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佛.如來神力
-康德大自然目的性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量壽佛
唯識論把人的認識分爲八識,前六識:眼意,我們類比它爲康德的先驗感性。第七識:末那識,有思量之義,我們類比它爲康德的先驗知性。第八識:阿賴耶識,或曰種子識,我們類比它爲康德的超越理性,實踐理性。
如果我們以前六識與第七識的方式來認識自己與世界,那我們的生命,便是會死亡,有限的,他說出了真實(Wirklichkeit)。如果我們能以第八識阿賴耶識,超越理性,進入物自體,無執著自己與世界,那我們的生命便是無量壽,它說出了真理(Wahrheit),它便是法華經第十六品佛說的: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祗劫,常住不滅。阿僧祗是無數的意思。
這是什麽意思呢?這就是說,如果我執著觀念,我所能夠認識的,只是現象世界,那我們的生命,便是會死亡的。如果我能放棄世俗的觀念(Begriff),放棄執著(Begreifen)。不再執著,然後進入空性,找到自性,那我就是無量壽佛。要我們這樣改變觀念,以新的境界成就本體本性,是如此困難。但也不難,回頭是岸,彈指間豁然開朗,彌勒聖殿得來並不費工夫,那是慧根。慧根是真誠,不是虛驕,真誠的不執著,不執著反身便是空性,便是甚大久遠的生命。

妙法蓮華經
釋迦牟尼565BC誕生,35歲悟道成佛,486BC圓寂。他傳道介紹八正道、十二因緣、苦集滅道四聖諦。他的弟子把他的學說編集成經、律,一套有名的經叫四阿含經。記在四阿含經中的內容,稱之為原始佛教。佛教在370BC開始分裂,分裂後的佛教稱為部派佛教。在分裂的基礎上,在第一世紀,慢慢形成統一的大乘思想。在第一二世紀産生大乘經典,有般若經(著名金剛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除了膾炙人口的大乘經典外,後來還發展成個人解釋經典的大乘學說。其中有300BC的龍樹中觀論,他的名言是: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他以大智度論解釋般若經;以十住毗婆沙論解釋華嚴十住經。早期大乘時代,個人著作解經的,還有400BC-500BC的無著世親唯識論。
金剛經、華嚴經、妙法蓮華經、中觀論、唯識論的思想,後來都傳到隋唐,成了大唐帝國的佛教宗派:金剛經的禪宗,華嚴經的華嚴宗,法華經的天臺宗,唯識論的慈恩宗。我個人覺得妙法蓮華經,讀起來極具人性化,除了有名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還有見寶塔品、如來壽量品、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亦叫人如醉如癡。我來說如來神力。說如來神力前,我來說康德的大自然的目的性(Zweckmässigkeit der Natur),如此可融會貫通。

大自然目的性
康德在1890年出版判斷力批判,這判斷力是一座由物理的自然界,過渡到道德自由的橋樑。這種判斷力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主觀的(subjective),一種是客觀的(objective)。前者是主觀形式的美學(Asthetik),後者是客觀實質的自然目的性(Teleologie)
主觀形式是不涉及純粹理性批判的概念(Begriff)的,也不涉及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Idee)。雖然美感緊靠純粹理性批判的知性(Verstand),壯麗緊靠實踐理性(Vernunft)。但美感還未完全過度到純粹理性批判的概念,壯麗還未完全過度到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完全過度到概念,與完全過度到理念的是自然目的性(Teleologie),它連結了概念與理念,連結了理智與實踐理性。自然目的性把自然過度到自由,現象界過渡到本體界。把自然律與道德律連接起來,自然目的性涉及了概念與理念。它便由主觀形式變為客觀的實質。它是判斷力的第二個主題,客觀實質的自然目的性。人透過自然目的性周流不殆來回物理的自然界,與道德自由的本體。我把這自然目的性的周流不殆,類比爲佛學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有機的周流動力,生命力便是妙法蓮華經的如來神力。

如來神力
妙法蓮華經在解說如來神力說:如來所有一切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若經卷所在之處,若於園中,若于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于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與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無量壽佛從時間上說來是永遠的生命,如來神力從空間說來,到處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自然目的性在現象與本體間,緣起與性空之間周流不殆。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大自然的目的性上周流不殆,不執著緣起與性空,不執著現象與本體間,便是龍樹的中觀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25.08.082012.07.19修改)