中學習 進步,這是開放社會發展的基本精神。 共產主義的專政,不允許批判,只能演化成封閉社會,專制的封閉社會不能永遠存在。 共產主義的專政如此,希特勒根據的黑格爾集體國家,也是如此。 柏拉圖名著共和國,為了解決社會公義的主軸問題,而認為 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製、正義這四種德性。柏拉圖認為只有哲學家具有這種德行,所以國家應有哲學家來領導。 反對柏拉圖共和國的人認為,有這種能力的人,不一定是哲學家,而且有這種能力的人,不一定要永遠當領導者,領導者有問題,就應該透過民主機制撤換他。 民主機制其實並不一定能選尋出有公義的領導者,但依照波普爾的 研究的邏輯,人在錯誤中,學習與進步。 但這種進化的道路,甚是長遠。波普爾說: 這種文明實際上仍處於嬰儿期,它十分頻繁地遭到很多人類精神領袖的背叛,但儘管存在這個事實,它仍在不斷成長。 我們還得等待公民的啟蒙,等待選民公義觀念的成長 說完了波普爾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的鵠的: 馬克思 黑格爾 與柏拉圖的集體主義。 我們來說與集體主義相反的另一哲學思想,即個人主義。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講到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比較,我們先要了解哲學上的兩個觀念,真實( Reality, Realität 的存在與自立體 ( Subtance ) 個人主義認為真實的存在只有個人,個人是自立體。 社會與國家都不是真實的存在,社會與國家只是真實個人的組成。 但我們也知道,我活在社會裡,社會對我會有約束力,國家也有法律會規範我。 約束我、規範我,就是說對我有關係。 所以我們說,個人自立體與個人自立體之間的關係,都是真實的存在。 真實是 1 . 自立體與自立體之間的 2 . 關係。 比如原子中,核子與電子,都是自立體,都是真實的存在,它們之間的吸引排斥關係,或說團結與對抗關係,也是真實的存在 , 個人主義卻否認關係的真實存在。 有個個人主義的德國思想家 Max Stirner ( 1806-1856), 1844 寫了一本書個人與其財富 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 )。1848 年馬克思發表共產主義宣言,個人主義當然受到集體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批評,被認為是法西斯的鼻祖 國家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也反對他。 但尼采卻非常激賞這本書,近代在瑞士 Freiburg 大學 教書的波蘭思想家 Joseph M.Bochenski 也稱讚他的勇氣。1906 1960 年代Stirner 的書大量出版被稱為 Stirner 的文藝復興。Stirner 的著作為隱者提供了理論的根據。 我們雖然不能否定人的人際關係,但隱士可淡化人的人際關係。 有個退場機制,遠離爭奪,亂邦不居。 其智者可及也,其愚者不可及也。 但個人主義也有它的困境, 德國著名神學家 Martin Niemöller 1892 1984 )為自己的個人主義經歷懺悔,他出獄後,他這樣寫著: 起初納粹者追殺共產黨黨員,我一聲不響,我又不是共產黨黨員啊。 接著他們追殺社會民主黨黨員,我一言不發,我又不是社會民主黨黨員啊。 之後他們追殺工會幹部,我默然不語,我又不是工會幹部啊。 後來他們追殺猶太人,我還是保持沉默,我又不是猶太人啊。 最後他們要追殺我,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這是個人主義者與公義的矛盾,當然它不一定會發生在每個個人主義者的身上。
集體主義把社會或國家,當作真實存在的自立體,而個人只是真實存在自立體裡的一小零件。 個人不是有價值的真實存在,於是個人為社會犧牲是理所當然的,個人效忠國家也是旁無責待的。 黑格爾把人際關係,當作自立體辯證的動量( dialektische Moment ),關係是不真實的,只有國家的自立體才是真實的。Moment 也被解釋為瞬間,更無舉足無輕重。 動量 Moment 在物理學上就是 p =mv ,就是質量乘於速度,這種關係當然是真實的。 在集體主義的哲學裡,不但個人自立體不真實,可被否認;人際關係也不是真實的,親情也是可以被否認的。 在集體主義裡,人是沒什麼價值的。 無論是共產主義的專制國家,還是希特勒的納粹,只有國家才是真實的自立體。 在開放社會,我們把個人、關係、國家都看成真實的存在。 社會越開放,個人就越真實,國家就越淡化。


開放社會與德國移民
集體主義是封閉社會的一種政治形態,波普爾認為開放社會應該是人類演化過程中,比較進步的社會,現在開放社會是世界潮流,是無法阻擋的大勢所趨,而且在全球化的趨勢後,更是如此。 我們無法阻擋開放社會,開放社會便會有移民問題,我們只能心平氣和的面對開放社會,處理開放社會中還存在的矛盾。 面對開放社會的矛盾應該採取對抗呢? 還是和解呢?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演化過程,比如南非種族問題,沒有曼德拉的對抗,就沒有和解。 南非有它的歷史背景,剪不斷理還亂,不一而足,那是政治工作者的斟酌,我們這裡不再詳為舉列。 對開放社會,聯合國人權宣言,與德國的基本法都揭櫫,住在那裡的人口,都應該人人平等。 但在專制的國家裡,並非人人平等,人人有人權可言。 我們來談德國移民的困境,歐洲算是相當開放的社會了,像德國這麼開放的國家,但實際上牽涉到族群的實際利益,或者不為利益,只是族群的感性感覺,就會採取保守,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觀望,甚至都對特定族群批評的態度。 波普爾說: 這種文明實際上仍處於嬰儿期, .. ,它仍在不斷成長。 現在我們來看看 德國社會黨財政專家 Sarrazin 的著作:德國自廢武功(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他如何對移民族群的分類 :

六十年代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的移民,大多回到自己的家鄉。

東歐來的移民現在緩和了,他們故國原來的經濟慢了三十年,現在他們提供了他們的家人,有更好的經濟未來。 他們有語言的天分,他們很快就融入這個社會。
東方來的移民,或印度人,他們有特強的經濟能力,他們的後代在學校大都表現得優秀,他的融合過程( Integrationsfortschritte ) 能力 特別好
來自非洲的政治庇護者,與經濟逃亡者,他們沒有很好的工作訓練,常找不到工作。
而我們的社會現在已經是很高的失業率,經濟也不景氣。
過去的南斯拉夫、土耳其與阿拉伯國家的移民,是這個社會構成融合的主要問題。 他們沒有認同的基礎,於是很困難的,能夠成為移民(
Immigranten )。 他們無論在學校、在工作上,不是別人對他們的包圍,而是在他們自己的圈子中,都有不能解決的困難。
最大的移民群是來自過去東普魯士日爾曼血統的移民,他們無論在職訓與職業場上,都表現得很順暢,尤其是第二代。

土耳其人在德國
語言問題: 依照 Sarrazin 的分析,德國移民困境的主要對象,是來自過去的南斯拉夫、土耳其與阿拉伯國家的移民。 其實 Sarrazin 更準確的說法,應是來自土耳其的族群。 為什麼土耳其的移民會有那麼大的困難? 是土耳其族群先天的基因關係嗎? 當然不是,我們前面已論說,人類各民族的基因沒多大分別。 土耳其人在
1453 年滅了東羅馬帝國,佔了君士坦丁堡,使伊士坦堡人種混合,城市繼亞歷山大城全球化,成了奧圖曼大帝國。奧圖曼在歷史上,曾經 兩度圍攻神聖羅馬帝國 ,多瑙河畔的 首府維也納 在西元 1683 年, 幾乎滅了哈士堡王朝,說他們子孫先天的基因不好是說不通的。土耳其第一代外勞的德文不如德國人,這是當然的事。 這問題應如何解決? 不是雇主國應該提供他們學習德文的機會嗎? 德國過去有做好準備嗎? 不過這不會是大問題,外勞的第二代會自然解決這問題,語言對融合不是問題。
教育問題: 接著是教育的問題,土耳其小孩天資不好嗎? 如前面所說,不能這樣說。 可能是家庭對教育疏忽,可能學校教有問題,也可能整個國家對移民的教育不夠重視。 德國是有移民的事實,但又把自己定位為非移民國家,無法律可以特別照顧教育這些人。 關於教育,來德國的外勞,即是經濟較弱的族群,原來在母國,他們的教育程度就不高。 有錢的
伊士坦堡 人,不會來德國當外勞。 較弱族群一般說來,對孩子的教育,就比較疏忽。Sarrazin 稱讚美國的印度與中國移民,稱讚他們在大學裡的成就,他們原是比較富有的家庭孩子,或高官有錢的子弟,我們不必用階級潛意識,來比較土耳其與印度與中國孩子的教育。 我們要面對這些孩子的教育,如真有問題,這個有資源的政府也應旁無責待,是不是可立法? 有專家研究這只投資,不賺錢的政策呢? 責備孩子並不能解決問題。
Pisa 問題: Sarrazin 說德國目前的 Pisa 測試都排列不在前面,美國已趕了上來,而韓國居前,他似乎在說德國教育有問題,是不是如此讓專家去討論。 但 Pisa 不排前面就如何,我個人保留態度。 據我所知,這樣的 Pisa 測試,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測試。 它可能考微積分的測試,如果你熟習計算,你便可以在短時間內算出。 但你不一定會非常了解,為何要如此微分與積分。 據我所了解德國的基礎教育,發了很多時間,在學習為何如此? 而不是如何計算。 我們東方過去在教育,特別強調背誦,淡化為什麼的學習。 懂得為什麼是科學,懂得如何計算是技術。 德國為什麼出了很多諾貝爾得主,不是德國人基因好,不是他們聰明。 因為他們教育問:為什麼? 為什麼? 在台灣淡化為什麼,強調標準答案,一本一綱,強調權威。 於是在文化上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辯是非,尋找偶像,急功近利。 沒能力辨別是非,對社會乾脆泠漠,不在乎公共議題。 正如康德在啟蒙中說的: 懶惰與懦怯( Faulheit und Feigheit )。有的當政者,也希望你永遠不啟蒙,只要你不生氣就好。 我們的不問為什麼教育,使我們的思維顛倒夢想。Pisa 測試不排列在前面,並非壞事。

社區問題: 我們再回來談土耳其的居住問題,土耳其人一開始在這里當外勞,英雄不問出身低,然後住了下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居, 柏林 Neukölln 區,好像成了殖民地,像美國、英國的 ChinaTown ,這也是正常現象。 把它看成多元文化的象徵,也無可厚非,它還會補充你原來文化的缺憾,不必把它看成非我族類 。 我們在車程內,就感覺來到 伊士坦堡,就感覺到來到揚州,不也異國情調,讓你的文化感覺多彩姿,不必等到嘉年華會。 又 比如你覺得德國的物價昂貴,但你在土耳其區,所買的肉類、魚類、蔬菜、水果,會比一般市場便宜,質量也好,這是我們日常生的現實實際。 一個國家容忍、尊重移民的好處還多,你得到的,比你給的還多。 思想、文化、經濟的激盪,使這個國家更活絡,最明顯的例子,除了美國的強大,還有英國。 世界上有多少富人住在倫敦,倫敦人並沒有排斥阿拉伯人的富宅社區。 它支撐著景氣退縮的英國經濟,英國人也不害怕資金被戳走。 說要得到移民國家的好處,老子說:將欲歙之 . 必故張之(老子 36 章),這種文化智慧,也是日耳曼人欠缺的。

福利與生育: 我們聽到不同的人,批評土耳其人領社會救濟金,只有土耳其人嗎? 他們沒有權利嗎? 過去他們貢獻這裡,現在他們弱勢了。 我們批評土耳其人生很多小孩,政府不是在鼓勵人生育嗎? 他們補救德國的低出生率,為了我們以後的養老金,為何不感謝他們? 更有感性的人說:帶頭巾的小女孩成群閒蕩街巷 .. 。 這只是自我中心的偏見,對多元文化的不適應。 德國總理 Merkel Der Ansatz für Multikulti ist gescheitert, absolut gescheitert! 德國多文化的失敗,不只在少數族群,而是德國人自己本身的不容忍,對不同文化的陌生。聯合國人權宣言: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膚色、性別、語言、財產、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其他出身、身份。當然多元文化也是開放社會重要的一環,它像徵著這裡的國民是否文明與進步。 依照波普爾的研究理論,科學接受挑戰是必然的;依照他的開放社會理論,社會有問題,也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去接受挑戰,然後進步再進步。 現在我們再來談種族矛盾之外的德國多元文化的另一課題 - 宗教矛盾。

宗教的不容忍
首先我們來看 Sarrazin 如何認識穆斯林宗教,他在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這本書,第 270
頁中這樣說 :沒人知道在清真寺裡如何傳道,事實它是個封閉的宗教與文化。 他們的信眾對西方世界沒有一點感興趣。 在德國任何人都有言論自由,但 Sarrazin 是誰呢? 這言論會不會太極端了一點?Sarrazin 是德國社會黨員,曾經是德國財政部的負責人;在德國鐵路局負責策劃與投資,後被迫解僱,打了官司,結果領有遣散費,與鐵路局局長關係,被稱為長期的敵人; 2002 成了柏林市的參議員; 2009 年後,他是德國聯邦銀行主席團的成員,負責阿拉伯與土耳其移民的賠償問題,他認為這些人沒有資格領取這些賠償費,而與聯邦銀行發生衝突,認為 Sarrazin 的言論使銀行名譽受損,要求他退回挑釁與歧視的言論, Sarrazin 拒絕了,這是一個我們都難於了解的法律問題。2010 8 Sarrazin 出版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後來 聯邦銀行與 Sarrazin 的矛盾更尖銳了,鬧到聯邦總統 Wulff 那裡,最後決定 2010 10 1 日起, Sarrazin 離開聯辦銀行, Sarrazin 擁有優厚的退休金。 從這些經歷,我們就不難了解前面 Sarrazin 的言論背景了。
他在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 還批評前總理 Schröder 對穆士林的看法。Schröder 我們必須承認穆士林是我們的社會也是歐洲社會的一部分。Sarrazin 的相反看法:認為我們不必要,我們卻必須承認,生活在這裡的穆斯林,必須與天主教、新教、耶和華教派、自由教會的作法 (Ausübung) 一樣 ,不能多,也不能少。 怎麼可能? 不要說穆斯林的教義、禮儀、教會規矩與基督宗教不一樣。 就連基督宗教彼此間的教義、禮儀、教會規矩也不一樣。 即使歐洲的基督徒也不會這樣要求穆士林, Sarrazin 的想法代表了德國那群人的傲慢呢?

什麼是啟蒙?
Schr ö der 啟蒙的觀念是沒有界限的。Sarrazin 的針鋒相對:西方啟蒙的作法,就是要達到具體的要點( die Sache  auf den Punkt ) Sarrazin 又引用另一作者的評論:啟蒙的普世標準,不是不同文化與宗教選擇性地接受,而是人人必須強迫地接受。 現在我們心平氣和的來了解西方的啟蒙, 1784 年德國哲學家康德寫了一篇文章:
什麼是啟蒙?
WAS IST AUFKLÄRUNG ? 他給了啟蒙一個定義: 啟蒙是離開自我缺失的幼稚,幼稚是一種無能,無能是知性無法服務於別人。 Aufklärung ist der Ausgang des Menschen aus seiner selbst verschuldeten Unmündigkeit Unmündigkeit ist das Unvermögen sich seines Verstandes ohne Leistung eines anderen zu bedienen )。 為什麼會幼稚呢? 康德說:因為人的懶惰與懦怯( Faulheit und Feigheit )。 人舒舒服服的活在動物水平,不想動腦筋思考,不想提升自己,於是便幼稚了。 我曾經把啟蒙延伸解釋:啓蒙是人以知性 Verstand 與理性 Vernunft 不斷的自我教育與成長。這個解釋有兩個特點,一是自我教育,就是說,不是別人對你的填鴨式教育, 而你只是懶惰的接受, 而是自我啟發式的成長。 第二個特點是知性與理性,就是說把外邊得來的感性經驗,都加以邏輯的整理,藉著這種方法不斷的自我成長,離開幼稚與無能。啟蒙的根本精神是自由思考,不要害怕爭論( Räsonniert ),在自由思考的爭論中,啟蒙自己。康德在這篇文章中又把他在實踐理性中的重要觀念又提綱飭領的說了一次。 主要是談他的道德法則( Moralische Gesetz ),我在前面就說過,康德道德法則的內容:你要常常這樣做,使慾望原則合乎客觀共同的法則( 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 世俗的說法就是:你要常常這樣做,使慾望服從良心公義。 或者說:感性的抒發,要合符理性的判斷。 為什麼感性要服從理性呢? 康德說因為那是道德的義務 Pflicht 。 康德在什麼是啟蒙這篇文章中,又強調宗教的自由,信仰如果不是出了內心的自由選擇,那是沒意義的。 他更強調對不同宗教信仰人的 容忍Toleranz ,對不同信仰的容忍。 最後他問我們的年代是已經啟蒙了的世紀嗎? 他說不是,但我們的年代是啟蒙的世紀。 leben wir jetzt in einem aufgeklärten Zeitalter? so ist die Antwort: Nein, aber wohl in einem Zeitalter der Aufklärung 這說明了,波普爾的開放世界,是永遠進步的,啟蒙永遠在進行,人的演化是無止境的。我們的文明實際上仍處於嬰儿期,它仍在不斷成長。 關於 Schr ö der Sarrazin 的啟蒙論點,應該清楚了。Sarrazin 對穆斯林還有好多看法,我們就打住了。 我們藉助德國海德堡哲學教授 Gadamer 的詮釋學說:為何人類會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問題? 那是因為後天環境的風俗教育養成。 在歐洲地區,因為環境風俗,一般人傾向於信基督宗教 阿拉伯地區,一般人傾向於信穆斯林。 我們說:信仰那個宗教,它不是先天的觀念,也無法用邏輯完滿推理,信仰並無真、假、對、錯的問題,因為它的內容屬於不可證實的本體。 既然這樣,所以人權宣言就制定宗教信仰的自由與權利。 讓我們在啟蒙的長遠演化過程中,不斷的彼此學習,不是彼此歧視。 歧視別人是何等的容易,但無助問題的解決與進步。 人類的宗教矛盾,如族群矛盾是客觀的存在,如此處理這問題呢? 現在我們藉助德國現代哲學家 Jürgen Habermas 的交談理論,他曾在紐約 911 事件後,在德國國會舉行聽證會。 我們看看他如何,把民主的公益選舉,與倫理公義聯接起來。


交談理論的處方
宗教信仰的矛盾,起源於人的感性結構,但感性本身並無法處理這信仰者,相互之間的矛盾。 於是人們很自然就想到用理性來解決這問題。 理性主義的歷史由來已久,在德國從啟蒙主義的康德,到唯心主義的黑格爾,一直主導著德國十九世紀以前的哲學史。 我們在前面也說過,理性在處理自己本身的理性結構時,完美無缺。 但在處理人類現實的實踐問題時,卻顯得蒼白無力。
Jürgen Habermas 採取有異於德國傳統的理性主義,他的理性主義特色,是互動,不是純建構性的交談理論理性。 他一方面不是康德式的範疇知性結構,也不是黑格爾分離的辯證唯心主義理性。Habermas 的交談理論理性,繼承了前人,又不是前人。 他的思想多源流,又膠著,再走出理路。 但無論如何 , 還是值得我們抽絲剝繭。他曾經是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的 重要人物。 八十年代馬克思的風潮漸至式微了, Habermas 跟七十年代,社會主義的左右學派爭論。 他批評反理性主義的後現代主義,但他也批評過去的理性主義。 他現在被學界政界認為是當今黑格爾,是當今歐洲的重要思想家,我們不要被他的頭銜嚇倒,我們要知道他的論述,對我們的啟蒙有多幫助。 他多次演說,著墨宗教,解釋宗教的世俗化,藉以闡釋他的交談理論理性。

世俗化的趨向

宗教世俗化 Secular 的觀念,從二十世紀以來,就熱烈被討論,它包刮梵蒂岡、荷蘭天主教新神學教義、新教田力克( Tillich )、還有無數的思想哲學家。 早些時候的卡繆,當今的 Habermas 比比皆是。 我記得極年輕的時候,就讀過 The Secular City 的書。宗教世俗化,意味著國家公民在民主政治的架構下,遠離對宗教教會的控制,即對教會制度的疏離。 而它的結果便是多元思想的解放,多元文化的產生。 它對教會思想統一的分裂,也對不同異教宗教信仰,互相交談的開始。 它一方面是自我堅持的放棄( Shafft sich ab ),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信仰公民的匯集。 在開誠佈公的基礎上,相互承認與尊重。 在這交談過程也成長自己,啟蒙自己,當然也豐富人類共同的多元新文化境界,它是動態的新理性境界。 這種美好情況,需要漫長的過程,並永無止境。 這種宗教世俗化的交談過程,不只適合於宗教的生存於新世界,也適合於民族主義的自我解放解脫過程。 族群之間的交談,是如此的不容易,但除了不斷的理性的交談。 否則只有重回過去幾千年的歷史,無止境的對抗。 對抗與交談,不是零與一的過程,它是交互的出現,正如人類的心理結構,感性與理性相互的膠織,但隨著人類的演化,理性的空間將會擴大。 交談的空間將會擴大。 但理性不是全部,感性還得繼續前進。

 

世俗化的困境
宗教世俗化即使進行得理想狀態,多元文化的互相交談,也都能表現得互相尊重。 但由於民主制度立足於相互族群的利益,或說公益。 在這裡公義、道德或人生價值,並無立足之地。 這也就是宗教世俗化,不能,或說暫時不能解決的困境。 於是相反宗教世俗化的非世俗化,似乎又有其不可忽視的理由。 除非我們認為公義、道德或人生價值,是沒有意義的命題,那人活著也就變過程無意義的事了。 美國哲學家 John Rawls 論述: 非正義的法律和製度,不論如何有效,也應加以改造和清除 這表示我們前面談的族群之間的公益,需要跟公義連接的問題。Habermas 的交談理論理性,一直提醒著問題。 不只與公義連接,也與 人生價值連接。Habermas 內部超 Transzendenz von innen 提醒這問題。

內部超
Transzendenz von innen
德國哲學家雅斯培曾提出主軸時代的觀念,就是說西元五百年前,在印度、中國、希臘都同時出現了人類重要的思想家,而他們的思維多對人生完整的論述。 由內部開始,而尋找超越。
Habermas 認為那時的思想家已出現表面與深層,現象與本質。 類似這些觀念,也出現在後來的德國唯心主義用詞,有限與無限 、統一與多樣性、自然與必然 .. 。 這些觀念都出現在 Habermas 交談理論中, Habermas 試著把這些分離的東西,再度統一起來。 把世俗的多元文化,與 公義、道德或人生價值統一起來。 我認為人類的思想是有一定的結構,而這些結構,都會在歷史的不同時代,以不同語言,迸發出來。 我曾試著把這結構,用數學符號的變數,表示出來,是為陰陽學。從空間來說是多元,從時間來說是辯證。
Habermas 認為, 對於理想的追求,現在既不需要基督教的超越人間的天國,也不需要康德的那種超越 我們所能描述的現象之外的本體界;在我們的語言交往和由語言構成的生活世界中,已經存在著一個內置的超越性環節:任何人只要為達成理解而使用一種語言,他就使自己面對著一個內部的超越。我把這篇草稿傳給我海德堡的哲學家朋友,模憲兄指教。他提醒我1997年在芝加哥召開的宗教會議,在會中發表了一篇全球倫理宣言。它使用的文字極為通俗世俗化,它的觀念早就存在人心中,只是人類不曾美好地實踐它。它應該是宗教世俗化,Habermas交談理論的延伸闡述。它的效果會是如何呢?我們拭目以待,但我們不會太樂觀,政治人物與市民,還是會忙碌於爭奪,無暇於公義,多元文化永遠存在著互補與矛盾。還是波普爾那句話:這種文明實際上仍處於嬰儿期,它十分頻繁地遭到很多人類精神領袖的背叛,但儘管存在這個事實,它仍在不斷成長寫到這裡,窗外紛紛飄雪如絮,我想從人類有歷史以來,有不少思想家,不斷在探討應該如何活著。 如何面對公益、公義、內部超越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奧義書、釋迦、孔孟、老子、康德、黑格爾 ..... 讓一切回歸大自然,回歸大自然的目的。 如紛雪飛絮,化無踪影,待明年春,潤濕草木。

 

悲歡歲月
我感謝這次德國台灣讀書會會長,與東家地主的用心與辛勞。 有最進步的視訊設備、豐富的茶點、點心、招呼與照顧。 當然還有朋友們的切磋琢磨,腦力激盪。 使我有機會再度回到年輕時代的好奇情境,自我反思,自我啟蒙。 會後我們到希臘餐廳去續攤,謝謝
Luis 兄的車程,我們交談了一些德國歷史。 平時我們很少見面,聽他說話,除了聽他的商場經驗,我也感覺到他的思路敏捷,意識到他的極具文采。 我們來到 希臘 餐廳,原來這裡是我過去,經常路過的鄉道,我過去常經過這裡的古羅馬式石塊道路,去看我們附近的年輕時代朋友。 我們在餐廳坐了下來,點了菜,然後輕鬆聊天,我們讀書會的朋友,其實我並不很熟,但我們還是打開話匣,樂話家常,氣氛熱絡,我們聊得忘我。 羊排來了,烤馬鈴薯來了,希臘前酒烏酥過後,我們繼續笑談生活並幽默。 啤酒美食之間,我隱約想起我們過去的朋友,她烤的美味多汁烤鴨。 我的朋友過去每年聖誕節期間,都會請我們幾位好友到她家吃飯,那時她的孩子還小,小孩幫媽媽趕面、作包子、包餃子。 現在她搬走了,到別的城市去了,孩子也大了,孩子不知都可好。 我們同被邀請的朋友 N 兄,他學文學,才氣洋溢,沉默而遺世。 後來他在公司工作,每次電腦有問題,我都請教他,他還給我好多軟體,現在還用得很好。 有次他卻在工作時昏了過去,似乎就沒有再意識過來,現在還住院,真是唏噓不已。 人生無常,想著他的孩子與家眷,更是百感交集。 聚餐後,我搭 L 姐便車回家,兩旁白樺稀疏葉子的樹枝,吹打著灰暗的兩旁路燈,天飄著細雨,小雨點在車燈前漫波跳耀,像似活力的生命,又瞬速的飛去。 我想起過去的朋友,悲歡歲月,淒涼也孤獨。
(2010.12.12 草稿. thomas t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