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歡歲月
多元文化的互补与矛盾
2010.12.12

不知有汉,无论晋魏
2010.11.14 午后,我去Grosshansdorf参加一个社团的读书会,我怕夜黑回家,认不得森林曲道,所以没开车,从我家BerneGrosshansdorf, 大约20分钟车程。我在这城市住了那么久,却是第一次搭这一线的郊外捷运S-Bahn。车子慢慢进入森林社区,轨道两旁高耸的橡树与白桦林立,地面泥土是枯萎的褐色落叶。潮湿而宁静,雨水甚丰;茫笼而迷幻,淡雾轻飘 。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上学,来回Blankenesse学生宿舍与大学的捷运。每天坐S-Bahn,看着外边的幻幕住家、安舒青翠园子。我想着未来的人生,该如何选择茫茫的未来呢?我想着希腊神话Troja王子Paris的选择:应该选择赫拉Hera的权位与名利?维纳斯Aphrodite的动人美感?还是雅典娜的知识与智慧?现在在Grosshansdorf车上,不是想着未来,年华不再;而是回忆着过去,老朽自足。我过去做了些什么:保握了康德的真实?还是蝴蝶庄子两不知的怀疑主义?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确足于调和黑格尔的唯心论,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爱恩斯坦狭义相对论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第一动因说。霍金的时间简史,也说明了神创造论的画蛇添足?DNA取代了婆罗门的轮回说?荣格的集体潜意是真可遗传?空色无碍,真空妙有,真是雍容的人生观?
这是最后一站,我拖着身子下车,大罕村,乡间空气清新。Hallo! Hallo! 一对稚幼姐妹骑在脚踏车上,她们的招呼惊醒了我。我另问一位过路老夫人,我要去的路怎么走?他遥指玫瑰园老人院方向。走在路上,街道整齐,宁静无碍,像似童话故事Dornröshen睡美人的Sababurg小城,鸽子盹在屋檐,时间停止了,我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晋魏。幽空寂谷,不知有德国,无论台湾,只有大罕村。

多元文化的失败
这次读书会的题目有三:德国社会党财政专家Sarrazin 的著作:德国自废武功(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德国总统Wulff在不来梅的德国统一20周年演讲:我也是穆士林的总统(Ich bin auch der Präsident der Muslime);德国总理Merkel在基督教民主党青年党员集会与基社党主席Seehofer,对德国多元文化失败的看法。我不想巨细靡遗的记录,我只想根据我主观的了解,大略的提纲挈领:
德国人在战后没有光荣的感觉,只有在类似足球赛的场合,才有民族意识的迸放。不像其它欧洲人,民族是自然的表现。为什么德国人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希特勒在1933年被选为第三帝国元首,实行纳粹(国家社会主义)政策,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1939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德国战败,希特勒死亡。在这十二年执政,希特勒在集中营里,无人性的杀了好多人。尤其是藉着民族主义的国家机器,企图消灭犹太民族。

 

 

http://www.taiwannet.de/t1.gif欲望与公义
战后德国年轻人被教育成,不能有过分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并不是绝对正面的观念。不能有过分的民族主义,其实是人类发展,极为理性的过程,是迈向世界和平的不二法门。对一个健康的民族,我认为,那是好事,不是坏事。从一个人的心理结构,人是由感性欲望与理性公义结构而成的。感性的发展成就人群的互相关照,而成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群居自然的产物,它具有民族生存的凝聚力,它不是坏事。但如果过分强调,尤其透过国家机器渲染,成了民族主义。如此威胁其他民族,而演成战争,伤害彼此民族生存,那就成了人类的坏事。为了和平,那就需要透过理性公义,来综合感性欲望,来淡化民族主义的嚣张。
这感性与理性结构,在德国哲学家康德那里,它是实践理性的二元素。康德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則 Moralische Gesetz,它的內容為:你要常常使欲望原则合符一般(是先验共有的)法则(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孙振青老师译)Handel so,dass 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 我把康德的哲学语言通俗化,它的意思就是:欲望服从良心公义(非公益,公益仍属民族主义、欲望利害)。或者说:感性的抒发,要合符理性的判断。为什么感性要服从理性呢?康德说因为那是道德的義務Pflicht。我们为什么要义务遵守道德法則呢?康德说因为那是尊敬Achtung,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道德法测不是利害关系的为了什么,遵守法则是道德的应该Soll,是义务,是尊敬,它是先验的道德法則。意思是人生下来便有的能力,当欲望不服从良心公义,或说欲望与良心公义发生矛盾,康德定义它为恶。我们可以把先验的道德法則跟先秦思想家孟子作比较:是非之心,生而有之,羞恶之心,生而有之,非由外烁我也。
是非之心是良智,是理性;羞恶之心是道德法則,就是康德的使主觀原則合乎客觀實踐法則。两千年前的孟子劝梁惠王不要交相利,交相战。但两千年来的华夏历史,从东西汉、三国、五代十国、隋唐、宋明,都说明了胜者为王的历史交替,只有集团朝代的利害,公义无影。两百年前的康德,总结启蒙运动,为人类永久和平立下建议。但欧洲近代史,没有比君士坦丁的东西罗马帝国、征服萨克森的法兰克卡尔大帝(800AD英文为查理曼大帝)、奥图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理性到哪里去。普鲁士1871年的统一德国,后来更演变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希特勒恐怖政权。思想家哲学家的谆谆提示、苦口婆心,从来没有受到政权驰骋者的重视。这是人类的命运,1859年达尔文提出生物生存竞争,自然淘汰的理论。这个理论不止动物界有效,对人类亦有效,人类的历史,人的演化一直伴随着利害争斗,视公义如粪土。人类具有动物性,但人类又多了道德性。亚里斯多德为人作了定义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却矛盾的时间长,互补的时间短。民族国家之间,理性只是瞬间的闪烁,而争夺却挥之不去。历史的行径理性一直苍白蹉跎于雪地,而感性却大阔迈步在多彩姿的原野。人类不知何时才能从争夺战争中学习到教训?人类何时才能觉醒向上提升?康德的启蒙尊重何时了?

争夺与法哲学
欲望与公义之间,人有自由意志,人先验能力会选择理性公义,但人却不必然会选择理性公义,这是人类的自然本性。在这人性的矛盾与互补之间,人类透过法哲学,发展出最低标准的道德要求,即法律的自然法。尤其是启蒙年代后的发展,它的最重要内涵,便是人权的基本观念。联合国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论其种族、肤色、性别、语言、财产、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其他出身、身份。
而德国基本法的前言:1.人的尊严是不可侵犯的。国家有义务强制尊重保护它。2.于是德国人民认知不可侵犯与不可剥夺的人权,是为每个人类社群,成为和平与正义世界的根据。
(1) Die Würde des Menschen ist unantastbar. Sie zu achten und zu schützen ist Verpflichtung aller staatlichen Gewalt.
(2) Das Deutsche Volk bekennt sich darum zu unverletzlichen und unveräußerlichen Menschenrechten als Grundlage jeder menschlichen Gemeinschaft, des Friedens und der Gerechtigkeit in der Welt.

上面这两个文件,并没有要求人类作出高道德的公义理性的实践,但却要求最低的道德标准,它是对人类人性的尊重。但也要求人性感性对争夺的节制。国家与民族无限制的争斗,是战争的温床,是对世界和平的戕贼。由人权宣言与宪法的法律途径,来处理感性争夺与理性公义的矛盾。虽然只是高道德的消极,但却给人类最基本的人性自由,耐性的尊重,它期待更积极理性的启蒙,如此法制亦不失为世俗的和平之道。我们回顾德国的希特勒教训,在它基本法的前提下,这个国家不应该再有民族主义的死灰复燃。理性主义曾经是,现在也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特性,启蒙运动曾在这土地灿烂辉煌,她有傲世的理性主义哲学历史。我们祝福这勤劳精进,拙朴憨厚,思维细腻,不善华众取宠的民族,回归曾经光荣的历史轨迹。

 

赫斯(黑塞)的回歸田園
透过国际组织,人类长期透过武力解决的历史,似乎有了缓和。但我们也知道,这些人类争斗的主动权,仍然控制在大国霸权手中,争斗由武力转向经济,世界仍以利害为主导,媒体控制人们的思维,人们难窥霸权的真实,我们看到的只是政治的表象,公义仍然一筹莫展。1934年德国诺贝尔文学家Hermann Hesse寫了一篇神學小品《Ein Stückchen Theologie,總結他的人生心得,他把人生分爲三個階段與兩個觀點。三個階段:純潔(Unschuld)的赤子童年時代;接著是污染(Schuld)的第二階段,亞當吃了蘋果,張開眼睛,有了知識,有了價值觀。就是說人對事物的真假,道德的善惡,公義的堅持,美醜的文化與宗教的信仰,有了判斷;第三個階段是超越道德與規律,回歸彼岸,回歸伊甸園,回歸田園的年代。Hesse依照他一生的經驗認爲,人的欲望追求是必然,合乎良心只是應然;欲望是絕對的,願意服從良心只是相對的。要人的主觀原則時時服從客觀普遍法則,希望人的欲望時時服從社會公義,那是不可能的。整個社會的人都服從社會公義,那更不可能。所以Hesse說,完全的服從,百分百的服務,公義是不可能達到的,善是不可能完成的。(参考歸去來兮。执意公义的人只能背十字架,回歸田園是不错的选择。(Zum Erleben eines Zustandes jenseits von Moral und Gesetz)。乱邦不居,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以也。

 

总结与主题
上面我们谈了德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它引起世界大战。我们透过人的心理结构,欲望
公义与自由意志,并引用康德的实践理性哲学来解释极端民族主义的道德之恶。人的自由意志,不必然会服从公义,因而戕害其他民族,它是一种道德之恶。为了抑制民族主义意志,而透过人权宣言基本法的法律来限制无所忌惮的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意志否定先验的良心公义,民族主义是对外的。
现在我们回来讨论,民族或国家之内的矛盾与互补。先从我个人对国家的关系,再说我个人与国家之内其他族群或个人的关系。前者为上下关系,后者为平行关系。亚里斯多德的法哲学说前者为
justitia distributive;后者为justitia commutativa我们先谈这两种关系的法哲学,即自然法,然后引出盧梭与孟德斯鸠的自然法。再谈这些学说的人性心理结构,与人性感性的缺失。进而如何透过法律来制约人性的缺失,最后又如何透过理性哲学的交谈理论(Diskurstheorie Jürgen Habermas)来弥补它。我们的整个说明,都围绕着我所了解的我们读书会的讨论:德国多元文的矛盾与互补。

后天感性的国家认同
先谈上下关系,我对国家的关系。从我最亲近的圈子家庭开始,然后是我的亲戚
朋友,社交工作圈子,最后是国家,或是政治圈子。这些圈子多是因感性(也可能是公益)而结合的圈子,是自然不过的。公民与国家的法律关系是上下法律justitia distributive关系。公民要尽义务,如纳税国家要保护人民,它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公共法律öffentliche Recht关系极为清楚。但国家这个观念,对我们这些非原住民,除了简单的上下法律公共关系外。还增加了心理的认同问题,我是认同德国呢?还是认同台湾呢?这个认同问题,德国哲学家 Hans-Georg Gadamer (1900- 2002 in Heidelberg)的詮釋學Hermeneutik理论,对这问题有精辟的论证。现在我们只是简单的说,认同国家并无逻辑的根据,也与论证推理无关,并无对错问题。它是后天环境自然而然,是感性的范畴。认同国家不存在着叛国与爱国的问题,叛国与爱国只是特定教育体制下的偏见(Vorurteil, Gadamer用语)观念。战国时代商鞅是魏国人,却为秦孝公变法;韩非子是韩国人,也为秦王政服务;李斯是楚国人,但却成了秦国宰相。我们会骂这些天才是叛国吗?多少移民在为美国服务,多少非原住民足球球员,在为德国队踢足球,他们都叛国了吗?为什么说日本好,就是汉奸?我们从小被教育成,咒骂叛国,歌颂爱国,我们从不省思:我们的教育症结。被教育的烙印,却留在我们的潜意识,我从不反省的,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国家认同是感性是后天的,没有先天逻辑推理的对错问题。我们实在没必要承担民族主义的包袱,更没有必要承担利害走向的政党十字架,我们只有担负先天公义的十字架。接着我们说,住在德国,无论你认同德国也好,还是认同台湾也好,对外来移民,都一样存在着多元文化的问题。德国族群之间多文化的矛盾,这是我们读书会这次的主题,我们在底下族群相互交往的平行关系时,我们还会透过Habermas的交谈理论Popper的开放社会理论谈到它。

宗教信仰的结构
跟国家认同的上下关系相类似,还有一个重要的论题,它便是宗教信仰,这跟我们讨论的多元文化汲汲相关,而主要是基督宗教信仰与穆士林信仰,跟佛教比较无关。我把宗教起源的认识因素,及它们的历史发展,简单的探索一下,这样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多元文化的宗教矛盾,而有所取择与斟酌。从哲学的认识论,我把世界分为可认识的现象界,与不可认识的本体界。现象界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即经验与逻辑的互摄,而认识现象界的真实,最具体的便是科学的内涵,它的特性便是:可以验证的,可以证实的知识。人类并不满足可以证实的知识,接着用纯粹理性(智慧)认知不能证实的存在,比如善有善报、将欲歙之.必故张之(老子36章)等等。这个观念,在经验上常常是真的如此,但并不像科学那么可以验证绝对,它会有例外。
再接着我们的求知欲,不但不满足知识与智慧的内涵,我们还试图欲进入不可了解的本体。不可了解的本体,佛学说它不可说,不可说,既是空。基督宗教与穆士林对不可了解的本体,不说是空,而强要说,而说那存在着上帝或阿拉。然后又对上帝或阿拉扩大诠释,上帝是三位一体,阿拉是真主等等..。但那只是信仰,无法验证(参考
逝水年華)。既然如前面说的,本体不可认识,对本体只能是信仰,信仰的内容当然不能证实。而对本体的扩大解释,当然会是南辕北撤。所以基督宗教与穆斯林的宗教歧异,也就理所当然了,不用着疑了。本体内的内涵都是不可验证的,但它们都具有不可理喻的神秘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宗教会有无限的神秘感。人在不可理解的本体神秘,与可理解的理性智慧之间,寻寻觅觅的来回徘徊。这无限的神秘感觉,正是康德所说的:大自然的壮丽之美erhaben;而可理解的理性智慧,正是人反省的目的判斷力telelogische Urteilkraft(康德用语)。接着我们来简说基督宗教与穆斯林的历史与教义:

 

基督旧教简史与教义
基督宗教起源于犹太教的旧约与耶稣门徒的新约。基督宗教传到罗马后,一开始它还是非法宗教,因为当时罗马已有原有的多神太阳神信仰,基督徒的宗教崇拜只能在罗马的地窖中进行。一直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13年颁布米兰诏书,基督宗教才成为合法信仰,基督徒的崇拜才能由地窖中转为合法地面化。而且基督信仰也藉着君士坦丁大帝的东西罗马帝国,把基督信仰传到整个罗马帝国。信仰的人多了,信仰教义也开始了分歧,君士坦丁大帝为了帝国思想单一化,罗马皇帝藉着四次宗教大公会议会的召开,把基督教义统一化
1。接着又因东西罗马帝国的分裂,政治背景迥异,基督宗教也分裂为罗马天主教与希腊正教。西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罗马天主教取代了位居罗马的西罗马帝国统治地位,天主教成为旧罗马帝国政治的主导中心。后来的一千年时间,罗马天主教与西欧政治国王间互为倾轧,政教之争互有消长。

1:第一次大公會議由君士坦丁大帝於325AD在小亞西亞Nicaea召開,這次大公會議要處理耶蘇是誰的問題?是神?還是人?當時的爭議有兩派,來自利比亞的Arius神父認為耶蘇基督是人,又具有神性.來自亞力山大城的Athanasius認為耶蘇是神.大公會議的結果認定,Athanasius的講法正確的,耶蘇是神.Arius神父的主張:耶蘇是人,具有神性,就成了邪說.一個神的根本問題,在人的會議中就解決了.Athanasius後來被教會尊為聖人.
第二次大公會議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這次大公會議要解決神是一位還是三位的問題,即三位一體的問題.大公會議結果認為:神是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第三次大公會議於431年由
拜占庭皇帝狄奧多西斯二世在今日土耳其的Ephesos舉行,處理瑪麗亞的神性之爭,會議結果決定了瑪麗亞為聖母Theotokos的教義.第四次大公會議451年在今日的土耳其Kadikoy召開,結果制定了信經,它是基督宗教的重要經文.Kadikoy古時叫Chalcedon,所以這個信經就稱為Chalcedon信經.這個信經一直在今天的彌撒中還在被重複.“我們相信唯一的神,全能的父,有形無形的創造者,並相信唯一的主,耶蘇基督,神之子,....”我曾去過Kadikoy旅遊,她今日是Bosporus海峽旁邊的一個小古城.想著當年的世紀大辯論,它影響了基督宗教一千多年來的基本信仰.

基督新教
接着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宗教也发生了革命与改革。主要为1517年的德国马丁路德反罗马教皇权威的宗教革命,1533年的英国亨利八世因婚姻引起的宗教改革,与1536法国加尔文教义问题的宗教改革。因为宗教改革使欧洲思想走向现代化,十六世纪初期是欧洲,也是世界划时代的年代。

十六世纪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主导日耳曼政治的年代,年轻的修道院修士马丁路德有次獨自默想聖經時,他忽然頓悟到:上帝的公義必經由信仰而所得,不能单靠人的行善。因信仰而成公義而救赎,是路德的信仰中心,後來WittenbergSchloss教堂95條論證,包括反贖罪卷,反對間接告解,都來自這年輕時代的頓悟,这是路德宗教的心路历程。但如果没有当时的外在历史条件,路德的宗教革命也是不可能的,当时梵蒂冈正为兴建教堂而发贖罪卷。而路德居住所在的萨克森王国,也想脱离罗马的统治,萨克森国王于是怂恿着路德对抗梵蒂冈,作为后盾。於是開始了文藝復興的宗教革命,也開始了德意志現代化的里程碑经过一百年的酝酿,1618-1648年发生了三十年的宗教战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的北部的路德的新教,与南部的罗马天主教。路德新教与天主教的根本不同教义:新教反对教宗的权威;人可直接与神沟通,无须透过天主教神父;救赎透过信仰,而不是天主教认为的作善事。
加爾文(法国人,主要在日内瓦工作) 反对罗马天主教,反对英国国教,却赞成路德的“信而成义“理论,救不能靠作善事,而须靠神的揀選。新教加爾文与路德,都强调信仰为基督信仰的不二法门,加爾文教派是清教徒与长老教会的前身。这跟我们前面说的宗教起源的认识因素是信仰,是相符的,宗教的逻辑论证、科学论证,是苍白无力的。

空色无碍与矛盾
宗教从哲学认识论说来,是可以补足验证科学的有限性,宗教与科学应该是互补的。本体与现象是互补的,也就是佛学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色无碍。但如果本体中的宗教与科学发生矛盾了,该如何处理这矛盾呢?那一定其中一个有问题,是科学的讲法错了,还是宗教讲法错了。我们举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神七天创造天地,自然科学说宇宙从大爆炸开始,圣经讲的不是真实,它讲的是神话,是犹太人的想法。神用泥土造人,科学说人是演化来的,圣经的观法不对。新约说玛丽亚童真生子,新约的讲法不对。宗教说圣经的说法不能有错,那如何解释上面的例子,那就听神学家的解释了,我们这里不想再注解。教会说地球不能动,科学家伽里略说地在动,今日了解,动静是相对的,但我们方便说,地在动,教会也承认过去的错误。教会与圣经,现在都没有绝对的权威了,错了就承认,这样并不会动摇教会的存在。教会与科学也可以展开对谈,不过科学是不会越轨谈宗教的事,宗教也了解,宗教应该倾听科学的进步,两者现在平安无事,是互补,不是矛盾。宗教与政治呢?在欧洲的大势是: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除非政治太过火,教会才会批评它,相反也是。但这里有个困境,一般政治的制度,只关心市民的利益,不太讲公义的问题,而公义却是宗教的价值,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以后再谈。

罄竹难书的宗教史
基督宗教的历史两千年,在它传教的过程,它的错误可说罄竹难书,我们似乎也可以稍作回忆。基督宗教传到罗马后,一开始它还是非法宗教,一直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13年颁布米兰诏书,基督宗教才成为合法信仰。基督信仰也藉着君士坦丁大帝的东西罗马帝国,把基督信仰传到整个罗马帝国。
基督宗教由被迫害,现在开始迫害别人了。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Osiris-Apis神廟的旁邊,有个歷史有名的亞力山大圖書館.安東尼送給克里歐佩特拉的七十萬卷手稿,就存放在裡頭基督教來了,把圖書館燒了還把附近亞力山大大學的女教師海佩西雅 (Hypatia, 370AD -415AD),剁成肉塊,丟給狗吃这个惨无人道的暴行,距基督徒被压迫的年代,只有一百年。亚历山大城這個地區原來是地球上,學術最盛的地方,全世界的博學之士,聚集於此基督教來了,剷除異己,開始了黑暗時代基督教的大一統,它的代價是沉重的,它是人類的大悲劇接着是中世纪的政教之争,教皇跟皇帝们争领导权。所争夺不是正义之争,只是利害之争。讲起来宗教争利害,确实不是太光彩,旧教一直在做这些令人叹息的事。接着十字军东征,现在从政治的利害争到经济的利害。前后八次,一直到十三世纪,后来教皇还被法王幽禁在法国的Avion。一千年来,大多教皇真是乏善可陈。幸亏靠许多修院与修会,比如方剂格会、本笃会、耶稣会…,支撑着天主教会,他们默默扮演人类善良的一面,使天主教到今天,仍能企立不动。1517年后,就开始宗教革命了,有了挑战,天主教会也开始一些改革。我们还必须知道一些天主教,对付异教徒的宗教审判机构,所谓Inquisition。它是极为可怕的机构,好多异己人士,因它上了火刑被烧死,包括在马丁路德前的第一位宗教改革者胡斯(Hus1368-1415,捷克人 )。这种火刑,后来还被后来新教的尔文教派短期使用。都过去了,历史留下斑斑点点的遗迹,也留下空馀恨,还有雄伟的建筑。我们祝福基督宗教,在新的时代,宗教世俗化的世纪,扮演正面的角色。在人间之爱,与社会正义,我们引颈企盼的公义。

穆斯林信仰
穆罕默德(570-632AD)于第七世紀在麥加作商業活動,后又前往麦地那。他從猶太人與基督徒的口中略知基督宗教与犹太教一二。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又想著自己的傳統信仰:多神的偶像崇拜。后来他自稱得到神的啟示,並自稱先知。他認為:1.中東傳統的多神偶像崇拜是錯誤的;2.自己是先知,耶蘇是先知,如此化解了基督信仰:耶蘇是神還是人的爭辯,也避开了三位一体的问题;3.神的名子叫阿拉,如此避免與猶太教一神教糾纏不清。這樣便開始了回教信仰的新紀元,从第七世纪到十四纪是穆士林鼎盛的世纪,穆士林只发了五十年的工夫,便藉着可兰经,征服整个阿拉伯世界。


神秘可兰经
可兰经是穆罕默德先知,覆诵阿拉神的启示记载,在穆罕默德死后二十年后,集成的经典。我们非阿拉伯人,现在读可兰经,便会觉得味如嚼蜡。可兰经内容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哲理,也没有如新约圣经带来新的福音。它只是重覆人们心中已经知道的道理,这些道理,神教穆罕默德先知再重覆。但据说可兰经如果用阿拉伯文来传诵,却使人有如醉如痴的感觉。我们无法了解它的神秘,只能透过歌星演唱会,如阿妹阿密特的魅力与疯狂来体会它。我想起年轻时有次参加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大弥撒,弥撒中唱着kyrie eleison(希腊文,主!我)Gregorian的古典曲调,它使信徒顿时宁静、安详、和谐。从现在语义学的观念,每种语言都有它特有的魅力,不只传送信息,更感染族群感性情绪。我们后面还会谈到当代德国哲学家透过语言学,来述说人类彼此间的交谈理论,语言本身带着超越理性的传递感觉。每本佛教经典,最前头都有一段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声音的魅力与香味的和谐,帮助人们进入理解更深的境界。据说无数阿拉伯人,听到可兰经的传诵,便会感到它的神秘,而皈依宗教。

穆斯林的兴衰

穆罕默德在西元632年過世,於是便發生了穆士林繼承的問題,結果分成兩派。其中一派叫什葉派,以穆罕默德的女兒Fatima為繼承人,信仰人口,以伊朗、伊拉克地區為主,佔穆士林總人口的十分之一。給世人的印象,它比較沒有宗教的容忍,中國歷史稱它為為綠衣大食。大食即Taziks,它的名字來自古波斯地區的族群,是阿拉伯的先祖,唐朝把大食當作穆士林阿拉伯的泛稱。另外一派,以穆罕默德的岳父為繼承人,稱為遜尼派,這派一開始的繼承人,是透過選舉而選出的,它的信眾較多,佔穆士林總人口的十分之九,穆士林總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遜尼派一開始透過選舉選出,稱為哈里發Kalif。穆罕默德的岳父過世後,有四位哈里發共治的時代。後來哈里發卻產生了世襲的王朝,第一個王朝叫Omaijaden,建都在大馬士革。西元750OmaijadenAbbasiden消滅,取而代之,中國歷史稱Abbasiden王朝的穆士林為黑衣大食。Omaijaden王朝的唯一生存者Abd ar-Rahman I. 經北非,逃亡到西班牙,主要在AndalusienCórdoba,繼續Omaijaden王朝(756-1031),中國歷史稱他們為白衣大食。穆士林在西班牙统治了约七百年。1492年來自CastillaIsabella 一世女王戰勝了摩爾人 (711-1492)。战胜了穆士林的摩尔人,也结束了穆士林的历史鼎盛。穆士林文化开始衰退,一直到二十世纪,穆士林一觉醒来,开始与西方世界再争长短。

 

穆士林的容忍与不容忍
穆罕默德先知,从神学上,并没有否定犹太教与基督宗教的先知,就是说,穆罕默德的信仰具有宗教史的连续性。从政策上,他承认其他信仰,容忍其他信仰,也不强迫异教徒信他的穆斯林。在他控制的穆斯林帝国,犹太教与基督宗教不须改该信伊斯兰教,只须缴税。人说回教一手拿可兰经,一手拿刀传教,这说法是不合历史的。我们举奥图曼帝国为例,1453年奥图曼灭了东罗马君士坦丁堡,继而控制了巴尔干半岛,奥图曼帝国为了正常的税收,巴尔干的住民,仍可选择他原来的天主教、犹太教、还有东方正教。但它的后遗症,至今巴尔干成了宗教战争的火药库。一直到奥图曼灭亡前,帝国内实行伊斯兰的法律,但非伊斯兰信徒,则遵守他们原来非伊斯兰的法律。1923奥图曼帝国为凯末尔取代,实行共和国,政治与宗教分离,穆斯林进行世俗化。我们觉得穆斯林对异教徒是容忍的,但对他们认为的不公义,是不能忍耐的。比如伊朗什叶派,对巴勒维国王的不公义是不能忍耐的。公义是良心的认定,有的人认为那是不公义的,但有的人并不如此认为。911炸双子星的穆斯林年轻人,认为美国布希总统行不义政策,是没良心的,所以炸双子星。但大多数的美国人认为,炸双子星本身就是不义的。藉宗教的公义,行政治报复,它公义的正当性是值得怀疑的。

 

宗教公义的困境
穆斯林进行世俗化,土耳其实行民主政治。我们前面说过,民主政治解决了市民、族群之间的利益矛盾之争,处理利益之争,民主政治不失为比较好的制度。但民主政治却不善于解决社会公义问题,而公义却是宗教存在的重要意义。不仅在基督宗教如此,伊斯兰教也是这样。所以当时第七世纪开始,以社会公义为标榜的穆士林阿拉伯国家,都实行政教合一。现在除了土耳其、埃及穆士林宗教世俗化之外,大都国家还保留传统,伊朗的什叶派背景更是如此。政教合一,可以处理公义问题,但必然会处理公义问题吗?两者没有因果的必然关系。而这理性的公义,它的内涵并不是人人没有差异的观念,把正义托神之名(神本来就是本体,不是容易了解的东西)。然后把这认为是神的公义,与政治连接起来,这未免太危险了。由人理性推理的正义与藉神之名连接,再付诸政治实践并不适宜。虽然把正义跟国家连接起来,是相当诱人的事,柏拉图就赞成由公义的哲学家,来领导政治,现在的人也认为那不可行。华夏文化,也有英明圣君的说法,皇帝一个人说了话算数。我们万亿人口,怎能靠一个人的良心发现,或少数当权者无所忌惮的长期统治。而且从历史经验,政教合一的领导者,多把政治导向个人私益,或国家利益而成为被诟病的集体主义。我们说的历史经验,罗马教皇是活生生的例子,穆斯林卡里发的统治,也没有为公义做了哪些被人称赞的贡献。看来政教合一,或说公义透过政治来实践,在可以看到的未来是悲观的。虽然如此,集体国家不能带来公义,但在历史上却有数不清的个人,或团体为公义而工作。但这些人最后大多以悲剧收场,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刺杀希特勒的Claus Schenk Graf von Stauffenberg,太多太多了,但多以悲剧收场,包括十字架上的基督。康德的道德法测:你要常常使欲望服从良心公义。但公义者常悲剧,而反公义者却常得好处而快乐。波普尔安慰我们:
这种文明实际上仍处于婴儿期,它十分频繁地遭到很多人类精神领袖的背叛,但尽管存在这个事实,它仍在不断成长。Hesse为困倦的灵魂寻找退场机制:第三個階段是超越道德與規律,回歸彼岸,回歸伊甸園,回歸田園的年代,归去来兮。我们只能在民主的机制下,盼望社会有更多正义的人士,等待无止境的启蒙,等待演化的提升,等待摩西亚,千手观音扶起抖落的灵魂,kyrie eleisonkyrie eleison!讲完基督宗教与穆士林的教义与历史,我们现在来谈一般的宗教自由。

 

诠释学与信仰自由
我们根据认识论,说过宗教的起源,它们属于不可证实的本体范畴。既然属于不可证实的范畴,那我们也就无法辨认穆斯林还是基督宗教,何者才是真理?穆斯林教友信穆斯林基督徒信基督宗教。Gadamer 的詮釋學说,为何人类会有信仰不同宗教的问题?那是因为后天环境的风俗教育养成。在欧洲地区,因为环境风俗,一般人倾向于信基督宗教阿拉伯地区,一般人倾向于信穆斯林。信仰那个宗教,它不是先天的观念,也无法用逻辑圆满推理,信仰并无真、假、对、错的问题,因为它的内容属于不可证实的彼岸本体。既然这样,所以人权宣言就制定属于本体范畴的,宗教信仰的自由与权利。除了不可认识范畴的本体的信仰自由,人权宣言也制定了可以认识的现象界(非本体)的政治信仰的自由与权利。
依照詮釋學的解说,或者可说法哲学上下法学justitia distributive关系所制定的人权宣言(基本的道德公义),人人都遵守这无上命令的宪法权威(基本的国家公益),理当很简单的就解决了人类信仰自由的问题与矛盾。但事实的现实社群人际关系,仍然充满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的矛盾。我们当回到亚里斯多德的相互法学justitia commutativa关系,即平行的人际关系

盧梭与孟德斯鸠

Justitia commutativa指的是私人相互平行的法律关系,而后定出私人之间的契约。它的法哲学根据,是人的本性作根据的自然法。启蒙运动后,这自然法发展出乐观与悲观的两种不同的演绎。前者代表人物为盧梭,后者为孟德斯鸠。盧梭是自由主义者,他有名的哲学名作是愛彌兒(Emile1762),他說:”人類從自由的自然狀況中開始,人把自己放在這個架構中。在這個架構中,人自愛自己,從而愛別人。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產生了財富與分工,也產生了社會、習俗與文化。”同样的他的社會契約論(Contrat social 1762)主要精神,也是人生而自由,又如何在社群中保持自由。他說:”問題是找出這樣一個結社,它要用全力去防禦和保護每個結社成員的人身與財務.而且其中每個人雖然與所有的人聯合起來,仍舊可以單獨服從自己,和以前還是一樣的自由.這就是社會契約為解決的根本問題。
跟盧梭相法的悲观自然法主张,是孟德斯鸠。它的重要着作是
论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1748)孟德斯鸠认为人生下来就会伤害别人的自由,国家应定法律限定坏人的自由,法律是理性的體現。孟德斯鸠的自然法要限定人的自由,盧梭的自然法要给人自由。但无论如何都是以定法律为手段,而解决市民之间的矛盾。除了自然法的理论与立法,我们或许还可以透过哲学的人性观点,来了解人的感性结构。然后用非法律的途径,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的矛盾。

感性的先秦善恶结构
我们前面说过,人的结合主要是感性为基础的结合。感性即人性,也就是康德所说的欲望原则Maxime deines Willens。它包括了人性的两方面:恻隐之心(孟子仁也,孟子演绎为人性善),与争夺之心(荀子性恶篇,荀子演绎为人性恶)。也就是盧梭
乐观的生而自由,与孟德斯鸠悲观的伤害别人的自由。感性的人性有这两面性,宗教都强调他的乐观部分,基督教说爱人如己,佛教说人的慈悲之心。認識自己的感性,少些争夺,多些关心别人,会有幸福的感觉。打開心內的門窗與人接觸,面向世界,在紅塵處發現珍珠,在平凡處發現生命的驚奇。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少些争夺,多些关心别人。为了限制人先天感性的争夺,社会发展出后天的节制,它有盧梭、孟德斯鸠说的法律;孟子说的辞让之心,礼也,即习俗;还有荀子说的后天的教育学习。


韩非子的五蠹
我们发点时间多谈法治,除了亚里斯多德、盧梭、孟德斯鸠说的法制观念,先秦也有法家思想,我们主要是论韩非子的五蠹。韩非子反对儒家的颂古非今,反对儒家的仁义治国,他主张要面对当今现实,主张法治治国。他说:儒士鼓吹先王之道,假藉仁义,扰乱当今的法令,动摇君主的决心,是邦之蠹也,是国家的蛀虫。除儒士外,游侠、纵横家、肆意行贿、商是为五蠹,这五种人都是国家的蛀虫韩非子的思想,受到秦始皇的赏识,说:我如果能跟这个人作朋友,死而无憾矣。韩非子来到秦国,因统一六国的理念,却与秦始皇的想法矛盾不一样。韩非子被宰相李斯用毒,饮鸠而亡。韩非子的见证,治理一个国家的矛盾,不只有法律,还有政治问题。还有我们上面说的,道德、习俗(媒体)、教育问题。吕氏春秋说法家惨礉少恩,意思是严酷、苛刻。他批评韩非子种种阴谋权术。法治是现代国家不可少的制度之一,但不是全部。以为它是唯一的,它便会被当权者,利用来排除异己的手段。透过法律排斥异己,当今世界,比比皆是。


德国的宗教矛盾

现在我们回来具体说感性,以感性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人际的平行矛盾。比如人际之间的宗教信仰矛盾,我们讨论的德国现在宗教矛盾,指的是基督宗教与穆斯林信仰的矛盾。宗教产生的哲学原因,我们前面说过,它的内涵是人类对本体的穷究,它是不可证实的东西。而它的教义演绎,也是南辕北撤的,我们并无法证明,谁更具真理。它的宗教历史纪录,也无法证明,何者更文明,何者更接近神的旨意。Gadamer的詮釋學说,人类会有不同宗教信仰,是因为后天环境的风俗教育养成。为了处理这矛盾,由法哲学自然法的上下关系法律,有人权宣言的的宗教自由保证,德国基本法也尊重这人权的不可侵犯法。人际关系的平行关系法律,也以尊重各宗教信仰自由为依据。照理有了法律保证,宗教之间的互相尊重应该是没问题了,但事实在德国,宗教间的相处并不是完全和谐。他的矛盾正如Gadamer说的,这是人的偏见(Vorurteil)。在不来梅,庆祝德国统一二十周年的时候,德国总统Wulff宣示说:我也是穆士林的总统(Ich bin auch der Präsident der Muslime),这表示德国宗教偏见的严重性。这宗教的矛盾,似乎不能单靠法律来解决,这是文化上的差异问题。为处理这文化上的矛盾问题,当代德国哲学家Jürgen Habermas提出理性的交谈理论(Diskurstheorie),它应该是德国两百多年来启蒙运动永远没有停止的连续。我们后面还有借助Sarrazin 的著作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来详谈这问题。

 

民族性的先天与后天

在说到交谈理论的处方前,我们先谈德国的族群矛盾,它跟宗教矛盾是一对孿生兄弟,两者都存在着人际间平行的矛盾或互补,或说对抗与和解。我们先说一般人对德国日耳曼民族的印象如何呢?勤俭、拙朴、认真、理性。法国人呢?浪漫、享受、感性。英国人呢?经验、创意、实际、绅士。这些印象,是大慨而言,是一般而言。当然不是每个德国人都勤俭、拙朴、认真、理性。这些民族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文化养成的?一个人的天生天分与个性是有的,比如有的人天生就很有音乐细胞,有的人很有数学天分。如果我有这样的天分,又有后天很好的环境养成,那我可能就是莫扎特,或可能是数学家。我可能出生在奥匈帝国,可能出生在布拉格。我是天才,不会因为我的民族是日耳曼,还是英格鲁撒克森,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每个民族都有先天能力强的人,每个国家也都有天才基因的人。但我们可说,这些天才基因的人,不会在那个民族特别多,或特别少。德国有天才基因的人不会特别多,土耳其有天才基因的人也不会特别少。每个民族先天能力的分布,都成高斯(Gauss)曲线分布的钟形排列,强者弱者都是两边的少数。但为什么会有的国家会出特别多的诺贝尔得奖人,因为这些国家环境,特别注意人才的投资,特别有学术风气,它的文化特别拙朴、认真、理性。它的文化特别重经验归纳、有创意。犹太人不是天生特别聪明,但有成就的人特别多。因为犹太人没有国家两千年,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团结,省吃节用。他们在学术界、经济上都特别照顾自己的人。所以在科学界他们有成就,经济上有自己的王国。他们后天成就引起的自信,自称自己是耶和华的选民。
那流浪的吉普赛人又如何解释呢?不能说他们先天的基因不好吗?不能。我们只能说,正如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的,他们在很多地方,对后天环境的挑战没有成功。正如十八世纪,欧洲对后天的挑战成功了,而清朝人对后天的挑战失败了。我们不能说犹太人、欧洲人的基因好,而吉普赛人、清朝人的基因不好,问题只是后天的挑战。我们再画蛇添足一下吉普赛人,吉普赛人在西班牙是合法的,他们在那里并不流浪。尤其在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安达卢西亚混合着吉普赛人、阿拉伯摩尔人、与西班牙人的血统,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看吉普赛人的吉塔舞,再看他的斗牛士,你会热血奔放。
美國作家海明威來過西班牙,寫了一本午後的死亡Death in the afternoon,就是描寫西班牙的鬥牛。海明威說,西班牙人熱衷死亡。它的熱衷蕴含着吉普赛人、阿拉伯摩尔人、与西班牙人的流血。它是武士道精神,也是藝術。法国比才歌剧家寫的卡門,就在Andalusien,我们觉得安达卢西亚的天空,热得叫人透不过气,Guadalquivir的河风吹不散吉普赛人的热情现在我们来说另一北方冷静的民族,日耳曼人十五世纪来的挑战:

 

德意志的民族灵魂

德意志神圣罗马在1806年被拿破仑打败灭亡日耳曼民族呈现四分五裂的封建王国普鲁士宰相俾斯麦1871年统一德国。在这以前,德国从1517的马丁路德宗教革命,经 1618 1648的宗教战争,然后与欧洲共同进行启蒙运动。在1806-1871这六十年之间,普鲁士也进行民族认同的工作。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发表他有名的告德意志民族書 (Reden an die dt.Nation 1807-1808)他喚起德意志民族的靈魂一篇短短的演講他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費希特的哲學後來也影響了日耳曼哲学家謝林Schelling與黑格爾。
黑格爾 (1770-1831) 哲學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他深受康德哲學的影響。康德的批判哲学是理性主义的高峰,康德(1724-1804)把世界分成為可以認識的現象界 Phaenomie與不能認識的本體界 Nominum。黑格爾認為既然本體界不能認識它,何必談它,徒增困擾。於是他取消本體界然後用邏輯、自然、精神哲学的辯證來解說他的哲學。透過辯證法,他把康德的三部,分別講真、善、美的批判哲學,都辯證在他的唯心體系中。黑格尔的精神哲學分為主觀精神Subj.Geist,客觀精神Obj.Geist與絕對精神Absolute Geist的辩证客觀精神分為三部份:i.法律Das Rechtii.道德Die Moralitaetiii.習俗Die Sittlichkeit習俗分成三部份i.家庭Die Familieii.社會Die buergerliche Gesellschaftiii.國家Der Staat的辩证。黑格尔国家的观念,后来发展成集体主义,他对德国以后的国家发展,起着精神的主导作用。(我们等下,还会特别论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与黑格尔同时在耶那Jena大学(在魏玛wiemar附近)教书的,还有叔本華,那时十九世纪耶那大学是德国学术(哲学与文学)的重镇,人才薈集,包括歌德与席勒都在Thüringen 丘陵的沙勒Saal畔,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二十世纪德国学术才转到哥廷根大学,转变以数学与物理学为主流,包括爱因斯坦数学家 Gauss 高斯哥本哈根学派物理学家Bohr波尔测不准定律的埃森贝克Heisenberg形式系统的数学家Hilbert希爾伯特。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 同黑格尔一样,也受康德哲學的影響。但卻極力反對黑格爾因為黑格爾取消了康德的本體界。叔本華接受康德的本體界,並說本體就是意志,或說欲望,這個欲望是人類痛苦的因由叔本華認為取消痛苦,暫時可以透過藝術,而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禁欲。叔本華的哲学当时没有受到主流思想--唯心主義的認同。叔本華只單打獨鬥然而他死後,他的哲學卻受到尼采的激賞也影響了近代的存在主義。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受叔本華的意志形上學即接受本體即意志的看法。然而尼采並不接受叔本華把自由意志與基督教的拯救說或救贖說結合在一起, 更反對基督教的愛情慈悲說,

他說上帝已死。他把叔本華的意志肯定,變為他的權力的意志 Der Wille zur Macht 然後在這基礎上創建新人類新面貌的人类這便是尼采的超人Uebermenschen,尼采以超人來代替上帝人们常有这样的批论说,黑格尔的国家集体观念,发展了尼采的超人权力意志,又影响了希特勒的国家家社会主义,即纳粹。是这样子吗?我觉得这样的演绎有点怠惰。汽车的发明应为车祸的发生负责吗?出了希特勒,我们再讲一个影响世界思维的德国思想家,即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唯物辯證論、歷史唯物論、政治經濟學,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主与宣言。一百五十年来,撼动了整个世界,我们都直接间接受他的思想影响。马克思的根本思想基础是唯物论,它的唯物论来的德国哲学费尔巴哈。费尔巴哈的唯物论,从批判柏拉图的唯心理念世界开始。
费尔巴哈(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1872)的名着:基督教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1841)。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批判,远溯基督宗教理論,有来自希臘哲學的柏柆圗理念世界說,柏柆圗認為人事間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但有一個完美的世界,那便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事間相對的真善美,都是從理念世界流露出來的,也就是說不完美的世界,是從完美的神那邊流露出來的,这就是神的流露说。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說,柏柆圗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柏柆圗對人的世界自我否定,然後辯證到一個肯定的世界-完美的理念世界,把理念世界說成至真、至善、至美。接著費爾巴哈又說,理念世界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人的幻想。
既然理念世界不存在,然而人是不是可以創造理念世界呢?於是尼采否定了世俗的
基督宗教,提出強烈的人本主義想法,認為人人可成為彼岸理念世界的超人。馬克思则採取相反方向的人本主義,由彼岸回此岸,理念世界在人間實現。尼采由此岸到彼岸,馬克思由彼岸回此岸。近代思想家多试着以人本主義取代傳統神的觀念,然而人本主義的努力似乎還未盡緻成熟。尼采的權力意志強勢驟雨不終朝,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成了过去馬克思的共产主义也式微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现象,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波普尔由理论来批判这历史的集体主义。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波普尔(Sir Karl Raimund Popper 1902- 1994)写了极受欢迎的名着: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1945)批判马克思黑格尔与柏拉图的集体主义,或说专制体制波普尔是犹太人,晚年住在伦敦,他极为低调,有次记者为拜访他,询问他的住处,他的邻居竟然不认识他,隐士住在山中人不知。他是德国老总理Schmidt的好朋友,老总理常讨教他的政治理论。Popper出生在维也纳,跟逻辑实证主义的维也纳学派很多接触,包括史里克、维根斯坦他们。要了解他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最好先了解他的认识论著作:研究的逻辑(Logik der Forschung 1935)。他提出了人认识论的:可否定原理(Falsfikationsprinzip),什麼是可否定原理?簡單的說:归纳法并不能成就绝对的科学定律,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命題是絕對的,任何命題都必須接受反駁,接受挑戰。科學命題只具有相對的意義。比如牛顿的古典物理学,古典的光电理论。這種思想,在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被提出後,更具現實意義。自然科学都如此了,更何况是政治理论,政治政策更是如此了。没有一套政治理论是绝对对的,所有的政治政策都必须接受批评,在批判中学习进步,这是开放社会发展的基本精神。共产主义的专政,不允许批判,只能演化成封闭社会,专制的封闭社会不能永远存在。共产主义的专政如此,希特勒根据的黑格尔集体国家,也是如此。柏拉图名著共和国,为了解决社会公义的主轴问题,而认为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具有这种德行,所以国家应有哲学家来领导。反对柏拉图共和国的人认为,有这种能力的人,不一定是哲学家,而且有这种能力的人,不一定要永远当领导者,领导者有问题,就应该透过民主机制撤换他。民主机制其实并不一定能选寻出有公义的领导者,但依照波普尔的研究的逻辑,人在错误中,学习与进步。但这种进化的道路,甚是长远。波普尔说:这种文明实际上仍处于婴儿期,它十分频繁地遭到很多人类精神领袖的背叛,但尽管存在这个事实,它仍在不断成长。我们还得等待公民的启蒙,等待选民公义观念的成长说完了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鹄的:马克思黑格尔与柏拉图的集体主义。我们来说与集体主义相反的另一哲学思想,即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讲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比较,我们先要了解哲学上的两个观念,真实(Reality, Realität的存在与自立体(Subtance)个人主义认为真实的存在只有个人,个人是自立体。社会与国家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与国家只是真实个人的组成。但我们也知道,我活在社会里,社会对我会有约束力,国家也有法律会规范我。约束我、规范我,就是说对我有关系。所以我们说,个人自立体与个人自立体之间的关系,都是真实的存在。真实是1.自立体与自立体之间的2.关系。比如原子中,核子与电子,都是自立体,都是真实的存在,它们之间的吸引排斥关系,或说团结与对抗关系,也是真实的存在,个人主义却否认关系的真实存在。有个个人主义的德国思想家Max Stirner( 1806-1856), 1844写了一本书:个人与其财富(Der Einzige und sein Eigentum)。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主义宣言,个人主义当然受到集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被认为是法西斯的鼻祖国家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也反对他。但尼采却非常激赏这本书,近代在瑞士Freiburg大学教书的波兰思想家Joseph M.Bochenski也称赞他的勇气。19061960年代,Stirner的书大量出版,被称为Stirner的文艺复兴。Stirner的著作为隐者提供了理论的根据。我们虽然不能否定人的人际关系,但隐士可淡化人的人际关系。有个退场机制,远离争夺,乱邦不居。其智者可及也,其愚者不可及也。但个人主义也有它的困境,德国著名神学家Martin Niemöller18921984)为自己的个人主义经历忏悔,他出狱后,他这样写着:起初纳粹者追杀共产党党员,我一声不响,我又不是共产党党员啊。接着他们追杀社会民主党党员,我一言不发,我又不是社会民主党党员啊。之后他们追杀工会干部,我默然不语,我又不是工会干部啊。后来他们追杀犹太人,我还是保持沉默,我又不是犹太人啊。最后他们要追杀我,再也沒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这是个人主义者与公义的矛盾,当然它不一定会发生在每个个人主义者的身上。
集体主义把社会或国家,当作真实存在的自立体,而个人只是真实存在自立体里的一小零件。个人不是有价值的真实存在,于是个人为社会牺牲是理所当然的,个人效忠国家也是旁无责待的。黑格尔把人际关系,当作自立体辩证的动量(dialektische Moment),关系是不真实的,只有国家的自立体才是真实的。Moment也被解释为瞬间,更无举足无轻重。但动量Moment在物理学上就是p=mv,就是质量乘于速度,这种关系当然是真实的。在集体主义的哲学里,不但个人自立体不真实,可被否认;人际关系也不是真实的,亲情也是可以被否认的。在集体主义里,人是没什么价值的。无论是共产主义的专制国家,还是希特勒的纳粹,只有国家才是真实的自立体。在开放社会,我们把个人、关系、国家都看成真实的存在。社会越开放,个人就越真实,国家就越淡化。


开放社会与德国移民
集体主义是封闭社会的一种政治形态,波普尔认为开放社会应该是人类演化过程中,比较进步的社会,现在开放社会是世界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大势所趋,而且在全球化的趋势后,更是如此。我们无法阻挡开放社会,开放社会便会有移民问题,我们只能心平气和的面对开放社会,处理开放社会中还存在的矛盾。面对开放社会的矛盾应该采取对抗呢?还是和解呢?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演化过程,比如南非种族问题,没有曼德拉的对抗,就没有和解。南非有它的历史背景,剪不断理还乱,不一而足,那是政治工作者的斟酌,我们这里不再详为举列。对开放社会,联合国人权宣言,与德国的基本法都揭橥,住在那里的人口,都应该人人平等。但在专制的国家里,并非人人平等,人人有人权可言。我们来谈德国移民的困境,欧洲算是相当开放的社会了,像德国这么开放的国家,但实际上牵涉到族群的实际利益,或者不为利益,只是族群的感性感觉,就会采取保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观望,甚至都对特定族群批评的态度。波普尔说:这种文明实际上仍处于婴儿期,..,它仍在不断成长。现在我们来看看德国社会党财政专家Sarrazin 的著作:德国自废武功(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他如何对移民族群的分类:

六十年代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的移民,大多回到自己的家乡。

东欧来的移民现在缓和了,他们故国原来的经济慢了三十年,现在他们提供了他们的家人,有更好的经济未来。他们有语言的天分,他们很快就融入这个社会。
东方来的移民,或印度人,他们有特强的经济能力,他们的后代在学校大都表现得优秀,他的融合过程(
Integrationsfortschritte)能力特别好
来自非洲的政治庇护者,与经济逃亡者,他们没有很好的工作训练,常找不到工作。而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是很高的失业率,经济也不景气。
过去的南斯拉夫、土耳其与阿拉伯国家的移民,是这个社会构成融合的主要问题。他们没有认同的基础,于是很困难的,能够成为移民(
Immigranten)。他们无论在学校、在工作上,不是别人对他们的包围,而是在他们自己的圈子中,都有不能解决的困难。
最大的移民群是来自过去东普鲁士日尔曼血统的移民,他们无论在职训与职业场上,都表现得很顺畅,尤其是第二代。

土耳其人在德国
语言问题:依照Sarrazin的分析,德国移民困境的主要对象,是来自过去的南斯拉夫、土耳其与阿拉伯国家的移民。其实Sarrazin更准确的说法,应是来自土耳其的族群。为什么土耳其的移民会有那么大的困难?是土耳其族群先天的基因关系吗?当然不是,我们前面已论说,人类各民族的基因没多大分别。土耳其人在
1453年灭了东罗马帝国,佔了君士坦丁堡,使伊士坦堡人种混合,城市继亚历山大城全球化,成了奥图曼大帝国。奥图曼在历史上,曾经兩度圍攻神聖羅馬帝國,多瑙河畔的首府維也納在西元1683年,几乎灭了哈士堡王朝,说他们子孙先天的基因不好是说不通的。土耳其第一代外劳的德文不如德国人,这是当然的事。这问题应如何解决?不是雇主国应该提供他们学习德文的机会吗?德国过去有做好准备吗?不过这不会是大问题,外劳的第二代会自然解决这问题,语言对融合不是问题。
教育问题:接着是教育的问题,土耳其小孩天资不好吗?如前面所说,不能这样说。可能是家庭对教育疏忽,可能学校教有问题,也可能整个国家对移民的教育不够重视。德国是有移民的事实,但又把自己定位为非移民国家,无法律可以特别照顾教育这些人。关于教育,来德国的外劳,即是经济较弱的族群,原来在母国,他们的教育程度就不高。有钱的
伊士坦堡人,不会来德国当外劳。较弱族群一般说来,对孩子的教育,就比较疏忽。Sarrazin称赞美国的印度与中国移民,称赞他们在大学里的成就,他们原是比较富有的家庭孩子,或高官有钱的子弟,我们不必用阶级潜意识,来比较土耳其与印度与中国孩子的教育。我们要面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如真有问题,这个有资源的政府也应旁无责待,是不是可立法?有专家研究这只投资,不赚钱的政策呢?责备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
Pisa问题:Sarrazin说德国目前的Pisa测试都排列不在前面,美国已赶了上来,而韩国居前,他似乎在说德国教育有问题,是不是如此让专家去讨论。但Pisa不排前面就如何,我个人保留态度。据我所知,这样的Pisa测试,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测试。它可能考微积分的测试,如果你熟习计算,你便可以在短时间内算出。但你不一定会非常了解,为何要如此微分与积分。据我所了解德国的基础教育,发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为何如此?而不是如何计算。我们东方过去在教育,特别强调背诵,淡化为什么的学习。懂得为什么是科学,懂得如何计算是技术。德国为什么出了很多诺贝尔得主,不是德国人基因好,不是他们聪明。因为他们教育问:为什么?为什么?在台湾淡化为什么,强调标准答案,一本一纲,强调权威。于是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不辩是非,寻找偶像,急功近利。没能力辨别是非,对社会干脆泠漠,不在乎公共议题。正如康德在启蒙中说的:懒惰与懦怯(Faulheit und Feigheit)。有的当政者,也希望你永远不启蒙,只要你不生气就好。我们的不问为什么教育,使我们的思维颠倒梦想。Pisa测试不排列在前面,并非坏事。

社区问题:我们再回来谈土耳其的居住问题,土耳其人一开始在这里当外劳,英雄不问出身低,然后住了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居,柏林Neukölln区,好像成了殖民地,像美国、英国的ChinaTown,这也是正常现象。把它看成多元文化的象征,也无可厚非,它还会补充你原来文化的缺憾,不必把它看成非我族类。我们在车程内,就感觉来到伊士坦堡,就感觉到来到扬州,不也异国情调,让你的文化感觉多彩姿,不必等到嘉年华会。又比如你觉得德国的物价昂贵,但你在土耳其区,所买的肉类、鱼类、蔬菜、水果,会比一般市场便宜,质量也好,这是我们日常生的现实实际。一个国家容忍、尊重移民的好处还多,你得到的,比你给的还多。思想、文化、经济的激荡,使这个国家更活络,最明显的例子,除了美国的强大,还有英国。世界上有多少富人住在伦敦,伦敦人并没有排斥阿拉伯人的富宅社区。它支撑着景气退缩的英国经济,英国人也不害怕资金被戳走。说要得到移民国家的好处,老子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老子36章),这种文化智慧,也是日耳曼人欠缺的。

福利与生育:我们听到不同的人,批评土耳其人领社会救济金,只有土耳其人吗?他们没有权利吗?过去他们贡献这里,现在他们弱势了。我们批评土耳其人生很多小孩,政府不是在鼓励人生育吗?他们补救德国的低出生率,为了我们以后的养老金,为何不感谢他们?更有感性的人说:带头巾的小女孩成群闲荡街巷..。这只是自我中心的偏见,对多元文化的不适应。德国总理MerkelDer Ansatz für Multikulti ist gescheitert, absolut gescheitert! 德国多文化的失败,不只在少数族群,而是德国人自己本身的不容忍,对不同文化的陌生。联合国人权宣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都有资格享受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论其种族、肤色、性别、语言、财产、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其他出身、身份。当然多元文化也是开放社会重要的一环,它象征着这里的国民是否文明与进步。依照波普尔的研究理论,科学接受挑战是必然的;依照他的开放社会理论,社会有问题,也是必然的,问题是如何去接受挑战,然后进步再进步。现在我们再来谈种族矛盾之外的德国多元文化的另一课题-宗教矛盾。

宗教的不容忍

首先我们来看Sarrazin如何认识穆斯林宗教,他在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这本书,第270页中这样说:没人知道在清真寺里如何传道,事实它是个封闭的宗教与文化。他们的信众对西方世界没有一点感兴趣。在德国任何人都有言论自由,但Sarrazin是谁呢?这言论会不会太极端了一点?Sarrazin是德国社会党员,曾经是德国财政部的负责人;在德国铁路局负责策划与投资,后被迫解雇,打了官司,结果领有遣散费,与铁路局局长关系,被称为长期的敌人;2002成了柏林市的参议员;2009年后,他是德国联邦银行主席团的成员,负责阿拉伯与土耳其移民的赔偿问题,他认为这些人没有资格领取这些赔偿费,而与联邦银行发生冲突,认为Sarrazin的言论使银行名誉受损,要求他退回挑釁与歧视的言论,Sarrazin拒绝了,这是一个我们都难于了解的法律问题。20108Sarrazin出版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后来联邦银行与Sarrazin的矛盾更尖锐了,闹到联邦总统Wulff那里,最后决定2010101日起,Sarrazin离开联办银行,Sarrazin拥有优厚的退休金。从这些经历,我们就不难了解前面Sarrazin的言论背景了。
他在
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还批评前总理Schröder对穆士林的看法。Schröder我们必须承认穆士林是我们的社会也是欧洲社会的一部分。Sarrazin的相反看法:认为我们不必要,我们却必须承认,生活在这里的穆斯林,必须与天主教、新教、耶和华教派、自由教会的作法 (Ausübung)一样,不能多,也不能少。怎么可能?不要说穆斯林的教义、礼仪、教会规矩与基督宗教不一样。就连基督宗教彼此间的教义、礼仪、教会规矩也不一样。即使欧洲的基督徒也不会这样要求穆士林,Sarrazin的想法代表了德国那群人的傲慢呢?

什么是启蒙?
Schröder说:启蒙的观念是没有界限的。Sarrazin的针锋相对:西方启蒙的作法,就是要达到具体的要点(die Sache  auf den Punkt)Sarrazin又引用另一作者的评论:启蒙的普世标准,不是不同文化与宗教选择性地接受,而是人人必须强迫地接受。现在我们心平气和的来了解西方的启蒙,1784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写了一篇文章:
什么是启蒙?
WAS IST AUFKLÄRUNG ?他给了启蒙一个定义:啟蒙是離開自我缺失的幼稚,幼稚是一種無能,無能是知性無法服務於別人。( Aufklärung ist der Ausgang des Menschen aus seiner selbst verschuldeten UnmündigkeitUnmündigkeit ist das Unvermögensich seines Verstandes ohne Leistung eines anderen zu bedienen)。为什么会幼稚呢?康德说:因为人的懒惰与懦怯(Faulheit und Feigheit)。人舒舒服服的活在动物水平,不想动脑筋思考,不想提升自己,于是便幼稚了。我曾經把启蒙延伸解釋:啓蒙是人以知性Verstand與理性Vernunft不斷的自我教育與成長。這個解釋有兩個特點,一是自我教育,就是說,不是別人對你的填鴨式教育,而你只是懒惰的接受,而是自我啟發式的成長。第二個特點是知性與理性,就是說把外邊得來的感性經驗,都加以邏輯的整理,藉著這種方法不斷的自我成長,離開幼稚與無能。启蒙的根本精神是自由思考,不要害怕争论(Räsonniert),在自由思考的争论中,启蒙自己。康德在这篇文章中又把他在实践理性中的重要观念又提纲饬领的说了一次。主要是谈他的道德法则(Moralische Gesetz),我在前面就说过,康德道德法则的内容:你要常常这样做,使欲望原則合乎客觀共同的法則(Handel so,dassdie Maxime deines Willens jedeszeit zugleich als Prinzip einer allgemeinen Gesetzgebung gelten koenne)。世俗的说法就是:你要常常这样做,使欲望服从良心公义。或者说:感性的抒发,要合符理性的判断。为什么感性要服从理性呢?康德说因为那是道德的義務Pflicht。康德在什么是启蒙这篇文章中,又强调宗教的自由,信仰如果不是出了内心的自由选择,那是没意义的。他更强调对不同宗教信仰人的容忍Toleranz),对不同信仰的容忍。最后他问我们的年代是已经启蒙了的世纪吗?他说不是,但我们的年代是启蒙的世纪。(leben wir jetzt in einem aufgeklärten Zeitalter? so ist die Antwort: Nein, aber wohl in einem Zeitalter der Aufklärung。这说明了,波普尔的开放世界,是永远进步的,启蒙永远在进行,人的演化是无止境的。我们的文明实际上仍处于婴儿期,它仍在不断成长。关于SchröderSarrazin的启蒙论点,应该清楚了。Sarrazin对穆斯林还有好多看法,我们就打住了。我们借助德国海德堡哲学教授Gadamer 的詮釋學说:为何人类会有信仰不同宗教的问题?那是因为后天环境的风俗教育养成。在欧洲地区,因为环境风俗,一般人倾向于信基督宗教阿拉伯地区,一般人倾向于信穆斯林。我们说:信仰那个宗教,它不是先天的观念,也无法用逻辑完满推理,信仰并无真、假、对、错的问题,因为它的内容属于不可证实的本体。既然这样,所以人权宣言就制定宗教信仰的自由与权利。让我们在启蒙的长远演化过程中,不断的彼此学习,不是彼此歧视。歧视别人是何等的容易,但无助问题的解决与进步。人类的宗教矛盾,如族群矛盾是客观的存在,如此处理这问题呢?现在我们借助德国现代哲学家Jürgen Habermas的交谈理论,他曾在纽约911事件后,在德国国会举行听证会。我们看看他如何,把民主的公益选举,与伦理公义联接起来。

交谈理论的处方
宗教信仰的矛盾,起源于人的感性结构,但感性本身并无法处理这信仰者,相互之间的矛盾。于是人们很自然就想到用理性来解决这问题。理性主义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德国从启蒙主义的康德,到唯心主义的黑格尔,一直主导着德国十九世纪以前的哲学史。我们在前面也说过,理性在处理自己本身的理性结构时,完美无缺。但在处理人类现实的实践问题时,却显得苍白无力。
Jürgen Habermas采取有异于德国传统的理性主义,他的理性主义特色,是互动,不是纯建构性的交谈理论理性。他一方面不是康德式的范畴知性结构,也不是黑格尔分离的辩证唯心主义理性。Habermas的交谈理论理性,继承了前人,又不是前人。他的思想多源流,又胶著,再走出理路。但无论如何,还是值得我们抽丝剥茧。他曾经是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八十年代马克思的风潮渐至式微了, Habermas跟七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左右学派争论。他批评反理性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但他也批评过去的理性主义。他现在被学界政界认为是当今黑格尔,是当今欧洲的重要思想家,我们不要被他的头衔吓倒,我们要知道他的论述,对我们的启蒙有多帮助。他多次演说,着墨宗教,解释宗教的世俗化,借以阐释他的交谈理论理性。

世俗化的趋向

宗教世俗化Secular的观念,从二十世纪以来,就热烈被讨论,它包刮梵蒂冈、荷兰天主教新神学教义、新教田力克(Tillich)、还有无数的思想哲学家。早些时候的卡缪,当今的Habermas比比皆是。我记得极年轻的时候,就读过The Secular City的书。宗教世俗化,意味着国家公民在民主政治的架构下,远离对宗教教会的控制,即对教会制度的疏离。而它的结果便是多元思想的解放,多元文化的产生。它对教会思想统一的分裂,也对不同异教宗教信仰,互相交谈的开始。它一方面是自我坚持的放弃(Shafft sich ab),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信仰公民的汇集。在开诚布公的基础上,相互承认与尊重。在这交谈过程也成长自己,启蒙自己,当然也丰富人类共同的多元新文化境界,它是动态的新理性境界。这种美好情况,需要漫长的过程,并永无止境。这种宗教世俗化的交谈过程,不只适合于宗教的生存于新世界,也适合于民族主义的自我解放解脱过程。族群之间的交谈,是如此的不容易,但除了不断的理性的交谈。否则只有重回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无止境的对抗。对抗与交谈,不是零与一的过程,它是交互的出现,正如人类的心理结构,感性与理性相互的胶织,但随着人类的演化,理性的空间将会扩大。交谈的空间将会扩大。但理性不是全部,感性还得继续前进。

 

世俗化的困境
宗教世俗化即使进行得理想状态,多元文化的互相交谈,也都能表现得互相尊重。但由于民主制度立足于相互族群的利益,或说公益。在这里公义、道德或人生价值,并无立足之地。这也就是宗教世俗化,不能,或说暂时不能解决的困境。于是相反宗教世俗化的非世俗化,似乎又有其不可忽视的理由。除非我们认为公义、道德或人生价值,是没有意义的命题,那人活着也就变过程无意义的事了。美国哲学家John Rawls论述:非正義的法律和制度,不論如何有效,也應加以改造和清除这表示我们前面谈的族群之间的公益,需要跟公义连接的问题。Habermas的交谈理论理性,一直提醒着问题。不只与公义连接,也与人生价值连接。Habermas内部超Transzendenz von innen提醒这问题。

内部超
Transzendenz von innen
德国哲学家雅斯培曾提出主轴时代的观念,就是说西元五百年前,在印度、中国、希腊都同时出现了人类重要的思想家,而他们的思维多对人生完整的论述。由内部开始,而寻找超越。
Habermas认为那时的思想家已出现表面与深层,现象与本质。类似这些观念,也出现在后来的德国唯心主义用词,有限与无限、统一与多样性、自然与必然..。这些观念都出现在Habermas交谈理论中,Habermas试着把这些分离的东西,再度统一起来。把世俗的多元文化,与公义、道德或人生价值统一起来。我认为人类的思想是有一定的结构,而这些结构,都会在历史的不同时代,以不同语言,迸发出来。我曾试着把这结构,用数学符号的变数,表示出来,是为阴阳学。从空间来说是多元,从时间来说是辩证。
Habermas认为,对于理想的追求,现在既不需要基督教的超越人间的天国,也不需要康德的那种超越我们所能描述的现象之外的本体界;在我们的语言交往和由语言构成的生活世界中,已经存在着一个内置的超越性环节:任何人只要为达成理解而使用一种语言,他就使自己面对着一个内部的超越。我把这篇草稿传给我海德堡的哲学家朋友,模宪兄指教。他提醒我1997年在芝加哥召开的宗教会议,在会中发表了一篇全球伦理宣言。它使用的文字极为通俗世俗化,它的观念早就存在人心中,只是人类不曾美好地实践它。它应该是宗教世俗化,Habermas交谈理论的延伸阐述。它的效果会是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但我们不会太乐观,政治人物与市民,还是会忙碌于争夺,无暇于公义,多元文化永远存在着互补与矛盾。还是波普尔那句话:这种文明实际上仍处于婴儿期,它十分频繁地遭到很多人类精神领袖的背叛,但尽管存在这个事实,它仍在不断成长。写到这里,窗外纷纷飘雪如絮,我想从人类有历史以来,有不少思想家,不断在探讨应该如何活着。如何面对公益、公义、内部超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奥义书、释迦、孔孟、老子、康德、黑格尔.....让一切回归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目的性。如纷雪飞絮,化无踪影,待明年春,润湿草木。

 

悲欢岁月
我感谢这次德国台湾读书会会长,与东家地主的用心与辛劳。有最进步的视讯设备、丰富的茶点、点心、招呼与照顾。当然还有朋友们的切磋琢磨,脑力激荡。使我有机会再度回到年轻时代的好奇情境,自我反思,自我启蒙。会后我们到希腊餐厅去续摊,谢谢
Luis兄的车程,我们交谈了一些德国历史。平时我们很少见面,听他说话,除了听他的商场经验,我也感觉到他的思路敏捷,意识到他的极具文采。我们来到希腊餐厅,原来这里是我过去,经常路过的乡道,我过去常经过这里的古罗马式石块道路,去看我们附近的年轻时代朋友。我们在餐厅坐了下来,点了菜,然后轻松聊天,我们读书会的朋友,其实我并不很熟,但我们还是打开话匣,乐话家常,气氛热络,我们聊得忘我。羊排来了,烤马铃薯来了,希腊前酒乌酥过后,我们继续笑谈生活并幽默。啤酒美食之间,我隐约想起我们过去的朋友,她烤的美味多汁烤鸭。我的朋友过去每年圣诞节期间,都会请我们几位好友到她家吃饭,那时她的孩子还小,小孩帮妈妈赶面、作包子、包饺子。现在她搬走了,到别的城市去了,孩子也大了,孩子不知都可好。我们同被邀请的朋友 N兄,他学文学,才气洋溢,沉默而遗世。后来他在公司工作,每次电脑有问题,我都请教他,他还给我好多软体,现在还用得很好。有次他却在工作时昏了过去,似乎就没有再意识过来,现在还住院,真是唏嘘不已。人生无常,想着他的孩子与家眷,更是百感交集。聚餐后,我搭 L姐便车回家,两旁白桦稀疏叶子的树枝,吹打着灰暗的两旁路灯,天飘着细雨,小雨点在车灯前漫波跳耀,像似活力的生命,又瞬速的飞去。我想起过去的朋友,悲欢岁月,凄凉也孤独。
(2010.12.12 草稿.thomas t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